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正在寻找一个稳定的长期股东(例如银行或保险公司)以替代部分雷诺的股权。日产称,其不排除长期竞争对手本田收购该公司多数股权的可能性,并表示“所有选项”都已摆在桌面上。

大合并时代即将来临。

霓虹联盟“NIHON”抱团取暖,快速进入婚礼筹备阶段,在隐秘的角落新的内幕消息很快又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番合并计划表面上看是被中美两国电动车所逼的无奈之举。性格迥异的两家公司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本田的混动技术和日产的纯电技术,通过联合经营来背水一战,确保造车事业在世界汽车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一位情敌的出现——台湾鸿海集团,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富士康的母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IT圈都知道鸿海背后的掌舵者郭台铭一直有心要造汽车,他的麾下目前有一位造车的大拿名叫关润,来自曾经的日产汽车,是一位造车专家,而且很了解中国汽车产业。

他给郭台铭的建议是:溢价收购雷诺手中持有的日产22.8%的股份。鸿海作为大股东参与日产经营,并逐步控股日产,最终将其收归旗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22.8%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日产出现经营困境,雷诺公司出资收购了日产43%的股权,成为日产的控股股东。后来因为日产汽车公司社长戈恩被捕,两家公司在2023年修正了资本关系,以各自占有对方15%的股权的形式,消除了雷诺公司对日产的控制权。此后,雷诺陆续出售了部分日产的股权,目前在法国信托银行里保存的法方日产股权,已经达到22.8%。

当日产在资本市场察觉到鸿海开始与法国信托银行交涉日产股权一事时,赶紧与心上人本田结婚,就成了当下唯一的防御大法。报道称,如果鸿海在遭到拒绝后转为敌意收购,本田还将以“白衣骑士”身份保收日产汽车。这两家日本公司可能最快于12月23日开始正式谈判,包括可能的合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个车主角度去看我觉得日企的经营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自己亲身体验了这几年的市面上的日系产品,也和身边的一些本田日产车主聊过之后,更能感受这种深深的落差。无论是技术还是经营思路都在吃老本,看看两者的走量车型雅阁和轩逸的外观内饰设计,老气横秋,更不用说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的亮点了,目前赢得市场的还是依赖质量可靠和老用户口碑维系。

日本车企最大的危机其实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整个产业的理念危机。当年我还在读书的时候非常惊叹于日本的手机产业,可以上网、订票、甚至看电视,但进入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时代后,日本的手机产业节节败退,本质上是日本产业界始终认为手机还是个手机,而不是个人生活移动终端一样,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就像现在的汽车行业一样,认为未来汽车还是一辆汽车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国家产业安全角度,这也算是打响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保卫战。重组也仅仅是股权防御,放在业务线上两者有太多的重叠部分,好在技术部分已经形成了互补,比如日产已经放弃在内燃机上继续投入资金了,但是本田正在研发新的阿特金森循环四缸发动机,专门用于混动系统。虽然目前来看本田的市值是日产的三倍左右,本田有这么好的胃口吃下而不被拖累么,一切都是未知数。

合并整合的背后是清晰的资本逻辑,产业迭代步伐始终不会满足加法而是乘法甚至是倍数效应。本田和日产,三菱这些车企合并,并不能拯救它们于大厦将倾,道理很简单,它们之间的合并只是从成本考虑,抱团取暖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共同开发新平台,均摊研发成本。但是并没有改变它们的品牌故事的叙事逻辑,讲不好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背景下的品牌故事,最终还是一种躺平式的慢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