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大陆电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台湾电影。通过对比分析台湾与大陆电影近年的代表作,以及研究影响大陆电影发展的各种因素,我得出一个结论:电影人自身素质下降,只顾短期利益而非电影艺术,才是造成大陆电影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电影成熟大陆电影单薄

台湾电影近几年的代表作很多,如《大佛普拉斯》、《血观音》等都体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角,深获国内外好评。而相比之下,除了个别佳作如《春风沉醉的夜晚》外,大陆近年上映的商业片质量却很单薄。

更糟糕的是,春节档期仍有许多无脑的减肥片大行其道,比如2024年春节期间卖座死灰的《热辣滚烫》。这明显显示两者在规划思路和电影艺术水平上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陆电影人追求短期利益

通过对比两岸电影人的工作态度,我认为大陆电影人追求短期利益过重是问题的根源。台湾电影人更注重电影本身的艺术层面,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失匠心。而大陆许多电影人和公司只顾一时利益,只求高票房不求其它。

他们不惜利用营销手段推销电影,就像《热辣滚烫》靠营销骗人一样,只求一时虚高的商业效益。这种行为不仅折损电影艺术,也难以树立电影的长远公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导向商业化也一定影响

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电影产业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许多政策和资金更加注重商业化和规模扩大,但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和独立性。一方面促进了电影规模,另一方面也激起部分电影人和公司只图短期商业利益的心理。

这也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寻租和生产类似《热辣滚烫》这样的烂片。政策如果再更加兼顾电影艺术,即可避免此负面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素质提高是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陆观众对电影的喜好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不少精品低成本电影如《我不是药神》获得好评和支持,这说明观众对优秀电影的追求在增长。

这也为大陆电影 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性。电影人如果能够及时跟上这一变化潮流,提高自身和电影的艺术水准,定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同。台湾电影之所以能不断创新和成长,关键在于电影人的自觉与责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陆电影要真正走出低迷期,脱离减肥片这个制式,电影人自身的改变是必 不可少的第一步。只有恢复匠心和对电影艺术的崇高情怀,大陆电影才能重拾黄金时期的精神,真正实现创新发展。

这需要政府支持与观众共同推动,也需电影从业人员自觉践行。相信通过自我革新,大陆电影仍有望重归正轨,为观众再次呈现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