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所谓看透本质,就是要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关系背后的关系、目的背后的目的以及原因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从doctors模型的7个维度,去思考洞察事物本质。而思考的过程,我们则可以按以下6个步骤:

第一步:泡脑子;

第二步:做梳理;

第三步:做分析;

第四步:提炼关键词;

第五步:初始假设;

第六步:优化假设。

这6个步骤,我们只需要照做,便能够帮助我们一步步深入,找到深藏在“背后”最底层”的本质。紧接着上一节课,洞察事物本质如此简单!只需掌握6个步骤,轻松直抵事物核心!我们学习剩余的步骤。

第五步:初始假设

第五步:初始假设

通过前面4个步骤,当我们对事物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就可以提出对于本质的认识。这个认识,可以称之为初始假设。

当我们有了这个初始假设,就可以去证实或者证伪它,也就是说,我们就可以确定它是不是真的是关于本质的认识,或者可以再次提出其他的假设。如果它被证明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那当然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了事物的本质。如果它被证伪了,那也很好,因为这代表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更加接近本质。

要想证实或者证伪的思路能够顺利开展,需要我们对自己提出的初始假设持开放态度,即要假设自己的初始假设可能是错的,随时准备对其进行修正,随时准备去挑战初始假设而不是去为这个假设辩护。

然而,要随时对初始假设否定并不是一件易事,原因在于:

  • 首先,人们往往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想法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这使得我们更加倾向于坚守而非质疑这些假设;
  • 其次,当我们的观点受到质疑或否定时,往往会被解读为对个人能力的质疑或对个人价值的贬低。这种担忧促使我们更加坚定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从而增加了否定初始假设的难度。

因此,要想做到能够随时否定自己:

  • 首先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明确的区分,观点错了,并不代表我们个人有品性上的错;
  • 其次,要有安全的环境,否定自己不会带来危害,而会促进我们成长。

提出初始假设后,可以用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或者逻辑去验证,如果初始假设无法通过验证,那就说明初始假设不够好,应该提出另外的假设。

很多时候,对于事物的本质,已经有其他人提出过自己的认识,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的认识作为我们的初始假设,只要我们经过思考和验证,认同这种认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初始假设并不必须出现在提炼关键词之后,有了初始假设之后,完全可以再去提炼关键词,再用关键词去理解初始假设。两者互相纠缠,互相促进。始终记住我们的目的是透彻地认识事物,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指导。

第六步:优化假设

第六步:优化假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始假设往往并不是正确的认识,需要我们持续深化认识,得到最终的、关于本质的结论,这就需要优化假设。从初始假设开始优化,有三种方法:

1.逻辑递进

逻辑递进,就是按照逻辑继续深入下去,看看能得到什么结论。

除了逻辑递进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反证法:假定不是这样,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如果结论跟我们明显已知的事情、现象或者原理相违背,那就证明原来的假设是对的。而如果结论很正当,则我们原来的假设可能是有问题的,需要优化。

举个例子:你的闺蜜可能会对你说,如果他不爱你他怎么可能为你做那么多事,因为他做了那么多事,所以证明他是爱你的;或者是另外一种说法,如果他爱你,他怎么舍得对你做那种事,做了那种事,就证明他不爱你。领导如果不器重你,不会将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你,既然他将这工作交给你,说明他是器重你的。

逻辑递进就是要找到目的背后的目的,原因背后的原因,问题背后的问题,一直深入到最根本的层面或者不能再深入的时候。

2、找反例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31%

通过找反例,我们可以高效地对既有假设进行优化。这是因为一旦我们找到一个与假设相悖的实例,即反例,便能直接推翻原先的假设。比如“天鹅都是白的”,仅需发现一只黑天鹅的存在,就足以推翻这一假设。

如果没有找到反例,或者找到的看似是反例但实际不是,那就说明,初始假设还具有解释力,还能够被当作本质认识。

找到一个反例后,事情并没有因此停止,而是要寻找一个新的假设,它既能够解释反例,也能够包含初始假设。这个新的假设,毫无疑问比初始假设更加优质,按照这样的方式一步步推进,就能够找到更好的假设。

3.融合更多现象

有时候,逻辑递进也已经做了,反例也已经寻找过了,但是,我们依旧有可能对这个假设不满意,因为它很可能不能将某些现象纳入解释范围中,或者不能给未来的行动提供更多的指导,或者不能符合我们自己的期望。这时候,从融合更多现象、从指导未来行动、从满足我们期望出发,再去找到一个新的假设,如果它可以包容原来的假设,则这个新的假设就是更本质的认识。

举个例子:在网易云音乐出现之前,大多数网络音乐玩家都认为网络音乐产品的本质是“听歌的地方”。这个本质也不能算错,人们确实经常在网上听歌。在这个本质的指导下,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买音乐版权、做大曲库、做版权独家等。
网易云音乐的产品经理则认为网络音乐产品的本质是“发现音乐的地方”。发现,就不仅是听歌,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比如不仅是听歌,它还可以发现好歌、推广歌曲、交流感受、生成歌单、识别歌曲等。在这个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网易云音乐做了很多互动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