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领导力,不靠权力维系,而是用影响力激发的!

我猜你肯定遇到过这类领导:

他们手握大权,却难以赢得下属的真心尊敬?

他们发号施令,但团队执行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就是典型的“有权无领导力”的尴尬现象。

而反观那些有使用软权力,用魅力来引导的管理者,做起事来便顺风顺水。

同样都是管理,结果却是天差地别呢?

01

“莽夫式”硬管理

在不少企业,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种“莽夫”式的管理风格。

这类领导似乎只懂得耍官威,运用手中硬权力。

对下属简单粗暴地发号施令。

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头莽撞的牛,横冲直撞,不管不顾。

常说的口头禅也是:

“你只要按我说的去做就行!”

但往往达不到内心所预期的管理效果。

(1) 我说你听,照做就行

这类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就像是唱独角戏。

他们发话时,讲究所谓的领导做派,如同圣旨般不容置疑。

下属也只能洗耳恭听,然后无条件执行。

说实话,这种管理方式,真的让人挺压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员工可能会因为害怕犯错。

而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导致整个团队变得死气沉沉。

显然,这时下属是否听话,似乎成了领导衡量员工好坏的主要标准。

但这种“一言堂”的做法,真的有待商榷。

在团队中,下属都成了无脑的执行机器,整天就是接收指令、完成任务。

那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都将会被扼杀。

当领导,你得承认,真正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我说你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其实更像是在搭建一个舞台。

让每个员工都能在台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演好这场戏。

就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

“管理不是独裁,而是引领;不是压制,而是激发。”

那种独裁式的管理,是真的结不出什么好果子的。

(2) 不问原因,只求结果

这类领导者通常只关注结果,对过程也漠不关心。

似乎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预期,一切就万事大吉。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种短视的管理方式,往往会让团队在面临挑战时手足无措,最终影响整体绩效。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为领导,你得深入去了解问题的真正原因。

设身处地为员工提供应有的支持和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团队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达到一个预期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

所以,领导者需要关注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帮助团队更好地应对挑战,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

若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达成结果的过程和方法,那么这样的管理终将自食恶果。

(3) 言语服从,不服就滚

在种管理风格下,领导者的权威被无限放大。

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天,就是地。

容不得半点质疑和反对,更别提“沟通”二字。

只要求下属在言语表面的绝对服从,稍有异议,马上就会给你穿小鞋,逼迫你离职。

说实话,这种管理手段真是让人瞧不起,挺low的。

这种强硬的管理方式,或许能在短时间内确保团队的执行力,但长远来看呢?

只会导致团队士气越来越低落,人才慢慢流失掉。

你想,谁愿意呆在一个整天担惊受怕、连话都不敢多说的环境里工作呢?

这些领导得明白一个道理:

权威不是靠权力来维持的,而是要靠下属的尊重和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得用道理去说服人,用情感去打动人。

而不是整天以权压人,以势逼人,用离职来说话。

(4)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是“莽夫”式管理者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土皇帝”,觉得整个团队都得围着他转。

在工作中,也只有那些乖乖听话、顺从自己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稍有反对或质疑,马上就给你扣上“不忠”的帽子。

这种管理方式,真让人无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个团队要是只听到一种声音,那还怎么进步?

一个健康的企业环境,应该是包容和多元的,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只有广泛听取各方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团队也才能持续发展。

但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管理方式呢?

只会让团队陷入盲目和偏见之中。

员工们为了保住饭碗,可都不敢说真话。

那些还在坚持这种荒唐管理方式的管理者们,是时候醒醒了!

别再让自己的固执和偏见毁了整个团队。

02

“魅力式”软领导

魅力领导说白了,就是让人愿意跟你走,愿意为你卖力。

但这靠的不是你手里的硬权力,而是你自身的影响力。

那么,如何让自己从“莽夫”式的管理中跳出来,变成魅力领导呢?

这4点很重要。

(1)引导,远胜于说教

当领导,别总站在那儿滔滔不绝,满口大理论,却从不动手做点什么。

与其这样空洞地说教,倒还不如亲自下场给团队做示范,让他们真正看到你的实力!

比如
假如你想让团队提高销售技巧,那就别光是嘴上说说。
你先去打个样,亲自去跟一次客户。
给下属展示一下你如何轻松搞定客户的。
这样一来,团队不仅能从你身上学到真本事。
还会对你刮目相看,觉得你不仅会说,更会做!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比起单独灌输那些大道理,这种方式的效果显然要强上百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领导们别再只是纸上谈兵了,亲自下场,亲身去做,引导远胜于说教。

(2)倾听,比说服重要

当领导,你要善于倾听。

给下属发声的机会,听听他们肚子里有什么货。

别总是强行把自己的观念往团队里塞。

在工作中
每周抽点时间,搞个简单的小聚。
让大家围坐一圈,轮流说说心里话,吐吐槽。
或设个建议箱,让他们能匿名地把自己心里的疙瘩、建议都写出来。

这样做,你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团队,知道他们想什么,要什么。

更能及时发现那些隐藏在表层的问题,提早解决,不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兼听则明”

多听团队的声音,多询问下属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会让你失去领导的权威,反而会让你更加明智,更有底气。

所以,在管理中试着换个方式。

不要总试图用你的观点去压倒一切,让员工们能无拘无束地说出心里话。

(3)指挥,要带点温度

在安排任务时,很多管理者很容易忽视员工的感受和状态,只顾着把任务分派下去。

但你知道吗?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鼓励的微笑。

其实都能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安慰和动力。

这些小小的举动,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温暖,从而更加投入地工作。

同时,作为领导,你也要学会洞察每个员工的特长和兴趣。

有的人擅长沟通,有的人喜欢细心钻研,还有的人对创意策划特别在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能量其能,授其权,合理分配任务。

那不仅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还能极大地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

你把善于沟通的员工安排去做客户服务。
他们很可能就能轻松化解客户的疑虑,提升客户满意度;
而如果你让喜欢分析数据的员工去做市场调研。
他们可能就能从繁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日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所以,分配任务时,

不妨多问问团队成员的感受,多了解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4)赋能,来替代压制

那些真正优秀的领导,他们可不会通过压制、命令的方式来管团队。

相反,他们懂得如何赋能和激励,把每个人的潜能都激发出来。

在工作中,这些领导会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

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是不断进步,今天比昨天更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属碰到难题或者面临挑战的时。

这些领导绝不会简单地施加压力,逼迫他们必须完成。

相反,会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全力的支持。

帮助员工突破自己的极限,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说实话,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领导,那就别想着怎么压制团队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你应该思考的是:

如何帮助团队成员释放他们的潜力?

如何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提升?

我一直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不仅要给员工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更要教会他们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如何变得更强。

这样,团队才能持续进步,你也能收获一个更加出色、更加团结的集体。

显然,这种管理方式,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写在最后

莽夫式”的硬管理,只会让团队陷入僵硬和压抑。

而“魅力式”的软领导,则更能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

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摒弃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

转而采用更加人性化、更具魅力的领导风格。

那些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权力来维系的,而是通过影响力来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