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

大多数管理体系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由国际认可论坛IAF或认可机构提出,以便认可工作的实施和认可结果在国际上的相互承认。如Q/E/S的认证业务范围划分为39个大类(《认证机构认可规则》(CNAS-RC01))。也有个别管理体系的认证业务范围由相应国际标准提出,如ISO/TS22003提出了食品链分类。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指南》(CNAS-TRC-012:2017)在39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中类和小类,分别以两位代码数字表示,供Q/E/S认证机构对其认证业务范围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时参考采用。

图1.39大类代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第9大类、中类、小类代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14大类、中类、小类代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划分可参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之三认证业务范围》。

技术领域分析

技术领域是指以与特定类型管理体系及其预期结果有关的过程的共性为特征的领域(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要求》)。取决于不同的管理体系标准,术语“技术领域”的应用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对于任何管理体系,该术语都与管理体系标准范围内的产品、过程和服务有关。技术领域可由特定认证方案定义;或者可以由认证机构定义。该术语用于涵盖不同管理体系领域传统使用的一些其他术语,例如“范围”、“类别”、“行业”等。

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为例,认证机构开展技术领域分析,不同代码(代码可能属于一个大类或者涉及39大类的多个大类)可能会划分在一个技术领域中,不同的认证机构技术领域划分及人员能力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包装用塑料箱包的制造,可能在QMS领域涉及到第9大类印刷业和第14大类橡胶与塑料制品(CNAS-EC-038:2017《关于依据CNAS-CC01对认证机构人员能力管理实施评审的认可说明》)。

认证人员能力评价过程(系统)

《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第1 部分:要求》(GB⁄T 27021.1-2017)7.1.3评价过程要求:“认证机构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以应用所确定的能力准则,对所有参与管理和实施审核及其他认证活动的人员进行初始能力评价,并持续监视其能力和绩效。认证机构应证实其评价方法是有效的。这些过程的输出应是识别出有能力的人员,即被证实具有审核与认证过程不同职能所需的能力水平的人员。在认证机构内,人员为其活动绩效承担责任前,能力应得到证实。”

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是认证机构识别开展某些特定认证业务的能力并确定自身是否具备相应能力的一个系统性过程。最早是出现在IAF-GD2:2005 《IAF对ISO/IEC导则62的应用指南》。在ISO/IEC 17021于2007年代替了ISO/IEC导则62之后,ISO/IEC 17021系列标准就没有再直接使用能力分析与评价系统的概念,转而要求认证机构通过确定能力准则和评价过程来管理认证活动中各职能的人员能力。认证人员能力评价过程至少包括以下活动(识别需求、建立准则、选择方法、实施评价):1.根据在特定管理体系中开展和拟开展的认证活动,认证机构结合认证业务范围识别技术领域,并进行技术领域特征分析与风险级别划分,形成技术领域分类并进行技术领域特征分析与风险级别划分;Q/E/S分类代码风险等级划分可参考《确定管理体系审核时间(QMS、EMS、OHSMS)》(CNAS-CC105),对Q/E/S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可以区分为多个控制水平(例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或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有限风险、特殊风险等)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2.针对特定管理体系的不同技术领域,分析认证人员能力的需求和确定人员能力准则(包括管理能力和技术两个方面 ,可参考《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第1 部分:要求》附录A 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评价准则。能力评价准则的制定来自于对技术领域的分析。3.针对特定管理体系的不同技术领域,分析相关认证人员能力的培训需求。4.针对特定管理体系的不同技术领域,分析审核指导性文件的编制需求,并编制必要的文件。5.实施相关认证人员能力的初始评价和持续监督,并实施必要的培训。6.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中,进行能力的管理。7.对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缩小实施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证实施过程中的专业技术能力管理

审核员的能力通常包括审核能力和专业能力,审核员的专业能力是保证认证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每个审核组都应至少有1名与具备审核项目专业类别(专业小类)相匹配的专业审核员组成才能满足要求。审核员的专业能力通常是通过相关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获得,也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及相关专业审核经历获得。当审核员没有相关专业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通过培训和审核经历扩展专业时,培训应是正式的,培训内容应能提供充分的专业知识,培训效果应通过考试证实,且应在有能力的人员的指导下实施审核并经评价合格。

申请评审阶段:根据申请人申请认证的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活动范围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申请评审,确定申请项目的认证范围 ,确定认证机构是否具备相应专业技术 能力,并对审核组提出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 。审核准备阶段:确认审核组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否满足具体认证项目的需求,确认审核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否与其在审核过程中实际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 。审核阶段:确保审核组的认证专业技术能力满足具体认证项目的需求;审核后续活动阶段:必要时,确保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的验证和审核查过程有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参加。认证决定阶段:确保认证决定过程有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参加。通常根据认证机构技术领域划分规定,在某个技术领域中,认证机构在对某审核员的专业能力评价时,具备某个技术领域中的一个(专业)代码,就有可能具备该领域的全部专业技术能力。但如果审核员专业能力类别非常多,比如具备四、五十个类别,不合乎常理。Q/E/S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实施能力管理可参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CNAS-GC01 )。

(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