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亚洲文明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3号展厅开幕。来自日本的陶瓷,韩国的斗笠、纸艺,尼泊尔的铜器,泰国的木偶、陶瓷,哈萨克斯坦的冬不拉、挂毯,马来西亚的扎染、藤编以及中国知名非遗大师白明、姚建萍、张大丰、陆斌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手工非遗大师的310件套作品参展。
匠心之作在此次亚洲非遗大展上共同亮相,同时展览邀请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二十位非遗大师到现场,向观众表演和讲述相关的文化和技艺传承。展厅中央,独具特色的“亚洲客厅”,以传统中国文人书房形式与亚洲各国非遗之作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展览通过器物之美彰显亚洲活力,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向世界传递博大自信、古老鲜活亚洲的主旨精神,也对本次“亚洲文明对话”“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做了回应。
展览现场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艺术家代表DIDIK说:“交流和互动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各类文化遗产,如舞蹈、音乐、纺织、建筑、手工艺和烹饪等,无一不体现了文化交流的丰富成果。在一千多年前的记录中,记载了华夏人民与东南亚以及中东人民的交往历史,说明中国古代已与东南亚和中东宫廷开始了正式的文化交流。”
中国展品,王天翔,清式中堂系列六件套组
从事蜀绣创作与教学三十年的张大丰是四川的工艺美术大师,她独创了“调子造形色造势”技法,拓宽刺绣既定题材,创新表现技法,现场展览的作品中,她以刺绣再现巴蜀汉画像砖拓片场景,其形态神韵、明暗层次, 以及氛围气息,皆与原拓别无二致。
刺绣 巴蜀汉画像砖拓片
亚太地区手工艺传承人郝淑萍在蜀绣针法的基础上创新了“ 平手拉花针 ”,绣制了《 昭君出塞 》作品。
单面绣 盼
本次展览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北京中展丹青展览有限公司、北京唐影众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支持,FA设计师公社作为首席赞助。
除了中国的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还有诸多亚洲地区的艺术家作品,这些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诠释着对于“匠心”的理解。
出生于1970年。1997年毕业于萨凡纳州立大学,后在巴林阿拉伯海湾大学取 得硕士学位的艺术家萨巴赫·阿萨德以蛋壳雕闻名,他目前是科威特艺术协会会员、工程师协会会员,现任科威特大学助教。其作品在黎巴嫩、法国、巴林等国家展出。
蛋壳雕
尼泊尔艺术家马赫什·沙启亚接受过不同机构的各种培训,如尼泊尔手工业协会联合会的木雕图像和解剖学,尼泊尔遗产协会的传统木雕等。 马赫什·沙启亚有24年的木雕经验,曾参与尼泊尔艺术重建。
立姿象鼻神
斯里兰卡木偶有350年的历史,是斯里兰卡传统艺术形式,存在于乡村地区。艺术家加穆瓦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木偶雕刻方面也有天赋,擅长服饰制作、表演、演唱及器乐演奏。本人在木偶雕刻方面也有天赋,多次获得国家和国际奖项,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过。
木偶
斯里兰卡的本塔拉吉教授是资深传统舞蹈家,多次获奖,曾担任斯里兰卡表演与视觉大学教授,对斯里兰卡面具和木偶有深入研究。
斯里兰卡面具
泰国 孔剧面具
泰国 孔剧面具
展览主办方希望共同搭建亚洲非遗大展这一平台,持续展开亚洲文明在全世界都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艺术对话,也希望能够唤起更广泛的亚洲人民为我们共同秉承的文化传统的骄傲,共同继承和发扬亚洲文明成果。本次展览将展出至5月28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