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再也不是养老的居所,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将在汽车行业逐渐上演。近日,据国内媒体报道,5月以来,广汽本田已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规模预计上千人。相关内部人士表示,此次为整体裁员,涉及多条线。目前内部已经启动离职程序,以主动离职为主,会有相应的补偿。“当前很多员工已经开始离职前的体检了。”相关内部人士还透露,“预计裁员行动会持续到8月,但5月比较集中。”

对于此次裁员,广本方面回应称,“为了保证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加速战略转型,广汽本田将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措施包括生产领域部分员工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

《汽车专业网》编辑注意到,广汽本田2023年12月便被曝出“成立25年以来首次裁员”的消息,彼时,解雇约900名合约工,占当时广汽本田约1.3万名员工的7%。当时,本田中国官方表示,由于迅速转向电动车市场,导致原本的燃油车销量大幅降低,人员过剩,涉及的是劳务派遣人员,正式员工没有受到影响。其称,经慎重考虑后,与劳务公司终止了人员派遣协议。对于涉及的劳务派遣人员,广汽本田将依法依规、及时地提供经济补偿,并积极协助相关人员再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在华大规模裁员,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销量减少、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本田将压缩固定费用,加紧为向纯电动汽车转型做准备。”他表示,2024年仍将继续向新能源车转型并应对降价竞争,并称“受降价影响,包括混动在内的燃油车很难有利润”,“全EV化前将利用此前收益和燃油车利润挺过去”。

如果说当时的裁员是燃油车到电动车转型的需要,如今,距离上次大规模裁员不到两年,广汽本田再次裁员又是因为什么呢?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本田在华销量为28.07万辆,同比下滑10.9%。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为14.16万辆,同比下滑19.01%。事实上,自2020年销量达到历史新高后,本田在华销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由2021年的156.15万辆下降至2023年的123.42万辆,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从78万辆下滑至不足65万辆,且年下滑幅度持续拉大。

从广汽本田此次裁员可以看出,伴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诸如效率、可持续经营等一些曾经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如今已经越来越需要被得到高度重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除广汽本田外,上汽大众、丰田等也有裁员行为。据相关车企人员从经销商处获得的消息,当前这些车企的裁员政策都是以主动报名为主,补偿标准是N+3或者是N+4。其中,较为明确的是上汽大众,主动报名的正式员工是N+4。

业内人士指出,裁员消息的背后,是整体燃油车行情低迷,新能源业务尚未打开市场,市场份额正在进一步下降。据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3.7%,较去年同期32%的渗透率提升11.7个百分点。4月,中国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6.8%;而主流合资车企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5%。因此,本田汽车选择对中国合资公司裁员是日本汽车制造商应对中国激烈价格竞争的一个例子,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渗透率已经开始突破50%的中国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