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9日,一列从北京开来的列车缓缓驶入了沈阳站,辽宁省外办和台办的负责人早已等候在站台上。当软卧车厢的门开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缓步走了下来,第一次见到他的人,立刻就能想到当年在东北叱咤风云的张学良。

这位老人名叫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一荻唯一的儿子。当他抬起头,看到沈阳南站那古老的日式建筑时,顿时热泪盈眶:“沈阳,我终于回来了!”

自从1946年秘密前往台湾后,张学良就被秘密幽禁在岛上各地。高雄是幽禁张学良的最后一个地方,张学良和赵一荻在这里整整生活了9年,一直居住在西子湾附近的废弃炮台中。

1954年冬天,国民党原驻美“大使”董显光突然来到高雄,奉蒋介石夫妇的命令,来教授张学良英语。张学良和赵一荻心里清楚,教授英语不过是个幌子,董显光不过是蒋介石派来监视自己动向的。

整整半年的时间,董显光夫妇与张学良朝夕相处。在交往中,董显光逐渐被张学良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两对夫妇从监视与被监视的关系,变成了心心相印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董显光旧照

在宋美龄的斡旋下,董显光得以回到美国恢复旧职。临行前,董显光询问张学良夫妇有什么话要带给蒋介石,张学良表示自己别无所求,只希望自己能够搬到远离海边的地方长久居住。

就在董显光夫人和赵一荻话别时,赵一荻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她想找到自己远在美国的儿子,张闾琳。

1930年,张闾琳出生于天津,次年跟着赵一荻来到北平,三岁又随母亲辗转到上海。热河失守之后,张学良顶着全国的压力做出检讨,并宣布下野前往欧洲。

赵一荻将张闾琳留在上海张学良的寓所,托家里的女佣代为照管,自己随张学良一起前往意大利,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欧洲之旅。

由于思子心切,赵一荻提前搭乘轮船回到上海。当时张闾琳已经四岁,长相与父亲张学良极为相似,深得赵一荻的喜爱。在张学良回国后,赵一荻带着儿子到香港迎接,并暂住香港一段时间。

那是张闾琳成年以前,和父亲在一起最安乐的一段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赵一荻与儿子张闾琳

一个月之后,张闾琳随父母回到上海,没过多久,张学良就奉命前往湖北任职。赵一荻随后带着儿子同去上海,由于张闾琳耐不住武汉夏天的炎热,经常生病,迫不得已跟着母亲重新回到上海。

一直到1936年,张学良驻防西安后,张闾琳才跟着母亲来到了父亲身边。安稳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西安事变”就发生了,不谙世事的张闾琳不会意识到,自己即将和父亲分别数十年。

在张学良作出送蒋介石回南京的决定后,由于时间紧迫,根本没有来得及与儿子道别。这件事情对于张学良父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很快张学良被软禁的消息就传到了西安,随后东北军内部纷争不断,蒋介石又不断派兵分化,赵一荻不得不带着儿子回到上海,等待着南京方面传来新的消息。

张学良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判刑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上海,万念俱灰的赵一荻,决定将张闾琳送到比较安全的香港,自己再回来陪在丈夫张学良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张学良与赵一荻

就这样,张闾琳再次来到香港,居住在当年父亲在香港买下的一所小宅内。赵一荻将儿子安置妥当,随即动身前往浙江奉化,与张学良同住。1937年于凤至回国之后,赵一荻和于凤至就轮换着去奉化,也让赵一荻有了去香港陪儿子的时间。

之后张学良和于凤至被押解至江西等地,赵一荻就回到香港,能够长时间陪在儿子身边。在母亲的关照下,张闾琳开始学习英语,以适应香港的生活环境。天资聪颖的张闾琳很快就能用简单的英文与老师对话,这让苦闷的赵一荻有了一丝欣慰。

自己的丈夫遭遇不测,身陷囹圄不知下落,赵一荻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决心留在香港,将她与张学良的爱情结晶抚养成人,不枉自己与张学良相爱一场。

1939年,在军统特务的批准下,幽禁在湖南的张学良给赵一荻寄去一封信,告诉她于凤至陪了自己三年,现在患病需要去美国医治,希望赵一荻能前去湖南,和他共度艰苦的岁月。

好不容易盼来了丈夫的消息,赵一荻却是喜忧参半,一面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一面是自己尚未成人的儿子,如果自己去了湖南,不可能让张闾琳跟着一起去受苦,可留他自己在香港又实在放心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赵一荻与张闾琳

思虑了很长时间后,赵一荻决定按照张学良信中的安排去办,将儿子张闾琳暂时送到美国,交给张学良当年在北平结识的外国朋友抚养。1940年春节刚过,赵一荻带着儿子飞到了美国,见到了张学良的美国朋友。

这对美国夫妇和张学良关系甚好,他们敬重张学良的人格,更对他兵谏蒋介石表示敬佩,因此他们同意代为抚养张闾琳。

母子分别时,年幼的张闾琳哭得十分伤心,哭喊着要跟着妈妈去找爸爸。当时赵一荻也是泣不成声,但她不忍心孩子跟着他们受苦,只得忍痛与孩子分别,毅然回到国内,陪伴在丈夫张学良的身边。

自此十余年,赵一荻和儿子天各一方,由于张学良不能与外界通信,自此这么多年赵一荻都没有儿子的任何消息。

董显光的夫人听完赵一荻和儿子的遭遇,当场表示愿意帮这个忙,还向赵一荻索要张闾琳在美国的地址。赵一荻仅仅能提供的,只是当年在香港时,与美国朋友通信的地址。

飞抵美国后,董显光夫妇立刻按照赵一荻提供的地址寻找,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当年的住宅区,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尔夫球场。

董夫人无奈求助旧金山市政,得知1952年的时候,那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大火过后,那片居民区就变成了废墟。

好在董夫人还了解到一个信息,当年那场大火造成了九名死者,其中并没有张学良的美国朋友。说明找到他们还有一线希望。

为了找到这一对美国夫妇,董夫人回到华盛顿后,找了很多美国朋友帮忙,结果都一无所获。无奈之下,董显光只好向美国国务院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上世纪50年代的旧金山

很快美国国务院官员就打来电话,找到了这对美国夫妇在洛杉矶的住址。这对于董显光夫妇来说是意外的惊喜,只要这对夫妇还活着,赵一荻的儿子肯定也活着。

按照美国官员提供的地址,董夫人很快找到了张学良的美国朋友,交谈中董夫人了解了张闾琳这些年在美国的经历,而且他已经成为了美国的航天专家,在军队中从事航天研究。

董夫人很快将张闾琳现在的照片寄到了台湾,从照片上看虽然有些陌生,但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年轻时张学良的一丝样貌,尤其是眼睛极为相似。赵一荻可以肯定,照片上的男青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张闾琳。

随着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幽禁政策有所松动,在张学良几次写信请求下,赵一荻在1961年得到了去美国看望儿子和亲友的机会。

分别21年再次见到儿子,张闾琳已经变成了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甚至赵一荻站在他面前,他都认不出是自己的母亲。赵一荻向儿子讲述了他父亲在台湾的情况,思父多年的张闾琳当即要求去台湾看望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台湾幽禁期间留影

赵一荻坚决劝阻了他,虽然蒋介石宣布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但张学良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外人要见张学良,仍然需要逐级申请批准。

赵一荻在美国停留的时间是短暂的,在返回台湾前,张闾琳就自己是否继续深造,征求母亲的意见。赵一荻同意了他美国养父的意见,在进入航天部门的基础上,一边工作一边考取博士学位。

从那一刻开始,张闾琳按照养父和母亲的意见,潜心于航空航天的研究中。几十年如一日投身科研项目,最终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德高望重的专家。

1965年,张闾琳结婚在即,张学良在台湾也有了相对的自由。经过友人沟通,张闾琳能够带着妻子来到台湾,探望近30年未见面的父亲。

当年分别时,张学良是挥斥方遒的少帅,张闾琳是不谙世事的孩童,再见面时,张学良已经两鬓斑白,张闾琳却是风华正茂。

父子二人分别近30年后再度重逢,恍如隔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张学良与张闾琳

1990年,台湾一批国民党元老为张学良公开祝寿,预示着国民党对张学良幽禁的松动,张闾琳能够和父亲见面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后来张学良夫妇将台湾的房产变卖,到美国长期定居,张闾琳更是能够经常见到父亲。

从此张学良夫妇和只会说英语的儿子频繁往来,共享天伦之乐。

随着和父亲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张闾琳知道父亲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回东北老家探访亲友。张闾琳知道父亲有很多的难言之隐,于是决定替父亲实现这一夙愿。

1994年,张闾琳夫妇经香港抵达北京,他们坚持以华裔航天专家的身份探亲访问。有关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邀请他参观了我国近年来航空航天工程成果,张闾琳对祖国航天工业的巨大发展感到十分欣慰。

在北京停留了短暂的时间后,张闾琳夫妇乘坐火车前往沈阳。抵达沈阳的当天下午,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大帅府”,参观了父亲当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按照母亲的嘱托,张闾琳特地参观了母亲当年住过的赵四小楼,当看到赵四小楼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时,张闾琳直呼“没想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张闾琳在中国参观

当天晚上,当地政府为张闾琳夫妇准备了张氏家族的风味菜肴,张闾琳见到了父亲经常说起的东北酸菜粉条。饭后,张闾琳特地向服务员索要了一份菜单,准备带给父亲,与他共享这一份归乡的喜悦。

第二天一早,张闾琳一行人前去祭拜祖父张作霖。跪在祖父的墓前,张闾琳放声大哭,仿佛血脉亲情一时间涌入了身体中。在情绪平静下来后,张闾琳对着祖父的墓碑,大声喊道:

“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了。”

随后张闾琳夫妇来到了“大帅陵”,这是当年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为张作霖所修建的,准备将张作霖灵柩移葬于此。然而“九一八事变”突然发生,张学良始终没有回到东北,张作霖迁灵一事就此作罢。

就这样过了这么多年,“大帅陵”一直是一座空陵,此次张闾琳代表父亲来到此地凭吊,以寄哀思。张学良曾经多次向儿子表示,自己如有一天回到东北,第一件事就是将张作霖灵柩迁葬大帅陵,这是他多年的未竟之愿。

遗憾的是,张学良后来再也没能实现回东北祭扫的愿望,迁陵一事更是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张作霖墓

当看到这座占地十多万平方米的古陵,历经半个多世纪战乱仍旧保存完好,张闾琳不禁有些惊讶。陵园的负责人告诉他,解放之后,党和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次拨款维修,并加以保护时,张闾琳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张闾琳一边参观,一边用摄影机拍下大帅陵的全貌,带回美国让父亲放心。

在沈阳逗留期间,张闾琳夫妇还参观了东北很多历史古迹,勾起了张闾琳对家族往事的诸多回忆。张学良的旧部亲友们纷纷前来探望张闾琳夫妇,省政协副主席刘鸣九还特地带来两瓶家乡的酒,让他们捎给老上司张学良。

时隔一年之后,张闾琳夫妇再次飞回东北,这一次他们是受阎宝航子女的邀请,替父亲出席阎宝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在阎宝航纪念大会上,张闾琳代表父亲讲了话,同时他还委托张学森的女儿,当众宣读了赵一荻所写的《张学良是怎样的一个人?》

张闾琳这一次回国,南京和重庆的纪念馆都纷纷派代表,前来向张学良赠送了礼品。重庆红岩村纪念馆赠送的是两只龙凤手杖,南京梅园新村赠送的是一盒精致的雨花石,盒内题写有周总理对张学良的评价:“千古英雄张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张学良全家福

2005年,张闾琳夫妇再次带着长子回到祖国,这一次他们不但在东北老家居住了一段时间,还一起走遍了祖国的其他地方。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张闾琳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恋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