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视文武,文有文庙供奉孔圣人孔子,武有武庙供奉姜太公姜子牙。文庙设置的较早,而武庙到了唐肃宗时期开始设立,主要是为了祭祀姜太公,尊其为武成王,其庙宇便成了“武庙”。最初武庙的设置为主祀姜太公,副祀为汉初三杰运筹帷幄的军事奇才留侯张良张子房。并配以十位历代名将分列两边,共同享受祭祀。视为武庙十哲,其中“十哲”分别是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和乐毅、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等,古人以左为尊,但是昭穆相错,小编就不做排名了。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却有一个却递补进来了,他有何资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名将才能入选武庙

唐朝初设武庙十哲时,祭祀的多是历代著名的谋士或将领,都建立过赫赫军功的,例如张良、诸葛亮等虽然是谋士,但是依然极具军事才能,所以也能够入选。而且唐朝本朝只有两位入选,他们就是有唐初“双李”之称的李靖和李勣,这两位确实实至名归,应当入选。但是到了宋朝,却有一位唐朝人递补进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子牙姜太公像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武庙供奉的人数,逐渐由原来的十哲,变成了六十四人,后来又扩充到七十二人。但是十哲的人员变动较小,从设立之处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发现一个BUG,那便是既然张良已经属于副祀了,为了还要委身于“十哲”之中呢?于是将张良提出,放到前面,置于姜太公一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张良

而宋朝人对于取得军事成就的将领也进行区分,功勋卓著但是存在黑点的也要除名。在这里,有“杀神”、“人屠”之称的白起因为滥杀俘虏而被除名,吴起则因为不尽孝道而被出名。由此一来就空出了三个名额,按照宋太祖赵匡胤的意思,将管仲和范蠡这两位大谋臣抬入武庙。并且还有一位唐将入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子仪想象图

此人便是帮助唐朝解决了安史之乱的汾阳郡王、太尉,谥号忠武的郭子仪。郭子仪为何能够与前面这些人齐名配享武庙呢?这要从郭子仪对于唐朝的帮助说起,安史之乱将唐朝繁荣的外衣撕碎,几乎将唐灭国。而郭子仪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奋力勤王,指挥大小战役无数,攻克敌人,收复失地,并且还能够保持恪守,不行功高震主之事,保全了忠君爱国的名声,被皇帝都尊为尚父。历史上对于郭子仪的评价是“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可见他完全有资格递补进武庙,位列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