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当年明月的书,也看过袁腾飞的两宋风云。说实话,当年明月的姿势水平确实比袁腾飞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如各位所说,当年明月说的是我所见的历史,而袁腾飞更侧重我想说的历史,难听点,我想借历史来说明我的政治观点。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对人物也有所褒贬,比如叙述徐阶倒严整个活动中,对于徐阶就表达了足够的敬意,和对于严氏父子阿谀奉上的不屑,但这些评价足够客观公正,至少没有偏离主流价值观。但反观袁腾飞,正如网上那几张图,一边讽刺朱元璋出身低贱,一边歌颂美帝英雄不问出处,一面宣扬欧洲贵族战争时身先士卒,一面贬低太祖狠心将儿子送上朝鲜战场。您这美分双重标准让我实在搞不清历史人物该怎样解读,还能怎么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月写《明朝》纯粹是出于对于历史的热爱,当初应该是先在天涯上连载,被无数天涯er欣赏后,才被出版商发掘。而且明月凭借《明朝》红了,没有借着东风在写下去。在说袁腾飞,《两宋风云》实在无可取之处,他接着易中天,于丹,王立群之后上位,早已摸清这个平台需要的是什么,无非是插科打诨,无非是噱头,所以讲评历史总是喜欢一些吸引眼球的爆点,所以那还是历史吗?又和野史又何分别?而去年推出的的《袁游》,从名字上就一股浓烈的《晓说》风,吸收别人的优点不是不可以,但是我看了第一期恭王府,还都是野史,无非是想说你看看和珅家多有钱,你看看多腐败。还有点其他的吗?在看后面几期,京西七王坟,太监那点事田义墓,香山寻梅。完全是迎合市场的行为,但偏偏又放不下身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袁腾飞最大的矛盾就是,既想站着,又想把钱赚了,但是他偏偏本事不够,(我承认他比一般人强太多,但也仅仅是比你我强而已)永远脱离不了狭隘的历史观来看待一件历史事件,毫不讳言的说,他的水平还不足以在镜头前讲历史。而另一对矛盾则是,一个美分偏偏要在社会主义里挣到钱,所以美分不得不收起尾巴,他的政治倾向很明显,就是向往美帝自由民主那一套,但由于我国言论关系,所以他向广电妥协,摄像头前只道风月,甚至还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是一个不成功的美分啊,同志们。我不是美分,也不是五毛,但我实在看不下去一个人为了利益而妥协的时候,还用着道德标尺丈量着历史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说两人的共同点都是戏说,只不过当年明月的戏说是叙事方法,而袁腾飞的戏说则是历史本身了。

还有一点,我不满袁腾飞的不是他的政治倾向,而是骑墙派作为。广电还没用力,他就倒下了。你真想表达那些意见,借古讽今也好,直抒胸臆也好,别偷偷摸摸的,一上镜头前就顾左右而言他了。任何人都有改变或者说违心话的自由,但是当你都背叛那套价值观的时候,别再拿这套价值观来评价历史人物。

而且,“最牛历史老师”不是一次成功的炒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