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广州市召开,智慧顺德一期项目建设入选“2018优秀信息化案例”。“智慧顺德”究竟是什么样呢?昨日,记者从顺德行政服务中心获悉,智慧顺德一期项目于2017年5月正式推进,预计明年6月上线试运行。届时将能够实现道路路口实行一键式远程控制、监控视频进行人脸和车脸识别等功能,为顺德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视频系统能进行人脸识别

智慧顺德一期共建设3300个一类视频点,并对已有的10000多个一类视频点,80000多个二三类视频点进行联网,视频覆盖率达到每平方公里1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

将顺德区属部门自建摄像头和企事业单位、社区物业摄像头集成到全市统一视频监控云平台,按职能需求进行模块化智能分析比对并分别推送,建立涉及面更广、功能更强大的综合监控平台。顺德区市监部门可对全区大型餐饮行业和城区学校厨房操作间进行实时视频巡查。顺德区环运局可对主要干道客车违规上落客情况以及货车超载情况进行视频监管。视频云平台将分隔的基础信息整合起来、零碎的资源融合起来、分散的力量聚合起来,实现了视频信息资源“大数据”联通共享,成倍提升了整体使用效益。

据了解,目前,顺德所有的治安监控视频都是靠民警肉眼来识别,会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而智慧顺德一期本期项目以视频监控为基础,根据人脸、车脸识别功能,实现视频监控的深度应用,把人脸和车脸形成的数据与后台存储的数据进行比对,同时把社会公共的视频监控整合进这套系统,最大限度提高公安治安的打击和防范能力,实现更加精确化的治安打击和防范。同时能对学校、医院、客运站等重点场所附近的重点人群进行监控,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智慧出行停车缩短等候时间

本期项目开发了“智慧管控示范平台”,依托光纤网络,新建25个点位智能信号灯,并对顺德主城区以及重要主干道沿线具有联网功能的信号灯进行联网控制升级,综合使用视频、卡口、地磁流量数据对信号灯控制路口进行精细化管控。实现联网信号机的集中统一管理,中心联网控制,勤务预案控制,科学调配放行方案,可以对一条道路多个路口实行一键式远程控制,实现全线绿灯通行,达到迅速排解交通流量的效果。有效缓解城区道路交通拥堵,规范行车秩序,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目前,顺德已实现对南国路的信号控制方案,提升了通行效率,降低行车延误和路口之间二次排队率。据了解,南国路信号控制方案实现后,该路段的平均车速提高了46%,在路口停车等候的时间下降了62%,停车等候的周期次数也下降了53%。

另外,对于执法而言,通过新增的三套智慧新警务新型检测设备(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行人闯红灯、市区内乱鸣笛抓拍设备),加强了非现场执法科技系统的建设,提高了交通违法行为抓拍的覆盖范围。

为了畅通市民出行,智慧出行系统还将涵盖公众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该平台将实时发布交通拥堵、交通意外和管制、道路施工等信息,让市民实时掌握道路情况,并计算出最佳出行路径。同时,项目计划接入各镇街的停车场数据,实时更新其位置、收费价格以及空余泊位信息,方便市民停车。

突发事件“一张图”联合指挥

统一将应急办、国土、三防、公安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等应急部门整合在应急指挥中心。顺德区各职能部门人员进驻区联合应急指挥中心后,通过联合应急指挥平台,实时掌握第一手信息,通过现场实时集中指挥、统一调度、联合行动,迅速将指令无缝传递到相关职能部门分头处置,缩短应急响应时间,有效提高指挥和运作效率,确保区委区政府的应急指令畅通快速。

运用云平台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时汇聚环境监测、公共卫生、社会治安、交通运输、气象、应急等具有指挥调度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统筹相关应用系统,建设高效的智慧城市“一张图”联合指挥体系,实现对整个智慧顺德管理运行管控。利用中心的实时数据和现场监控视频,建立集通信、信息、网络和调度于一体的应急预警信息发布指挥系统,可纵向与上级应急指挥中心相联,横向与三防、应急委成员单位和各镇(办事处、高管会)互通,实现应急处置和管理过程的贯通衔接。

据了解,中心投入使用后,将针对全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结合应急会商制度和联合值守工作制度,提供更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加强对事件的指导和研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时效性和能力。

例如当台风发生后,顺德区分管领导以及职能部门“一把手”进驻应急指挥中心集中指挥。应急系统自动汇集展示目前可用的救灾人员、救灾设备、医疗资源等应急资源。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灾情需要及时派出工作人员、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赴灾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及时收集汇总、分解下达受灾区域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并协调调度、跟踪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到位。及时通报动态:收集汇总灾区通电、通水、道路交通、通信、供气等抢修恢复动态情况,并及时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