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自动驾驶进程,现在到哪个阶段了?

技术上:大模型上车,重构技术栈。

商业化拐点时刻已经到来,第六代无人车20.46万元——售价,不是成本 。

首批交付1000辆,即刻投入武汉。

成本降、营收涨,此消彼长,盈利在望

运营上:安全和体验双提升,开城速度加快。类似武汉这样的大城市,Robotaxi从0到1部署落地仅需半年

更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获得直接认可,自动驾驶正在赢得人心

当地老百姓对Robotaxi欢迎拥护,不断通过热线电话,催促落地得更快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百度Apollo Day现场公布的一系列最新成果,代表着中国自动驾驶最先进水平,也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最领先水平。

全球自动驾驶三强格局动摇,百度Apollo成为全球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攀登者、引领者。

百度Apollo最新成绩单,自动驾驶大模型炸场

百度Apollo最新成绩单,自动驾驶大模型炸场

在Apollo Day上,百度Apollo同步了无人车的最新成绩和技术突破。

最新成绩:

  • 累计行驶里程超1亿公里
  • 服务超600万单
  • 每天全无人运行超10万公里
  • 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
  • 在武汉服务面积3000平方公里,覆盖近770万人口,日均6000单。
  • 非常接近收支平衡临界点。

在武汉覆盖面积相当于一座小城市,收获出行市场1%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积累,技术实践,安全验证,有了这些成绩打底,百度Apollo面向未来更有底气:

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

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萝卜快跑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自动驾驶商业化,迎来“曙光时刻”。

成绩和曙光来之不易,冲破长夜靠什么?

技术。

软件算法方面,百度Apollo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大模型,百度Apollo重构自动驾驶技术栈,车在路上跑,感知决策能力更强,也提高了对复杂城市道路的泛化能力,运营“开城”更快。

同时,Apollo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还将应用于L2+,国内唯一的纯视觉城市NOA产品ANP3将升级为ASD(Apollo Self-Driving),首发极越全系车型,实现智驾“全国都能开,有百度地图就能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度Apollo用大模型突破了技术瓶颈,来到了新阶段。

软件算法迭代升级, 百度Apollo无人车的“大脑”更聪明,硬件“身体”也更强健

百度Apollo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交付,首批1000辆,即刻投入武汉,乘坐体验更舒适,售价20.46万元,注意这是售价,整车成本应该要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pollo Day的最新进展,无不揭示着“自动驾驶曙光已现”,让从业者振奋,围观者兴奋。

然而振奋、兴奋之余,又不免让人好奇,忍不住想探索:

百度Apollo是如何取得成绩,率先看到曙光的?

百度Apollo成绩背后的关键原因

百度Apollo成绩背后的关键原因

自动驾驶实现商业化落地,走向盈利,最直接的就要算成本账。

成本包含了三大维度:

  • 整车成本
  • 营运成本
  • 安全保障成本

首先来看整车成本,第六代车型相比5代车降低了60%。

为什么能这么便宜?

整车设计重心,从“左前”转向“右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排拿掉安全员,相比传统车型,驾驶位的一些配置就省了,可以更多的将钱花在后排。

举个例子,如果是20万级的普通乘用车,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乘客享受的座椅按摩加热,往往是优先给到前排司机,后排要选装。

因此成本在降,体验反而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再来看营运成本,百度Apollo的无人车采用纯电动力,每公里成本比燃油车要少得多,天然的就更容易达到盈亏平衡,进而盈利。

六代车还会升级补能方案,转向换电

相比充电,换电更快,这就节省出了营运时间,有更多时间去获客。

车子换电,也降低了维护充电的人力成本。

最后,降低的还有安全保障成本,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人车舱效率的持续优化,这方面的成本降低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本账算来算去,百度Apollo“为什么能”的背后,是百度Apollo的技术领先。

技术领先来自于技术革新。

百度Apollo重构自动驾驶技术栈,在感知端充分利用自标注数据,降低数据获取成本。

超长尾场景检测能力更精准,对行人意图掌握的也更好。

决策规划端,充分利用金牌司机的驾驶数据训练,强交互场景下安全处理能力更完备,实现合理避让和更高的通行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上,通过隐式传递,避免人为定义参数接口,减少信息损失。

形成全自动数据闭环,算法进化更快。

用上大模型,对道路泛化能力也更强。

百度徐宝强在现场表示,面对一座新城,完成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备,仅需半年

未来验证时间还会更短,实现“有百度地图的地方,就有自动驾驶”。

商用领先技术领先的背后,更进一步展现的是综合实力上的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是车辆本身,一个单点的“自动驾驶”,而是全局运营,整个网络的“自动驾驶”

运营开始,出车,远程发一个指令就出去了。

运营过程中,自动接单。车子跑着跑着,电池亏到一定程度,地点合适,全局调度算法安排,车辆自动就去换电。

运营结束收车,车辆排着队就能回归集合。

出车、接单、换电、收车……让每个运营环节,全都“自动驾驶”起来。

同时还有云代驾兜底,远程自动诊断系统会定时检测车况,确保车子工作状态良好。

有突发情况,车内有SOS求助按钮,按下后远程云舱会实时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的技术,这样的运营,顶流自动驾驶赢得民心,毫不意外。

领先特斯拉FSD至少3年,顶流自动驾驶正在赢得民心

百度无人驾驶一系列新进展,如何评价?

要结合着生态位来看。

很早之前,全球无人驾驶头部三强格局就有定论,但之前更多还是从技术和发展规模来衡量的。

但士别三年,现在再来看,当初的第一梯队格局里,百度现在不是领先不领先的讨论,是孤勇者一样的独舞了

商用落地运营带来的检验标准,太直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动驾驶三强里,Waymo最近开了新城,随后就引起了交通堵塞,6辆无人车堵塞了入口匝道。

这很难不让人想起,去年同样造成交通堵塞的Cruise,经过一系列风波后,Cruise重回自动驾驶赛道,但安全员又被按回了主驾,回退到了上一个版本,明显落后一个身位了。

旧格局不再,新势力能冲击吗?

在自动驾驶领域,最重磅、最受期待的新玩家,应该就是特斯拉FSD了,尤其是马斯克放话,Robotaxi即将推出,入华也在“等靴子落地”。

但即便如此,面对中国城区这样的复杂道路,特斯拉FSD要实现百度Apollo在武汉的成绩,快则3年,慢则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3年5载之间,百度Apollo的雪球效应,又会保证继续领先。

所以,百度Apollo的勇攀珠峰之路,后面如何检验成果,压力和动力以什么为参照?

民心!

老百姓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百度王云鹏在最近的访谈中,面对一系列的成绩、竞争和挑战的相关提问,分享了最让他感怀的一些细节故事。

全是老百姓对于无人车落地速度的热切盼望,都是老百姓对于无人车落地价值的由衷认同:

“我们现在在武汉的区域拓展,其实都是应老百姓的要求。”

“江南的老百姓去江北办事,就问为什么江南有(无人车),江北没有?”

“上夜班的问,为什么(无人车)夜间不能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区域上,是民心架起一座桥,让百度Apollo无人车跨过长江。

运营时段上,是民心点燃夜间灯,让百度Apollo迈向7*24小时运营。

最近的五一假期,还给王云鹏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我们又接到了新的需求,外地游人去了以后,很多人问为什么广州、江苏没有,希望我们就去做。”

好在,现在无人车从0到1开城,已经缩短到半年了,还会继续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动驾驶民心所向,所以行业接下来怎么比,王云鹏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用户才是检验市场的标准,只有老百姓需求的才有必要。

在Apollo Day现场,他还表示:

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的前进动力。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所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赚取人心。

百度Apollo用技术赢得民心,民心和百度Apollo一道,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让武汉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驾驶商用第一城的是民心,能够保证百度自动驾驶持续领先的也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