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产业区动工建设,正式拉开了中国电车时代的帷幕。

紧随其后的是,电动汽车的走红,大家开始关注这个新事物。

但更多的人,其实并不认可,且认为:这玩意和玩具四驱车,其实没有差别,既不省钱,安全风险还很高。

但还是有少部分人,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路途。

5年过去了,他们后悔了吗?首批“吃螃蟹”的电车车主,算了一笔账,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感到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大家都总在说“电车省油不省钱”,但经过时间的验证才发现,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

说白了就是,对比油车每公里0.6元成本来看,电车基本在0.15元每公里的样子,要是选择家充,还能更便宜。

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这5年下来,光是油费就省下了3万多块钱,简直不要太开心。

此外,考虑到电车的保养简单,费用往往只有油车的一半或者更低,这个数字还能够上4万的门槛。

当然,肯定有人不服气,觉得电车的保险高,换电池贵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来看,同等价位的电车,保险费几乎一模一样。

所谓的昂贵,其实和电车本身无关——往往来自那些网约车司机,或者事故频发的车主。

至于电池问题,且不说他们自己的经历,最近太原8000多辆电动出租车焕新,更能说明问题。

毕竟,这批车在严寒的北方地区运行了8年,大多数车辆的里程已超过100万公里,个别甚至达到140万公里。

尽管如此,它们的性能仍然良好。

如果不是因为国家的强制报废规定,这些车甚至能突破200万公里的大关。

这么严苛的使用条件下,尚且都这么可靠,何况私家车的使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们的座驾,真实续航也就400公里的样子,有时甚至跑不到400公里,但其实并没有续航焦虑。

说白了就是,是否焦虑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别说400公里,就算现在已经有1000公里续航的纯电汽车了——大家就会不焦虑了吗?依旧焦虑!

这就像手机充电一样,有人能用到20%以下再充电,有人只要低于50%就感到紧张。

对后者来说,续航再长也一样焦虑,这与车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减少或消除焦虑的最大信心,还来源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毕竟,2019年初,全国才30万个公共充电桩的样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补能,还真的有点费劲。

而如今,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已接近300万个,充电功率也提升到了120kW/h,,方便了何止是一点点。

同时,手机和车载系统,都会显示充电桩的分布及空闲情况,这种信息大大减轻了续航问题。

结合实例来看,即使高速服务区没有充电桩,下个高速,3公里以内总能找到充电桩——即使是节假日出行,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那批人中,有人在今年五一期间换了新电车,跑了1700公里,丝毫没感觉到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百年前的电车曾面临技术挑战,但如今的技术已大幅进步,可靠性不亚于传统燃油车,甚至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批电动车主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比如他们发现,电车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减少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没有复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电动车依靠电机驱动,几乎不需要频繁的维修和更换部件。

有些车主,甚至开始放弃了保养,自己偶尔换换空调滤芯、刹车片就好了,跑了数十万公里,都没出任何问题。

此外,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相较上百年的电车而言,仅仅是一个电池包,目前的结构就很复杂了。

不仅有热管理系统,控制电池的温度,防止过冷或者过热;还有bms(电池管理系统),维护电池的寿命和健康;甚至还有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就算剧烈碰撞,也能保证电池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为了提高安全性,配置不是一点点高。

20多万的电车,扭转刚度能赶上百万级的油车了,还配备了很多的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

说白了就是,,绝大多数油车,采用的都是普通高强度钢,屈服强度在980兆帕左右,很多日系车980兆帕都没有。

但现在的电车,往往都能达到1500兆帕,何止是好一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这些情况来看,电车只是被很多既得利益者妖魔化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其实很可靠,比起油车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