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降疯了。618,降价最狠的竟然是汽车!最高降幅达6万!

丰田卡罗拉只要7.98万元!卡罗拉的SUV锐放9.98万元!

凯美瑞双擎14.98万元!汉兰达21.7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产的轩逸6.9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马X1,最低只要16万元起!

不但燃油车降,新能源车也一样大降!埃安AION Y9.98万元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一向价格坚挺的理想汽车推出“618”价值1万元的购车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说近两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那一定是“卷”,如果要说2024年还有啥特点,那就是“大降价”。比亚迪秦PLUS以电比油低,以7.98万元打出开年降价第一炮,接着各大车企纷纷跟进,开启一轮又一轮降价,618则达到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企业能不能不跟进降价?不能,因为现在还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做到不可替代。根据经济学中的斯威齐折弯定律,降价,一定有同行跟进,而涨价则不会跟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降价一定有同行跟进,降价的企业份额增加将不如此前推算的多,这就是“降价幻觉”。

虽然说降价份额增量一定不及预期,但先降价的企业既能增加销量还能增加份额;跟随降价的企业,能够增加销量,不一定能增加份额;最后降价的企业,销量和份额都会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降价不可避免,那么早降一定比晚降强。最后降价的企业,利润也没有,份额也没有,最终价格没保住,销量也没了。

如果不降价呢?那基本就只有死路一条。降到何时是个头?当有企业退出,行业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这时价格就不会再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