随着医学科普的深入和普及,大众对“胸痛”的认识逐渐深刻。大多数人知道一旦发生胸痛症状需要立即就医排除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险情况。然而,胸痛并不仅见于急性心梗心源性疾病……

80岁的王大娘因患有冠心病,曾在13年前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放过支架,6月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前区疼痛,范围约巴掌大小,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同时伴随压迫感,进食后加重,便自觉是冠心病或胃肠道疾病所致。

入院后先后就诊于心内科和消化内科,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x线片、胃镜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来到内分泌与老年病科,主治医师为患者完善胸腰部核磁共振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结果提示:胸6、8、11椎体,腰5椎体压缩性改变。

胸椎骨密度测定显示严重骨质疏松,结合患者存在压缩性骨折,考虑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请骨科会诊后考虑患者年纪大,并发症、基础病多,不适合手术,建议保守治疗,给予静脉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并配合口服补钙用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椎体核磁共振:重度骨质疏松导致的“空洞”△

河南省胸科医院内分泌与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肖童提醒:骨质疏松一般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和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及全身骨痛,若相关检查结果不支持或不能完全解释疼痛的病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科普小贴士: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3类】

0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0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70岁以后;

03特发型骨质疏松症,病因未明,主要见于青少年。

继发型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有4大常见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由于松质骨丰富的地方如椎体、骨盆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故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可缓解,可伴有活动受限。

因此,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并非老年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于男性。

总的来说,当发生胸痛,需要及时就诊先排除高危胸痛,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和气胸,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此外,急性心包炎、心肌炎、胃食管反流病、肋软骨炎等也是胸痛的常见病因。但不要忘记将骨质疏松纳入考虑范围!

(李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