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都开封:未必就是错误的抉择!

北宋的国都是在开封,这地方面对北方强敌,除了一道黄河天险,就无险可守,后来金军一冲,摧枯拉朽,北宋因而亡国。

所以,北宋建都开封,且一直不迁都被视为败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太祖赵匡胤有过一次迁都到长安或洛阳的提议,被宋太宗赵光义否决,然后,没几个月,赵匡胤就挂了。

其实,抛开迁都困难的政治因素,北宋不迁都,总还是为了些许追求。

这地方是无比合适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后勤总基地,水运便利,北宋全国的物资集中到这里最为方便,距离北方前线的位置也合适。

就算迁都到长安或洛阳,真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也还是要在开封重点经营,为前线大军提供物资保障。

万一真收复了燕云,北方有了屏障,开封就相当适合做国都了。

所以,宋太祖即使有想法迁都,也未必真能下定决心完成,他是有追求的,否则,也不会想方设法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存钱了,他要是多活几年,肯定会北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太祖死后,宋太宗也是有追求的,灭了北汉,然后两次出兵北伐,第一次他还是御驾亲征,只不过是仗打输了,他要是打赢了,对他的评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之所以北宋定都开封被视为败笔,是因为中后期武不充沛,压不住北方强敌。

这还未必是皇帝的问题,宋神宗、宋哲宗都是有追求的皇帝,他们坚持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两位皇帝在位时,是真有过开疆拓土的军事行动的。

就连宋真宗抵抗辽国入侵,也好歹是亲征,打出个《澶渊之盟》

宋仁宗时期,正是西夏鼎盛时期,北宋是被西夏给牵制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徽宗时期,童贯已经把西夏压得不能动弹了,然后十几万大军北伐燕云,仗又没能打好,还被金国看到机会,当然,等到金国兵临城下时,宋徽宗和宋钦宗的骨气是真软弱。

北宋武德不充沛的根本原因是在士大夫集团身上,皇帝也得妥协,否则,治国没人帮忙了。

或许宋太祖和宋太宗有能力在照顾士大夫集团的需求后,还能有办法保证军队战斗力,后来的皇帝都没这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士大夫集团的压制,北宋才武德不充沛,而武德不充沛才显得在开封建都是错误的,其实,开封是很适合当国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