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多个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欧洲必须实现战略自主,当美国盟友并不等于就是他们的附庸,也不意味着欧洲就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更不意味着欧洲就需要去盲目追随盟友中那群最极端的人。因此,当欧洲需要审视事实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给我们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在访华期间,强调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多次告诫其欧洲同行,不要卷入美国与中国在台海的争端。马克龙这一系列言论,很快遭到欧洲一些亲美政客的批评。他们认为马克龙这样做是在“破坏美欧同盟关系”,导致欧洲对华政策“产生分歧”。显然,马克龙发表上述言论,就是在对那些嚼舌根的亲美政客做出反击:欧洲已经不再天真,它可以捍卫自己的利益、价值观和独立自主权利。

客观上来讲,欧洲想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目前形势而言,并非易事。不过,美国挑起的俄乌冲突,却给欧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以至于越来越多欧洲国家都意识到自己被美国带跑偏了。在此之前,法国是支持美国打压俄罗斯最积极的国家之一。但现在却成为了欧洲“减少对美国依赖”的领头羊。显然,与美国联手给乌克兰危机拱火,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欧洲人心里比谁都清楚。所以,按照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话说就是:越来越多欧洲领导人都认同马克龙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欧洲国家而言,跟风美国挑起乌克兰战争,已经给地区各国经济、产业和民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欧洲对中国采取类似于美国的强硬政策,结果必将导致本来就已陷入困境的欧洲经济更加雪上加霜。所以,近期欧盟几乎所有领导人、以及多个欧盟主要成员国的领导人,都排队访问中国。这实际上就足以说明一个事实,欧盟及其成员国受美国忽悠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有了此次教训,他们不再愿意被美国忽悠进中美竞争的漩涡中。

中国的外交热潮仍没有结束,近期欧盟和捷克外长也都计划访华,让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继续大放光彩。相比之下,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日前却哀叹称,目前有种“令人不安”的迹象显示,世界其他大国正在联合起来获得世界各国的信任,这对美国所建立的国际体系形成了挑战。导致美国正在失去全球影响力,并且变得越来越“孤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越来越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应邀访华,一直没有受到邀请的英国领导人已经与美国一样,正在逐渐被欧洲所孤立。所以,英国《独立报》日前刊文称,很多欧洲国家都认为,如果美国仍在加剧中美紧张局势,那它将难以获得欧洲盟友的支持。因为欧盟有自己的利益需要照顾,其中就包括拒绝与中国发生冲突。所以,该报道最后得出结论称,马克龙的观点很正确,如果美国继续被挑衅中国,欧洲不必继续支持它。

英国因为在反华道路上走得太远,现在想要回头可能已不再容易。另外,伦敦决策者出于对美国相关承诺的迷信,或许根本就不打算缓解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以,中国可以在中日关系处于高度紧张之际,邀请日本外相林芳正访华,但却拒绝向伦敦领导人发出邀请。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可能已经将英国视为与美国类似的极端反华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中国成为世界上多边化合作的主导者时,英国继续破坏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结果只能在欧洲的对华合作浪潮中被遗弃。这对英国的经济恢复、以及维护自身在欧洲影响地位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英媒罕见力挺马克龙相关言论,应该就是想借此提醒伦敦加入欧洲对华合作行列。但问题在于,苏纳克政府有马克龙的政治魄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