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危害青少年,

游戏代练该查!

游戏代练,正成为危害青少年的新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打游戏一边赚钱,听起来像份“美差”,引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但当他们进入这个圈子后,却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代练,就是号主花钱请人来替自己打游戏,目的是完成游戏任务,如升级、打装备、刷金币等等。

在这个圈子里,靠代打游戏就能换来相当不菲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当游戏代练职业化的当下,一些隐患也正在暴露。

此处,要区分一下代练和陪玩这两种生态。

“代练”专指代替玩家把游戏账号等级打上去的人。

而“陪玩”则指专门陪玩游戏的人,分为“技术陪”和“娱乐陪”两种。以技术陪为例,就是上自己的号,和玩家组队,帮助玩家“获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多少游戏代练呢?

据腾讯发布的《2021游戏安全白皮书》, 2020年,代练以及由代练组成的工作室账号规模达4980万。在移动游戏品类中,休闲类游戏工作室占比最多,高达53.79%。在PC端游品类中,休闲竞技类游戏工作室较为严重,占比79.49%。

做游戏代练的都是什么人?

有媒体报道,大学生兼职代练称,自己与全职代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兼职代练认识的专业代练,基本都没上过大学,大家都以打游戏作为生计,“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一天十几个小时捧着手机,从晚上到凌晨,然后白天补补觉。”

此外,2022年初,上海浦东法院曾作出全国首例基于保护未成年人而针对游戏代练平台的诉前禁令,责令涉案游戏代练平台立即停止未成年人代练《王者荣耀》游戏。

游戏代练,到底是否合法合规?

游戏代练,会带来怎样的隐患?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张倩寒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代练是用别人的账号玩游戏,本质上不符合游戏实名制规定,也会造成很多漏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仅仅是为了加速升级和上分,让高手直接登录玩家账号代练,不仅成为了游戏竞技生态的破坏者,还带来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隐患。

对于代练这个职业,应该进一步将其职业属性定义在类似体育、健身项目的教练、陪练上,让其成为一种电竞训练方式。

只有尽早明确游戏代练行业的职业规范、从业年龄和相关禁忌,才能有效地引导从业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真正成为电子竞技行业的助推者,而非游戏生态的“破坏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代练如果是未成年人,必须严格禁止。

而代练如果帮未成年人日常练号、上分,也会带来未成年人后续沉迷游戏的隐患。

因此,愚以为:

电竞运动员,可以有陪练,而不是代练。

游戏玩家,不能去代练,也不能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