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干货。

最近楼市在多种救市政策的加持下似乎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很多人都认为现在大城市的房价仍然高的像是天文数字,存在巨大的泡沫,还会继续大跌。然而,这个推断不仅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现在我国楼市的现状简单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风浪越大,鱼越贵”核心城市的房价怎么降下来的,将来还会怎么翻倍的涨回去。

得出房价继续下跌结论的人好像也有一些依据,以北京为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近几年的房价平均跌了30%以上,于是很多看客甚至得出“北京房价都暴跌了,其余的城市肯定还会继续大跌”的论断。然而,这只是一个表象,并非本质北京房价近几年的下跌是一个必然现象,在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审议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政策太多了,为什么这个政策会有那么大影响。因为这个政策极其不一样,“京津冀协同发展”属于“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这个词看起来好像有点烂大街了,但是真正的国家战略截止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有6个。分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一D一L”。(PS:国家战略具体内容的查询方法见下图,真心羡慕长三角的小伙伴们,坐拥两大国家战略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国家战略的内容都值得大书特书,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以后再开专门的篇章进行详细分析。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说,其核心内容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讲得直白一点就是北京人口太多了,需要通过政策手段减少北京的人口。

而国家政策的效力如何呢?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为2188.3 万人,到了2022年,常住人口为2184.3 万人,降低了4万常住人口,看似数量很少,其实这个数据实际反映了北京人口纾解的效力非常之猛。对比新一线杭州,2015年杭州常住人口约890万人,到了2022年,常住人口增长至约1200万人,同样的时间杭州整整增加了300多万常住人口。从杭州的人口增长来反观北京的人口下降,就可以知晓北京人口纾解的力度有多强大了。

正是因为北京常住人口的下降以及强限购限贷措施,使得北京楼市新增购买力不足,高端购买力受限制才最终导致了这一轮的房价下降。

不过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北京人口纾解的政策也开始有了转机,首先,2023年北京随着城市副中心的越发成熟使得城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人口也开始正式止跌回升,2023年末北京人口增加1.5万人,而且随着之前几年的北京人口纾解,使得目前留在北京的人口素质更高,购买力也更强。

在现在的救市大背景之下,北京楼市就像是一个被强行压缩的强力弹簧,只要北京迎来限购的进一步宽松,释放高端购买力并加入此次的抢人大战,房价恐怕就会迎来瞬间起飞。

风浪越大,鱼越贵,对于北京来说,最大的鱼已经在海底蠢蠢欲动,就等钩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