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网站,为深化消防领域“放管服”改革,以高水平消防服务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近日,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结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和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制定出台《聚焦打造“北京服务”持续优化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办理六项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优化审批政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含本数)以下的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可不办理消防安全检查。申请人主动申请办理的,消防救援部门应当予以受理。

二是精简申请材料。对于可以通过数据调取方式获取营业执照、场所平面布置图、场所消防设施平面图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救援部门受理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三是推行“一网通办”。申请人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网”或“京通”APP进行线上申请、查看办理进度、获取电子证照。

四是减少等待时间。对申请办理消防安全检查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救援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核查并告知办理结果。

五是提供“帮办”服务。根据申请人需要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全过程帮办,提供业务咨询、技术指导、政策解读、文书送达等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六是推行“并联办理”。消防救援部门与住建部门建立消防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并联办理机制,对于符合办理条件的项目提前介入,消防救援部门派员与住建部门一并开展现场核查,统一检查意见,分别出具许可文书

公众聚集场所的含义:根据消防法第七十三条,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了解

承办的

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