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农业投资请加微信(xiaodongliu1981)交流!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处于西非东南部的国家,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北边的尼日尔,东北方隔乍得湖与乍得接壤,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

尼日利亚全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沿海为宽约80公里的带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面积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

2、气候环境

尼日利亚国土面积92.38万平方公里,主要属热带草原气候,总体高温多雨,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为32.2°C,最北部可达40.6°C。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雨林区和北部草原区,主要城市是拉各斯、卡诺和阿布贾。

尼日利亚气候分布图,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geria

3、人口区划

尼日利亚总人口1.93亿,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有250多个民族,其中最大的是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占全国人口29%)、西部的约鲁巴族(占21%)和东部的伊博族(占18%),居民中50%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基督教,10%信仰其他宗教。

尼日利亚的文盲比例高达46.7%,在OECD的世界各国人力资本排名中,尼日利亚居第76位。尼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2016年时高达47%。

全国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政府。

尼首都阿布贾(Abuja),联邦首都区人口约150万,郊区面积250平方公里。原首都拉各斯(Lagos)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人口1500万,是非洲的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和商贸集散地,港口装备优良,是西非著名的水上都市和旅行圣地。

4、政治环境

尼日利亚前后被葡萄牙和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00多年,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目前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尼日利亚在西非乃至整个非洲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尼实行联邦制,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践行三权分立的制度,总统为最高代表,下届选举时间为2019年2月。

尼日利亚政局基本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虽然为民选制,但长期由军人执政,近年来国内种族和宗教冲突日益激烈,安全风险不断升高。布哈里政府大力打击下,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尼东北部据点基本被清除,总体安全形势较前改善。但,恐袭时有发生,南部产油区破坏活动不断,绑架、抢劫等治安案件较多,部分地区存在反政府武装活动,几内亚湾海盗袭扰不绝,尼安全形势仍复杂严峻。

(二)产业及经济基本情况 1、财经概况

2003年之后,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较快,年增长率达到7%左右。如今,已是非洲第一大经济实体。

2016年,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4046.53亿美元,近两年却连年下挫,主要是近年受石油价格影响,支柱产业石油行业萎缩。

2017年,尼日利亚主要经济数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388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45美元,经济增长率0.7%,通货膨胀率16.5%。预计2018年经济增长3.8%,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3%左右。

2、支柱产业

独立后,尼曾是非洲农业大国,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之后,忽视非石油经济的发展,农业有所萎缩,近年开始恢复增长。尼的一二三产的比例大约为1:1:2,第三产业畸形繁荣。

尼日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76种矿产中有34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目前,尼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世界第六大),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尼日利亚正在提高天然气的开发及出口,以规避对石油经济的过度依赖。2017年,尼日均产油188万桶,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85%,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来源于石油行业。

其他主要矿产品储量较大的包括:煤(西非唯一的产煤国)、石灰石、铁、天然沥青、高岭土、铅锌矿、宝石、滑石(云母)、斑脱土和重晶石、岩盐、锡、铌(1959年前曾占世界总产量的95%),煤和锡曾是尼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尼日利亚的制造业主要为:

石化(塑料)、皮革制造和纺织工业(集中在卡诺、阿贝奥库塔、奥尼查和拉各斯),汽车制造(比如法国汽车制造商标志和英国卡车制造商Bedford,是通用汽车的子公司)以及食品加工业。

3、经贸概况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WTO成员国,2016年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27位尼对大部分商品采取自由进口和低关税政策。

中、韩两国是尼最大进口来源地,印度则是尼的最大出口市场。

尼主要出口产品为石油、可可豆、橡胶、棕榈仁(油)、柑橘、菠萝和棉花等,近年来天然气出口增长较快;主要进口产品是机械设备、交通设施和消费品等。

2017年对外贸易额771亿美元,出口额为439亿美元。尼每年需花费110亿美元左右外汇进口粮食,另如2017年尼还有食品进口约41.3亿美元。

4、中尼贸易

尼日利亚80%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旧都拉各斯,拉各斯作为尼日利亚的经济、金融和物流中心,是企业进入西非市场的首选重镇。

尼日利亚是我国在非第三大贸易伙伴,前两位分别为南非和安哥拉,尼日利亚是我国在非洲第二大出口市场地位,第一位为南非。我国在尼日利亚建有两个经贸区,分别位于莱基和奥贡,在尼华人大约十万人以上。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2017年全年,中尼双边贸易额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其中,中国对尼日利亚出口121.6亿美元,增长25.1%;自尼日利亚进口16.2亿美元,增长79.1%,贸易顺差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2018年1至9月,中尼双边贸易额109.3亿美元,同比增长9.3%,低于我同期外贸总体增幅水平。其中,我对尼出口97.7亿美元,增长10.8%;自尼进口11.6亿美元,减少1.8%。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自尼进口经济作物的额度会保持较高增速。

(三)投资环境 1、外汇管制

尼日利亚的法币为奈拉(NGN),汇率:1美元=363.51奈拉(2019/1/4)。

目前,尼日利亚的外汇交易主要根据1995外汇监管和相关条例第17号法令和随时出台的尼日利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告进行管理。5000美元及其以上的等值外汇须填写TM表申报,外国居民可允许100%的汇回纳税后的所得作为个人家庭汇款,但汇款前需向银行出示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

近期,在油价暴跌引发货币贬值压力的状况下,尼央行为支撑奈拉汇率进行了资本管制和外汇限制交易。

尼日利亚个人不得以外汇购买和购置土地、股票、股权债券、各种形式的可议付的金融工具和汽车。

截至2018年12月28日,尼日利亚外汇储备为431.95亿美元,与年初的389.12亿美元相比,增加了43亿美元,增长了11%(Nairaland网站数据)。

2、税负

《企业所得税法》是尼日利亚企业所得税的法律基础,除从事上游石油作业的企业外,尼日利亚其他所有居民企业均适用该所得税法(包括从事天然气勘探及供国内和工业使用的天然气销售和配送的企业)。

尼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均适用3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于从事制造业、农业生产或者固定材料开采的尼日利亚企业,如果其营业额(销售总额)不超过100万奈拉,则该企业在前5个纳税年度可适用20%的低税率。此外,居民企业还需要根据应税利润加收2%的教育税。

根据尼日利亚2007年颁布的《联邦税务局(机构)法》,尼日利亚设立有联邦税务局(FIRS),负责评估、征收和计算应上缴至尼日利亚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也负责管理和征收企业所得税、石油利润税和资本利得税。

尼日利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包括:

尼日利亚对纳税人的特定行为和项目规定了特殊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为就业解决税收优惠政策、工作经验培养计划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可享受20%的税收减免。

同时,在尼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申请“行业先锋资格”(Pioneer Status)认定,处于尼日利亚经济发展重要行业的公司可被授予该资格,企业可享受3年免税期,免税期可申请延长2年。

根据《2007年企业所得税法(修订)》规定,设立于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的企业,如果其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自由贸易区以外的新设出口导向型企业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可享受3年免税期。

尼投资税收减免类似于农村投资减免,企业发生的用于距其地址不少于20公里(12.4英里)的特定基础设施的支出可以享受投资税收减免。企业可根据不同基础设施类型确定其可享受的税收减免比例:电力为50%、水利为30%、沥青路为15%.投资税收减免期限为3年,已享受或正在享受“行业先锋资格”税收优惠的企业不得享受投资税收减免。

3、公司注册

《尼日利亚公司与相关事务法》规定,外国投资者须在尼日利亚注册公司并完成所有登记手续后才被允许在尼日利亚开展经营活动,既外国投资者不能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在尼日利亚开展经营业务。

依照《尼日利亚出口加工区管理法》批准且在认证区其认可的加工区内从业企业可享受100%外商投资所有权。

尼日利亚公司事务委员会(CAC)负责企业的注册与工商管理,公司注册按正常程序需要11天,可加急办理当天完成注册手续。公司形式主要为:独资经营、合伙经营和股份公司。

4、会计准则/财务报表

尼日利亚直接使用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准则。

5、投资优惠政策

专门设有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NIPC)统筹投资优惠政策管理,重大投资项目可协商优惠政策。税务优惠由联邦税务局(FIRS)制定并执行。

根据尼公司所得税法第44条,在英联邦国家盈利并需在尼日利亚纳税的公司提供税收减免。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参考上文“税负”章节。

农业支持力度较大。

农业信用担保计划基金,可以提供高达75%的贷款担保额度。

本世纪初,尼连续两次调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大米等基本粮食作物进口关税高达100%。同时,对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实行优惠关税。目前:

编号以84/85/90开头的农业机器设备进口关税为0%。

编号以94.06开头的用作农业温室设备进口关税为0%。

需注意尼的产业、投资及关税政策的波动较大,且执行力有限。

更多在尼农业投资请咨询笔者微信(xiaodongliu1981)。

(四)基础设施 1、交通

(1)公路:

截止2014年,尼全国公路总长现为19.32万公里,含高速公路5.9万公里。其中,联邦道路总长3.21万公里,连接各州首府;州级道路总长3.05万公里,连接各地方政府首府及主要城镇;地方政府道路总长13.06万公里,连接各个村落和社区。

目前,三级公路已基本形成一个连接首都阿布贾和各州首府的交通网,利用率逾90%。但,由于雨季影响和缺乏维护等原因,尼日利亚东南部和西北部公路段情况较差,路面毁损严重,尤其乡村地区道路状况极差。

公路运输承担着尼日利亚95%的货运量和96%的客运量。

(2)水运:

尼日利亚国内河流众多,多属于尼日尔河系,有灌溉、通航之利,但尼河运并不发达。承担内河航运的主要是贝努埃河和尼日尔河,内河航线总长3000公里,主要服务于东南部尼日尔三角洲地区。

(3)海运:

尼日利亚拥有80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西非重要贸易转口国,2006年尼日利亚港口实施私有化后,海运发展迅速。目前,尼对外贸易的70%通过港口承运装卸。

尼日利亚现有15个港口,主要港口有拉各斯的阿帕帕港、廷坎港、科科港、瓦里港、哈尔科特港、卡拉巴尔港和萨派勒港。

拉各斯港(包括阿帕帕港和廷坎港)是西非最大、最繁忙的港口,承担了尼70%左右的进出口货物运输。2018年3月,拉各斯莱基深水港项目启动,该港口建成后将成为西非枢纽港口,水深16米,设计年吞吐量150万标准箱,并有望扩至450万标准箱。

尼日利亚的海运设备较为先进,但近年来受经济萎缩的影响,船舶进口、更新较少。中国是尼日利亚最大的船舶及海运设备进口国。尼日利亚的海航运完全掌握在印度人、希腊人和黎巴嫩人等国及其移民手中,本土货运能力闲置率较高,总体利用率不到60%。

(4)空运:

全国有37个主要机场,主要分布在联邦首都区和各州首府,其中5个国际机场,分别在拉各斯、阿布贾、卡诺、哈尔科特港和卡拉巴尔。

尼日利亚航空公司为国有航空公司,曾开设有许多国内和国际航线,但经营不善。2005年7月,尼政府将其私有化,改称维京-尼日利亚航空公司。尼投资者持股51%,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拥有49%的股权。

目前,在尼经营的外国航空公司有法航、英航、汉莎等24家,主力为Aero Contractors, Arik Air, Air Peace, Azman Air, Dana Air, First Nation, Med-View和Overland等私营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基本被这些公司垄断。

2017年,尼机场起降航班共约21.4万架次,运送乘客1339万人次。2018年2月,布哈里总统签署批准尼和阿尔及利亚、刚果、中国、卡塔尔、新加坡的双边航空服务协议。

(5)管道运输:

有500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将各炼油厂和部分港口、油井和储油设施链接在一起。

(6)铁路:

尼铁路总长3557公里,统一为1.067米轨距的单轨线,国家铁路公司在15个州设有268个车站,但年久失修,运行能力低。

2006年8月,尼政府宣布用25年完成铁路现代化改造,计划到2043年新建铁路6000公里。其中,铁路现代化项目规划南起拉各斯市,途经首都阿布贾,北至北部重镇卡诺市,全长1315公里,建设成后将贯穿南北主要贸易通道。

2006年10月30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夕,中国铁建与尼日利亚政府部门签署了尼铁现代化项目,合同额83亿美元,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暂停。

2009年10月28日,尼铁现代化项目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中国铁建发布公告,项目一期工程阿布贾至卡杜纳段(简称“阿卡铁路”)补充协议签署。但,直到2016年7月,项目一期阿布贾至卡杜纳段才投入运营,全长186.5公里。

2012年8月,尼铁现代化项目二期工程拉各斯至伊巴丹段(简称“拉伊铁路”)补充合同签署。该段铁路全长156.8公里,时速150公里。直到2017年3月,拉伊铁路才正式开工。

2016年9月,其三期工程卡杜纳至卡诺段(简称“卡卡铁路”)补充合同签署,该段铁路全长约204公里。

2018年5月15日,其四期工程伊巴丹至卡杜纳段(简称“伊卡铁路”)补充协议签订,主线全长616公里,支线81公里,这是全长1315公里的尼铁现代化项目的最后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

尼铁现代化项目主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支持建设。

尼铁现代化项目票价十分亲民。据新华网2016年7月报道,以开通运营的阿卡铁路为例,全线运行时长为2小时40分钟,商务舱票价每人900奈拉(约合20元人民币),经济舱则更为便宜,每人仅需600奈拉(约合13元人民币)。

另,尼日利亚近年的重点铁路项目还包括沿海铁路。

2010年3月29日,尼交通部正式致函中土集团,邀请中土集团对沿海铁路进行勘测设计。经过3年努力,中土集团成功签约。

该项目经由沿海地区10个州,横越整个尼日尔三角洲产油区。线路全长折算单线里程1385公里,为标准轨距,设计时速120公里,全线设22个车站。

该项目是西非经济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主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可极大促进尼石油输出,对于拉动整个西非经济、建设沿海经济走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电力

尼日利亚主要靠火电站、天然气电站和水电站发电,目前天然气发电占了74%。

2005年,尼日利亚电力领域实施了改革,通过了《电力改革法案》,之后出台了《国家电力政策》致力于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电力行业。在此基础上,2005年尼成立了尼日利亚电力持股公司(PowerHolding Company of Nigeria)取代国家电力部。该公司包括了18家公司,其中包括了6家发电公司、11家配电公司、1家输电公司。到2013年11月,所有的发电公司、10家配电公司都完成了私有化,只有输电公司仍为国有。

尼日利亚的电力需求达到41133兆瓦,但,截止到2017年9月4日,国家电网电力供应6619兆瓦,输电能力6700兆瓦,电力分配能力为4600兆瓦。尼全境仅有5个输电区和10个配电区,大部分地区如东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至今没有电网设施。尼60%-70%的人口,仍生活在无电的环境当中。

尼日利亚水电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约10,000兆瓦,可开发区域位于尼日尔河、贝努埃河以及乍得湖盆地。2017年水电装机容量为2380兆瓦,主要为六个水电站,但未完全投入运营。在建的蒙贝拉(Mambilla)水电站项目,预计完工后装机容量为3050兆瓦,由中国能建旗下的葛洲坝集团牵头的联营体进行开发建设,合同于2017年11月签署,目前正在建设中。

尼日利亚全国境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尤其是北部地区以及阿布贾周围的中部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很好的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的资源条件。

尼日利亚目前仅规划建设四个太阳能发电站,共计140MW,太阳能发电的规划潜力巨大。在建项目有中国电建国际公司尼日利亚希洛洛300MW水光互补项目。

3、通讯及互联网

尼日利亚的通讯市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截至2017年3月,尼日利亚活跃电信用户超1.5亿,其中GSM移动用户占99.7%,CDMA占0.14%,固定电话用户占比0.10%。

Nitel(尼日利亚电信)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固网运营商,Airtel(与中兴合作)拥有尼日利亚最大的4G网络,主要新兴市场电信运营商(如MTN、Etisalat、Zain、Globacom等)都在尼日利亚的核心城市(利润中心)及周边开展了业务。GSM用户中MTN占比39.73%,GLO、Airtel、Etisalat市占率其次。

截至2017年6月,尼网民用户数达9160万,主要的互联网服务运营商仍是MTN、GLO、Airtel、Etisalat四家。

尼日利亚制定了2017-2020年国家ICT路线图,旨在通过ICT创造250万个就业机会,到2020年,让宽带遍及尼日利亚各地,普及率达到30%左右。

(五)外国投资 1、海外投资

尼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为英国、美国、荷兰、南非,投资领域主要是石油、银行、制造和建筑业。

在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尼日利亚位于169位,总190个国家参评。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尼也位于末尾。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尼日利亚直接投资存量23.77亿美元。在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备案的较大规模的中资企业:工程承包企业50余家、投资合作企业30余家。另有数量众多的贸易企业。其中,工程承包业务已涉及公路、铁路、电力、通信、航空、石油等领域;投资领域主要包括石油开采、经贸合作区建设、通讯广播、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家电及车辆装配、食品饮料及桶装水生产、纺织品生产及加工、农业生产等。

近几年中国在尼的援建、优贷项目较多、规模也较大,中国在尼投资增长迅速。

2、海外援助

尼的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为美国、英国、欧盟、日本、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近年来,中国对尼援助日益增多,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如铁路、公路、水坝、发电站等。

(六)农业发展概况 1、农业概况及主要农产品

尼独立之初,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以农业为主(占65%),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3.1%,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0%,粮食基本能够自给,棉花、花生、可可、棕榈油等的出口量名列世界前茅。

之后,受石油产业挤压,农业萎缩,近年来才缓慢恢复。

尼日利亚的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大量的可耕种土地、森林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的气候条件,以及巨大人口带来的高增长的消费市场。

尼日利亚国土面积92.38万平方公里,可耕地大约7000万公顷,但耕作面积受土地所有制、气候变化、农产品价格波动、人口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巨大的波动。2000年后尤其是2010年后,尼政府大力支持农业,耕种面积有所恢复,但仍有一半耕地为撂荒地。尼的农业潜力巨大,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有千万公顷规模耕地待开发的国家也寥寥无几。

数据来源:FAO

2000—2010年间,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是非洲中耕地面积增加最大和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增长幅度分别为 19.09%和 21.96%。2010年后,尼加大了农业支持力度,但耕种面积恢复受国内政经影响却较为缓慢,目前的年度耕作面积大约在3400万公顷左右。

2000—2010年全球国家尺度耕地面积变化幅度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胡琼等,文章《全球耕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根据降雨量和气温,尼日利亚被分为8个农业生态区域。除了与喀麦隆接壤的山地区域和尼日利亚中部的高原区,这8个农业生态区域由北向南互相衔接。农业主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高梁、小米、玉米、小麦等,中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和木薯。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年度统计数据,按照产值排序,尼日利亚国内高产值农产品依次为:山药、木薯、柑橘类水果、稻米、带壳花生、新鲜蔬菜、玉米、高粱、牛肉、小米、腰果、芋头、秋葵、山羊肉、豇豆、大蕉、番茄、鸡蛋、芒果和羊肉。其中,山药年产值77.5亿美元,木薯56.4亿美元,排名在高粱之前的农产品年产值均超过10亿美元。

尼日利亚各州的主要作物产量

2、主要粮食作物

尼日利亚以及很多非洲的低收入国家,木薯粉是主要食物,面食及米食是高收入人群的主食,豆类、鸡、牛肉及蛋、奶是主要副食。尼日利亚人最爱食用传统的“五色板”,即用玉米面(黄色)、本薯面(浅黄色)、豆类面(咖啡色)、蔬菜(绿色)、西红柿(红色)混合在一起烧制而成的糕状或湖状食物。

(1)木薯

木薯,“淀粉之王”,是非洲贫困人口的重要主食,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生物能源作物。在发酵工业上,木薯淀粉或干片可以制作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饮料、医药、纺织(染布)等方面均有用途。木薯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栽培作物。尼日利亚的雨热资源丰富,且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非常有利于木薯的生长,95%的土地都能种植木薯。且,尼日利亚种植木薯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尼80%的人口与木薯行业相关。

尼的木薯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雨热资源相对集中的西南、南南和东南三个政治地理大区。自1991年开始,尼木薯产量超过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的木薯生产国,其后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收获面积为377.82万公顷,占全球木薯收获面积的20.21%,产量为4458.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1%。近年,尼的木薯产量保持在4500万吨左右。

全球木薯块根年产量约2.3亿吨,其中一半产自非洲大陆。非洲其他国家,如刚果(金)、加纳、莫桑比克、安哥拉、贝宁、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乌干达以及肯尼亚,都是木薯种植的主要国家,年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

虽然尼日利亚木薯生产总量大,但木薯单产(9~12吨/公顷)在国际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亚洲地区的单产水平已达21吨。目前,尼的木薯种植仍面临着品种落后(淀粉含量低)、栽培技术措施不完善、生产加工条件薄弱等问题,只有少数地区有机械化种植,其他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传统的自然方式小规模种植,并且没有稳定的产品收购、深加工和供货渠道。尼政府已在进行富含维生素A的木薯品种的研发。

虽然尼是世界最大的木薯生产国,但全国木薯淀粉年需求量仅为35万吨,而全国供应量估计约为30万吨。加之,为推进木薯业工业化,尼日利亚推出“面包中至少包含10%木薯粉”的政府举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年增加30万吨高质量木薯粉的食品需求。尼目前还是木薯淀粉进口国之一。

2017年,尼仍大量进口淀粉、粉制品、乙醇等木薯副产品,进口额接近6.54亿美元。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尼国内厂商可以利用本地丰富的木薯原料生产加工此类产品,既可节约外汇,又可为行业带来机遇。

另外,尼日利亚还是山药(yam)大国,产量全球第一,约占全球产量的70%,其中贝努埃州的产量又约占尼全国总量的45%。2013年尼的山药产量有3562万吨,2014年产量达到了4500万吨。

2017年,尼山药(yam)出口行动计划已经启动,计划将欧洲、美国确定为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年出口总额计划达到50亿美元。首批三个集装箱共计72吨山药销往英国。

(2)稻米

尼日利亚全国有大约500万公顷耕地适于种植稻米,尼36个州中有30个州都在种植稻米,但种植面积一直并不理想。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进口国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稻米等措施,希望推动国内稻米生产,但一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2016年,尼的稻米产量创造了记录:旱季稻谷种植面积31万公顷,种植农户41万人,产量为460万吨,占总产量的26.6%;雨季种植面积超过86万公顷,种植农户近140万人,接近17.7%的农户家庭参与种植,产量1280万吨,占总产量的73.4%。旱雨两季稻谷产量1750万吨,加工稻米近570万吨,已接近年700万吨的尼国内需求总量。主要的稻米生产区中,凯比州雨旱两季稻谷产量356万吨,卡诺为282万吨。

根据BOABC监测数据:2018年,尼国内的大米消费量从2017年的710万吨增至740万吨,国内大米产量为478万吨,进口量约为300万吨,占到国内消费量的44%,大米进口成本达到12亿美元。

尼政府为推动稻米自给,支持力度较大。目前,尼具有经验的稻米种植户大约1200万户,政府每年都有划拨土地给新增的稻米种植户。同时,在卡诺州,已有3.1万农户申请到了央行实施的Anchor Borrowers Programme稻米种植优惠贷款项目。

2018年4月,尼决定投资107亿奈拉在六个地理大区再建10座稻米加工厂(大部分投资资金将来自泰国),10座加工厂分别位于凯比、赞法拉、贝努埃、、科吉、巴耶尔萨、阿南布拉、卡杜纳、尼日尔、奥贡、包奇州。

尼日利亚至少需要100座大型稻米加工厂,才可满足国内稻米的生产加工需要,目前已建成21座,在建10座,稻米加工能力的布局仍不完善。相对国内,尼的稻米加工厂规模都较小,但仍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威胁。

(3)其他主粮品种包括小麦、玉米、高粱、谷子

小麦是全球也是尼日利亚的重要主粮品种之一。

因为地理及气候原因,尼国内的小麦产量稳定在6万吨,增产潜力也较小。2018年,小麦进口量为550万吨,进口成本为11亿美元。

玉米是尼的重要主粮品种之一。

尼日利亚的玉米产业带主要在中纬度地区,近年来增长较快,年产玉米已近1000万吨(非洲第二仅次于南非),国内需求约为1500万吨,存在较大供应缺口。且,下游食品、面粉、面条、饼干、饮料、淀粉、糖等子行业及其他工业化产品原料均依赖玉米的生产,如玉米产量受影响,尼多个行业将会出现连锁反应,影响面深远。

尼在玉米的种子应用方面略为宽松,已有杂交品种和转基因品种在做种植及推广,如水稻领域几乎没有杂交水稻推广。2008年之前,南非是非洲大陆唯一一个种植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大豆的国家。此后,埃及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布基纳法索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如今,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马拉维、马里、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和加纳都在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田间试验,试验的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高粱和棉花。

2018年,尼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局批准了转基因玉米品种,包括孟山都的MON863、MON863×MON810×NK603、MON89034×NK603和陶氏的DAS40278用于食品和饲料。

Babban Gona公司是尼国内最大的玉米生产、加工一体化农企,2018年初获得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的股权投资。该公司已与1.8万小农户合作生产玉米,有望快速提高到4万户,进而大力推动尼本地玉米的产量。

高粱是尼的重要主粮品种之一。

全球范围看,高粱的年产量在6000万吨左右,其中美国为最大的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六分之一左右;其次是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墨西哥等国,产量为600-700万吨左右。全球主要的高粱消费国家分别为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和墨西哥。近年来,全球的高粱的供需都持续快速增长,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他的高粱产量大国,多为供需紧平衡。中国的进口量持续走高。

我国高粱年产量大致300万吨,2000-2012年,我国每年进口高粱很少,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以食用为主。2013年,我国的高粱进口爆发式增长,进口量达到107.8万吨。2014年之后,高粱进口量有增无减,造成进口高粱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价格上涨,饲料企业采购进口高粱替代玉米,以及酿酒企业的进口和杂粮食用。美国高粱价格更便宜,单宁含量低(美国高粱≤0.3% 澳大利亚高粱≤0.7%),更适合生产饲料。

高粱是尼日利亚目前仅有的具备出口能力的粮食品种,也曾是尼位于全球产量第一的农产品之一。2008年,尼的高粱生产创立最高记录1100万吨,2012年创造了最低记录594万吨,之后,尼的高粱生产一直在600-700万吨之间徘徊,消费稍小于供应,年出口高粱维持在50-100万吨左右。

谷子也是尼的重要粮食品种之一。

印度是全球谷子产量最高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尼日利亚、尼日尔、中国和马里。2013年印度谷子产量为1091万吨,占全球总产的三分之一,尼日利亚产量500万吨,大约占全球总产的六分之一。尼的谷子主要用于食用,少量用于饲用。

我国是谷子的原产地,曾经广泛种植。1952年种植面积高达1.48亿亩,80年代仍达7000多万亩,之后逐年下降,近年已降至1000万亩左右徘徊。2016年,国内杂粮市场大好,谷子的种植面积创了近期记录,总计大约2000万亩,总产量150万吨。我国的谷子种植大省主要有内蒙古、吉林省、辽宁省、山西省、河北省。我国谷子有少量出口,主要销往日本。

我国育种专家“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培育出的“张杂谷”系列,获得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肯定,已在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纳米比亚、苏丹等国包括尼日利亚试种成功。2013年,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进行了22个谷子品种的试种,中地海外的尼日利亚WARA农场也有谷子的良种改良、繁育、试种及推广。

3、主要经济作物

(1)大豆

大豆是非洲最重要的粮食和经济(油料)作物之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大多都拥有大豆种植产业,尤其是赞比亚、津巴布韦和南非的大型农场都有商业大豆生产,但在整个非洲地区,大豆主要是通过小农种植的,各国的大豆的供需平衡也大不一样。

非洲大豆生产适宜性地图(IITA)

曾经是尼日利亚但如今是南非,为非洲最大的大豆生产国,2015-2016年度,南非的大豆产量首次达到100万吨。

尼的大豆种植以小农为主,大豆农场的平均面积为1.5公顷,且,近十年来,尼的大豆种植面积一直在下滑。目前,尼日利亚大豆的年平均产量为68万吨,全国年需求大约在270万吨,缺口主要从阿根廷、巴西、美国进口。

需要注意:如尼的经济稳定增长,蛋白需求提升,利好养殖业和渔业,畜牧需求的增长将抬高豆粕需求间接抬高大豆需求。

尼政府也一直在多方寻求办法并出台政策支持大豆种植,包括开放转基因大豆品种的许可。2018年,尼政府批准了五种转基因大豆的许可,包括拜耳的A2704-12、A5547-127和FG72,杜邦的DP356043,以及孟山都的MON87708,以上品种可用于食品和饲料。

(2)棕榈油

至20世纪60年代及之前的百余年,尼日利亚和刚果还是棕榈业的全球领军者,之后渐渐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所取代。1870年,英国将棕榈自尼引种到马来西亚。1910年代,西非英属殖民国的年产棕榈油即达到15.7万吨,而其中75%来自尼日利亚,尼产棕榈油出口到欧、美、亚等各国。1966年,马、印产棕榈产量开始稳定超尼。

2014/15年,全球棕榈油总产量6165万吨,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哥伦比亚四国产量分别为3300万吨、1980万吨、200万吨和111万吨;尼日利亚产量排名全球第五,近年的产量一直在百万吨左右,但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据《尼日利亚先锋报》数据,2007至2017年,尼进口棕榈油近476万吨,消耗外汇近32亿美元,2017年进口棕榈油已增至170万吨。

尼自产棕榈油中90%用于面条、食用油、饼干、薯条、人造黄油、谷物食品、烘焙等食品生产,10%用于洗涤、化妆品等非食品业。两大方向的需求增长都很快。

2014/15年,全球棕榈油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尼西、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贝宁、危地马拉;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尼西亚、印度、欧盟、中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进口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欧盟、中国、巴基斯坦、埃及、美国、新加坡、伊朗、缅甸等国家。

尼的棕榈树分布地带纵跨24个州,自尼日尔三角州到东南地区,适宜棕榈种植的地域广阔,但东部地区更具优势。尼80%的棕榈果产量来自小农,棕榈树大都处于半野生状态,依靠人工采摘、加工,各环节生产率低下。尼若实现棕榈油的自给自足,至少需要需要30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面积,且需要资本、产业和技术的升级。

(3)三大饮品咖啡、可可和茶

可可原产于美洲,现在世界45个国家有种植,全球的年产量维持在350万吨左右,大约800亿美元交易额的市场。

尼日利亚的可可种植始于1874年,商业化生产始于1902年,向国际市场出口可可豆始于1910年,当年尼生产并出口了3000公吨可可豆 。此后,尼的可可豆产量逐步增加,1970/1971年度尼可可豆产量达到30.7万吨。1977年,尼可可委员会成立,负责购买、销售并出口可可,以促进可可生产的发展。

之后石油产业冲击农业,尤其是1986年可可委员会被解散,可可贸易实现了自由化,但尼的可可生产自1985/86年度开始大幅下降。至1999年9月2日,奥巴桑乔总统宣布成立尼全国可可发展委员会,以促进可可的生产。可可发展委员会由30人组成,农业与乡村发展部部长为主席,成员包括14个可可生产州的副州长,政府相关机构如商业部、中央银行及尼可可研究所等,以及行业成员,包括尼日利亚可可协会、尼可可农民协会、尼可可种植者协会及从业人员等。

之后,延续多年,对已种植的可可进行大面积改良,新建可可农场,种植可可秧苗约1400万棵,可可的种植面积也逐步增大(2005年达94.3万公顷)。2005年,尼可可豆产量为30万公吨,可可豆出口额达到8841万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可可豆生产国,仅位居科特迪瓦(130万吨)和加纳(85万吨)之后 。之后,尼可可产量稳步提升,至2014年达到40万吨的高点,之后,由于树龄老化、投资有限及气候原因等,可可出口有所萎缩。

目前,世界十大可可生产国中,科特迪瓦和加纳位列前两名,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60%,其后是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全球第四,约占6%左右)、喀麦隆、巴西、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和多米尼加。

可可也是尼日利亚除石油之外的第一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

在鼓励种植、出口的同时,尼也积极拉动可可内需,尤其是在其特色市场“饮料市场”中。目前,尼日利亚市场上的主要可可饮料品牌包括来自Cadbury Nigeria Plc生产的Bournvita;Nestle Nigeria Plc生产的Milo;Twining Nigeria生产的Ovaltine;Promasidor Nigeria Limited生产的Cowbell Choco;Glaxosmithkline Consumer Plc生产的Horlicks;以及Oluji纯可可粉,后面三个产品正走弱。

咖啡:1980-2000年间,全球的咖啡产量一直在800-1000万吨之间,2000年后,开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偶有年份会受气候因素影响产量下滑。2012年后,全球咖啡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

尼日利亚不是咖啡大国,产量位居全球第40位左右,2016年产量达529万磅,占全球总量比0.03%。

非洲是咖啡也是可可生产的主要区域,单从经济效益计,咖啡的单量是可可的1.5倍到2倍,一公顷可以收获600-1000公斤咖啡或400-500公斤可可,且咖啡价格是可可的1.5倍,种植咖啡的积极性会更高。

茶:世界茶叶的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

在亚洲,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占据亚洲的绝大部分茶产量;而非洲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五国的茶叶产量就可占非洲茶叶总产量的91%。

尼日利亚主产红茶,是非洲重要产茶国之一,茶叶种植区域集中于塔拉巴州蒙贝拉高原(Mambilla),蒙贝拉位于尼日利亚东南部并与喀麦隆接壤。

尼日利亚是中国绿茶在西北非重要的集散地,尼日利亚当地不消费绿茶,进口的绿茶是转口到邻国的乍得、尼日尔等国。

尼日利亚进口中国绿茶,始于1956年,在1975年以前,长达近二十年中,进口量不过几十吨,1975年以后进口量增至数百吨至一千吨。九十年代后,进口量飚升到三千吨以上,2000年以后,每年从中国进口茶叶高达6000多吨,约占其每年进口茶叶总额1.2万吨的一半左右。

尼日利亚是个主销红茶的国家,市场被“Brooke Bond”,“LIPTON"、“HERITAGE”几家大拼配商所垄断,并由它们与尼日利亚合资企业生产小包装在当地出售,中国红茶的风味不太适合当地,只能作为降低成本之拼配用。

(4)腰果

腰果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可加工成果仁、果汁、果油等多种产品。

腰果是尼日利亚第二大非石油出口产品(第一大非石油出口产品是可可),产量的90%均出口。根据尼日利亚腰果协会数据:尼2015年腰果出口量为16万吨,出口额为1.52亿美元;2016年,腰果出口量为18.5万吨,出口额2.59亿美元;2017年,向越南、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出口22万吨生腰果,出口额1447亿奈拉(约4.02亿美元)。

目前,尼日利亚腰果种植面积为16万公顷,大约60万棵腰果树。尼日利亚腰果协会拟定了行业的发展蓝图并争取了尼政府的全力支持,计划投资106亿奈拉(约2亿元人民币),计划再增加面积34万公顷,栽种5304万株腰果树。同时,扩大腰果的加工业,期望在三年内将腰果的生产能力增加到50万吨;建设200座小型加工厂,使加工能力增长到30万吨/年。一个小型的腰果加工厂需要投资2.5亿奈拉,总投资超过500亿奈拉(约10亿元人民币)。

由于落后的贮藏条件与不足的加工能力,尼每年都大约一半的腰果被浪费,并未转化为出口收入。

(5)其他经济作物

花生:尼日利亚是世界三大花生生产国之一。

以2015/16年度全球数据计,全球花生产量达到411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球贸易量出口达到29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世界第一,为1650万吨;印度排名第二,产量为447万吨;尼日利亚花生产量为30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2%。全球主要出口国中,美国花生出口量小幅增至52.8万吨,阿根廷的出口量75万吨,中国出口量53万吨,印度出口量65万吨,欧盟的花生进口量保持稳定,约为82.5万吨。

芝麻:

芝麻成为继石油、可可、腰果之后尼日利亚第四大重要出口商品。

尼日利亚的芝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各州,如尼贝努埃、贡贝、吉加瓦、卡诺、纳萨拉瓦、卡齐纳、高原、约比和克十字河流州等,非洲的主要芝麻种植国家包括埃塞俄比亚、苏丹、几内亚、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多哥等。

2007年之后,尼日利亚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增长,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9620公顷,产量接近19万吨,主要出口到土耳其、西班牙、印度、韩国等国。

中国市场的芝麻年消费量大约100万吨,以油用与食用为主,主要的加工制品有芝麻油(含香油),芝麻酱、芝麻糊、芝麻仁等,其中油用及食品所占比重较大。主要消费区域多集中在北方,河北省大名县年产香油占全国香油总量的1/4,芝麻的年用量可达10万吨左右,河南、河北、安徽为芝麻消费的主力区。

中国是芝麻进口大国,进口量已占世界芝麻贸易总量的10%以上。尼日尔、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塞内加尔、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的芝麻价格便宜,质量优良,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大宗芝麻进口来源地之一。

甘蔗:

非洲众多国家的气候适合种植甘蔗,从殖民时代起,也有悠久的甘蔗种植历史。以尼日利亚为例,殖民时代的种植园多以咖啡、茶叶、剑麻、甘蔗、棉花为主。

如今,尼日利亚的甘蔗品种有所老化。2010年,尼日利亚糖业发展理事会(NSDC)引进了60个新甘蔗品种,以提高尼日利亚蔗糖产量,目前还在推广中。

尼的甘蔗种植以小户为主,但领先的糖企也开始种植投资。

近年来,得益于零售店、连锁店、本土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及尼人口的增长,尼的食糖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消费量143万吨,2015年已增至150万吨。根据NSDC的数据,尼本土制糖企业2015年的食糖产量增至1.5万吨,2014年仍为1.2万吨,也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食糖进口额下滑至5.5亿美元。

尼本土大型制糖企业纷纷扩张业务,如丹格特糖业(Dangote Sugar)(西非最大的制糖企业集团及非洲最大制糖企业之一)通过其在阿达玛瓦州的萨凡纳子公司,投入20亿美元在全国六个州投建蔗园,种植用地由6500公顷扩大至2.1万公顷,目标年产量1500万吨;尼家族制糖企业—蜜金集团(HoneyGold Group)也在该州投资3亿美元新建两个蔗园,目标年产量20万吨;冰糖厂集团(Crystal Sugar Mills)投入3000万美元,扩大其在吉加娃州的制糖厂的生产,目标年产量6万吨;融合糖业(Confluence Sugar Company)在科吉州投资2.4亿美元购买种植用地3.7万颂,目标年产量20万吨;尼面粉厂(Flour Mills of Nigeria Plc)继启动1.25公顷“后向整合规划项目”(BIP project)后,再次出手在科吉州和尼日尔州寻找更大的种植项目,目前由旗下金糖公司(Golden Sugar Company)注资3亿美元在尼日尔州投建种植园地。中国的李氏集团在尼日利亚吉加瓦州购得1.3万公顷土地用于种植甘蔗,具体发展情况不详。此外,其他本土中小型糖企也开展类似扩张活动。

尼糖业后向整合规划(backward integration programme,BIP)系丹格特集团、BUA集团(前身为拉法基糖业公司)和尼日利亚面粉厂为达到《尼日利亚糖业总体规划》(NSMP)提出的2020年之前终止食糖进口的目标,通过投建甘蔗种植基地(BIP sites)以满足生产并抵制食糖进口的一项发展计划,但从目前来看,目标实现可能会有延迟。

4、果蔬

尼日利亚的主要瓜果蔬菜包括柑橘、芒果、菠萝、番石榴、木瓜、西红柿、洋葱、甘蓝、胡萝卜、辣椒等。

尼日利亚水果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但缺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宗产品,柑橘相对产量较高,但出口也有种种扩张限制。其他如芒果、菠萝、香蕉、木瓜、番石榴和鳄梨的产量相对较高,椰子等其他热带水果几乎都有生产但量有限,也有非洲梅等特色小宗水果。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制作发布的2018世界水果地图(World Fruit Map 2018:Global Trade Still Fruitful),尼日利亚并非主要水果出口或进口国。

柑橘:

柑橘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农产品。近年来,世界柑橘生产逐渐由美洲向亚洲和部分非洲国家(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转移。

2014年,柑橘种植面积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240.40万公顷)、印度(101.90万公顷)、尼日利亚(79.15万公顷)、巴西(77.80万公顷),柑橘产量排名前7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3546.93万吨)、巴西(1907.39万吨)、印度(1114.66万吨)、美国(853.75万吨)、墨西哥(782.35万吨)、西班牙(705.54万吨)、埃及(440.50万吨)、尼日利亚(378.38万吨)。

其中,西班牙在世界柑橘出口贸易中的表现较为突出,高度现代化的柑橘产业使得其果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大竞争力。西班牙的柑橘出口以鲜果为主,2015年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量和总出口额的24.9%和29.7%。其中,甜橙、宽皮柑橘的出口居世界第一。

尼日利亚由于柑橘科技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果园设施落后,病虫害监测不到位,标准化柑橘园比重低、采摘后处理加工比例低等问题,导致出口受限。

菠萝: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菠萝消费国,约占全球消费量的11%。其次的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两者均占全球消费量的8%,然后是印度(7%)和中国(6%)。

在生产方面,哥斯达黎加无疑位居全球第一的宝座,出口量达320万吨,占2016年全球出口总量的12%。跻身全球前三的还有巴西(10%)和菲律宾(10%)。其次是印度尼西亚(8%)、印度(7%)、中国(6%)、尼日利亚(6%)、泰国(5%)、墨西哥(3%)和安哥拉(3%)。2016年时,全球菠萝总产量的13%至14%(约为360万吨)在全球进行贸易。

尼日利亚虽然有较好的资源禀赋,但菠萝鲜果出口一直较少,果汁细分具有一定优势。

番茄及番茄酱:

尼日利亚气候和耕地条件非常适合番茄生产。尼为世界第13大、非洲第2大番茄生产国,年产量18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1.2%,非洲的10.79%。尼的番茄主要产地在吉加瓦(Jigawa)、卡齐纳(Katsina)、扎姆法拉(Zamfara)、索科托(Sokoto)、卡杜纳(Kaduna)、包奇(Bauchi)、贡贝(Gombe)、卡诺(Kano)等,拉各斯 - 尼日利亚番茄种植者协会(TOGAN)拥有超过4700万会员。

由于缺乏灌溉系统,一年只能在雨季生产一季,同时又因存储、运输、销售及加工能力有限,生产的番茄有一半白白烂掉,每年需再从国外进口大量番茄。尼国内的番茄的年需求量高达230万吨,番茄酱的年需求量达90万吨,仍有较大缺口。中国是尼的番茄制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大约每年70万吨左右,产品形式主要为脱水番茄和成品番茄酱。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番茄酱产区,中国生产的番茄酱因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畅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出口量前十位的国家中,加纳、俄罗斯、尼日利亚位居前三,增幅最大的为尼日利亚。目前,中国番茄酱加工企业共有182家,其中新疆127家,甘肃12家,内蒙43家,日加工能力29.92万吨;2017年开机生产企业100家,其中新疆75家,甘肃3家,内蒙号22家,日加工能力19.26万吨,45%的加工企业全年未开工,番茄酱加工产能过剩。

为了减少番茄浪费,尼政府曾在贡贝(Gombe)、贝努埃(Benue)、吉加瓦(Jigawa)、塔拉巴(Taraba)、博尔诺(Borno)、翁多(Ondo)等州建设了加工能力从7吨到1050吨不等的多个番茄酱加工厂。但由于没有进口限制、电力供应不足、市场销售脱节等问题,加之,尼番茄价格波动较大,上述加工厂均已停产。

尼日利亚的蔬菜生产增长空间巨大,本土消费市场也保持高速生产,但目前由于种植管理不精细,导致一部分产品农残较高,影响出口。尼各州中卡诺州生产的蔬菜品种已具备一定出口能力并达到相应检验标准,被准许其对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出口。目前国人、国内企业已有多家在尼运营蔬菜种植园,且效益较好。

5、林木业

非洲热带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6.5亿公顷,森林蓄积464.6亿立方米,99%是热带阔叶林。从森林资源禀赋(森林蓄积)来看,从大到小的国家排名为:刚果(金)、喀麦隆、刚果(布)、加蓬、安哥拉、中非、坦桑尼亚、赞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尼日利亚。

2008年至2017年10年间,我国共进口非洲原木2971万立方米,年增6.9%,总金额132.6亿美元。2017年从非洲进口原木419.5万立方米,金额17.87亿美元,数量增长12%,占中国进口热带阔叶原木1044.6万立方米的40.2%。同时,非洲是我进口红木原木的重要货源国,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桦木原木来自非洲,主要是尼日利亚43.8万立方米和冈比亚12.9万立方米,占进口非洲红木原木的70%。

我国从非洲进口原木的货源国排名依次是:赤道几内亚、刚果(布)、莫桑比克、喀麦隆和尼日利亚、冈比亚、加纳、南非。2017年中国从尼进口原木47.09万立方米。

但,为了确保更多的增值木材出口,在尼日利亚热带木材出口商协会(Twean)的倡议下对木材出口商还实施了为期三年的禁令,,2019年尼日利亚 停止出口加工或半加工木材,并准备最终禁止从尼日利亚出口木材。

从特种经济林木来看,棕榈行业境况参见上文。同时,需注意,棕榈和橡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替代的。可可、咖啡及茶树见上文,果树及水果行业见上文。

橡胶:

天然橡胶也是尼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尼日利亚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14.5万公顷,2005年产量为14.2万吨,位列非洲第一。近年来由于树木老化,更新较差,尼天然橡胶的产量逐年下降,产能已由高峰降至每年6至6.5万吨。另外,受二手、走私轮胎进口冲击,高企的电力成本等商业环境恶化影响,2007、2008年,在尼的法国米其林和DUNLOP轮胎厂相继关张,致尼国内橡胶需求大幅下降,也影响橡胶种植者的积极性。

多年来,政府一直寻求重振橡胶生产,也曾设立年产40万吨(2022年)的目标,但目前来看实现遥遥无期。

6、畜牧养殖业

尼地处热带与温带半干旱区域,雨水充沛,草木茂盛,是天然畜牧大国。2006年,牛的存栏量就达到1601万头,在缺少投资情况下,到2011年,牛的存栏量为1887万头,目前,尼头牛存量量大约2000万头。同期,家禽业保持了年30%的增长率,十分惊人。

在尼日利亚,肉牛主要采取放牧形式进行养殖,而肉鸡需要食用饲料,所以相对而言鸡肉更为昂贵,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供应缺口。在尼日利亚大型超市内出售的鸡肉、猪肉、牛肉(冰鲜或冻品)的价格比一般在100:70:150。

尼日利亚的种鸡繁育及饲养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水平不高,鸡蛋、鸡肉等供不应求,且本地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同类进口产品相差无几,个别产品甚至还高于进口产品。家禽产业产值已由2011年的约213亿人民币提高至2014年的309亿人民币,3年累计增长幅度达31%。家禽产业年出栏活禽约1.65亿只,年禽肉产量29万吨,年鸡蛋产量65万吨。其中饲料、设备、孵化、兽医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产值约为96亿人民币。

尼日利亚家禽龙头企业包括:阿贾拉农场公司(AJANLA FARM),爱尔兰TGI集团分公司;优选农场(CHOICE FARMS);扎尔技术服务公司(ZARTECH),扎尔德集团(ZARD)的分公司;大快朵颐先生(Mr. Bigg s)等快餐企业。

尼的农牧民冲突较为严重,旱季时草木干枯,也是尼南下游牧民族与农民冲突频发时节,为结束此类暴力纷争,同时也为结束牧民大范围游走放牛的养殖方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尼政府于2016年开始启动牧草种植养牛计划。这将一定程度上提升尼的肉牛的养殖效率,但相对于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来说,尼的牛肉缺口越来越大。

另,尼日利亚每年消耗170万吨奶制品,约合10升/人,虽远远低于非洲28升/人以及全球40升/人的水平,但仍需进口大量牛奶和奶粉。

尼每年需支出近13亿美元进口牛奶及肉制品。

尼日利亚的海产品及水产品的年消费量320万吨,年生产能力110万吨,每年进口约10亿美元。从淡水养殖业来看,育苗品质低、饲料化养殖程度低以及缺少标准的投资和管理模式,制约着其发展。

(六)农业投资规划

根据尼日利亚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发布的《2016-2020农业促进政策》,规划概要如下:

(1)农业发展中两大关键性问题:

尼自2011至2016年执行上届政府提出的农业转型计划(ATA),农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截至目前,农业发展中仍存在两大关键性问题:

一是农产品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基本需要,稻米、小麦、玉米、大豆、家禽、鱼产品、牛奶、番茄、山药、棕榈棕榈油、可可、棉花高粱都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二是农产品质量问题没能使农业在出口创汇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尼的农产品产后损失率过高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种植积极性。据尼国家统计局及央行的统计,尼谷物类产品产后损失率为5%至20%、鱼类产品为20%,块茎、水果及蔬菜类产品损失率为50%至60%。产后损失更加剧了尼农产品供应的不足。

(2)农业发展两大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生产效率低下。因基础投入不足,经营方式落后,多数农民面临种子、化肥短缺及农田灌溉、农作物保护设施不足问题,因而造成尼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其次是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无法确保农产品品质符合国际出口标准。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及对国际市场规则的了解,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匮乏等,致使尼农产品在生产早期就存在农药超标等问题。

(3)2016-2020年尼农业促进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针对尼农业发展中的产量和质量两大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政策将向相关环节方面倾斜,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加以解决。

首先,在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国内需求方面,优先支持发展的农产品品种包括:稻米、小麦、玉米、水产养殖、奶制品、豆类、家禽、热带水果蔬菜和糖。具体实施方面,尼将鼓励私营部门投资,构建上述产品价值链体系,政府采取各类措施保障化肥供应,提高种子生产,完善物流运输与市场体系等。

其次,在提高品质增加出口方面,优先支持的农产品品种有:豇豆、可可、腰果、木薯(淀粉、干、酒精)、姜、芝麻、棕榈油、山药、热带水果与蔬菜、牛肉制品和棉花。具体实施方面,政府将构建以投资商、农场主、加工制造商一体化的产品价值体系,制定农产品标准、增加检测试验室、提高产品的可追溯与跟踪管理、提供市场与出口教育培训等。

笔者建议:

尼日利亚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在全产业链都存在短板,对尼的农业投资可先以其优势农业产品为主切入。

(七)农业投资潜力 1、农业配套及服务

尼日利亚仍以小农经济和雨养农业为主。

尼日利亚境内河流众多,贝努埃河和尼日尔河是尼最大的河流,利于灌溉。据尼日利亚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统计,已建有各型水坝约200座,蓄水120亿立方米,全国水资源总量313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535亿立方米,地下水595亿立方米。

尼水利资源丰富,但全国水浇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8%,由于缺乏必要的灌溉、排水设施,使得尼日利亚大量土地在旱季根本无法耕种。而在雨季到来的时候,由于受降雨量变化影响和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农作物产量也无法保证。在政府开支上,农业部和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部都是预算大部。水资源部被列为第一预计大部,预算额达700多亿奈拉,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打井和灌溉项目。近几年,在联合国、英美等国尤其是中国的支持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很大改观,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且,尼日利亚土地瘠薄。

据尼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调查,尼日利亚80%以上的土地严重缺氮(氮含量0.1%以下),75%以上的土地严重缺磷(磷含量10mg/kg以下),60%以上的土地中度或严重缺钾(钾含量25mlg/kg以下)。

尼日利亚良种供应量较少、种子质量缺乏保证。

尼曾于1992年颁布国家种子法令,意在通过提高种子产量、促进良种推广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尼日利亚仅有大、小种子公司10余家,每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600万公斤左右,国内经营良种500万公斤左右。除玉米杂交种尚有一定播种面积外,其他作物的杂交种应用都很少。普通农户无力承担购买改良或杂交的优质种子,自留种比例较高,导致农产品产量低下。

尼的小农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资能力较差,2000—2002年每公顷耕地化肥使用量仅为5.5千克。根据国际化肥发展中心(IFDC)的最新预测,随着尼联邦政府总统化肥倡议(PFI)的实施。当地农业投入的显着改善,2018年该国化肥消费量将呈指数级增长。根据IFDC最近与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机构合作发布的报告,尼日利亚2017年化肥消耗量同比增加了63%,从2016年的95.9万吨增加至156.5万吨。且,尼日利亚已完全取消相关领域补贴。

该报告还指出尼尿素出口量从2016年33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6万吨,其中超过50%出口到巴西。自2017年政府开始实施总统化肥倡议(PFI)以来,尼混合化肥已可以实现全年供应,且价格由几年前的11000奈拉下降至5500奈拉。

尼日利亚的年农药消费金额约4亿美元,几乎完全进口。

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地处热带,农业病虫害十分严重,但因杀虫剂价格高企,普通农户无力购买必需的杀虫剂来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作物储存过程中的损失,尼农产品存储过程中的农药施用量较高,导致尼日利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高,在国际市场上滞销。

2015年5月,尼日利亚首家农化公司Candel在拉各斯Lekki自由贸易区动工建设,主要生产植保化学产品及叶面化肥,是尼日利亚乃至西非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农化企业。

受土地面积狭小、缺乏必要的农业生产资金积累、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尼的农机使用率极低。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尼日利亚2000—2003年每百平方公里耕地的农业机械(拖拉机)拥有量为9.8台。尼日利亚不仅缺乏田间耕作机械、还缺乏必要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即使到目前,尼也只有大约10个较大规模的商业农场采用机械化工艺。

2018年,尼日利亚全年进口价值超6000万美元的农业机械,比2017年进口的数额高出1000余万美元。

2、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行业

在尼日利亚,农产品产地距离拥有消费能力的城市较远,农村交通条件差,导致运输成本过高,大量农产品无法及时运出销售。且,尼日利亚的农产品市场多为露天市场,炎热的天气、不恰当的包装、运输途中的挤压以及缺乏必要的储藏设备,使得许多蔬菜、水果在没有销售前已经腐坏变质。因为缺乏必要的农产品采收、包装、储存和运输知识,导致农户在收获农产品后因技术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率高达20—40%。

尼缺乏必要的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以及对剩余农产品的加工、贮藏技术和设备。

尼日利亚目前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带动包装食品市场的繁荣,但产品主要依赖于从欧洲、南非、和亚洲等地进口。尼本土已涌现出数百家本土食品企业,生产出如奶制品、啤酒、软饮料、糖、植物油等等,包括没有加工过的产品,如木薯、甘薯、谷物、水果;半成品,如干糖(Dry Sugar)、巴氏奶、面粉等;成品,如精白砂糖、淀粉、香精等,如Cargill(嘉吉)在Kogi州的木薯加工厂生产淀粉和甜味剂;以及包装产品如Dufil Prima Foods公司(1995年由新加坡公司和印度尼西亚公司联合在尼日利亚设立)的“Indomie”牌方便面。

食品加工业中45%的企业由啤酒、淀粉、棕榈油、面粉、调味料、软饮料、水、茶、咖啡及其他饮料制造商构成,尼是全球第四大软饮料市场,仅在美国、中国和墨西哥之后。

尼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行业机会众多。

尼的食品和饮料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本地原料,依然大量进口食品原料,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同时,尼的优势农产品资源并未在加工业的支持下成长起来,如尼是非洲最大的菠萝和西红柿生产国,因加工能力不足和出口渠道不畅,尚无出口。

尼在食品加工原料、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及包装材料方向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自2000年起,国际连锁品牌食品、餐饮企业逐步进入尼市场,至今已有20余家速食与快餐知名品牌在尼共计开设千余家分店。且,尼的连锁餐饮多以鸡肉制品为主,且多会向上游养殖业做延伸。

3、农业投资环境

本世纪初,尼连续两次调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大米等基本粮食作物进口关税高达100%。同时,对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实行优惠关税,农用机械进口税率为2.5%,并特别规定拖拉机进口关税为零。

政府的政策导向十分明显,就是限制农产品进口,鼓励本土农业投资、生产。

由于开发消费市场,近年来尼的农业、食品行业投资较为活跃。2012-2014年之间,尼农业领域共吸引外资60亿美元,主要投向化肥、种子、家禽业和棕榈油、水稻生产等领域。

尼的农业投资基础较好,但缺少完善的配套,农业投资潜力巨大,仍有待挖掘。

4、农业投资优惠政策

尼日利亚的投资环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政局基本稳定,法律制度较为健全,市场开放程度较高,且人口众多消费活跃,另一方面,2015年政权更迭后,经济进入调整期,外汇管制趋严,同时政府管控能力差、服务效率低,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风险较大。

根据《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法》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在油气以外的其拉行业拥有100%的股权,这在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尼日利亚的土地属于人民,政府代行管理权,外资可以获得最高不超过99年的土地使用权(包括耕地)。

(八)其他产业 1、互联网

非洲的互联网,尼日利亚一定是最重要的一站。

来自Disrupt Africa和Partech Ventures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非洲/以非洲为重心的初创企业总计融资1.29-3.67亿美元。

这一数字合乎情理,毕竟非洲市场潜力无限(汽车/智能手机/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适龄人口强势增长)。直至2018年,这一趋势依旧十分稳定,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和投资商持续涌向非洲,探索并抓住机遇,实现发展,赚取利益。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在非洲的新兴产业尤其是互联网投资较少。2017年底,阿里巴巴将和其他三家尼日利亚企业家一起创办Suvenia.com,在尼发展电子商务。

其实,如果熟悉非洲环境,非洲的新兴产业投资还是大有可为的。尤其是从中非乃至中尼经贸来看,其实中国应该有更多的行动。

尼日利亚是非洲互联网创业的热土,尤其是其官方语言为英语,导致欧美国家的经验和资金可以顺利的复制到这里。

1.8亿的人口、2030年将会达到1200万的中产家庭,为它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非洲各国中网络基础设施,尼日利亚也是最好的,有一半人口是连接网络的,手机普及率大概为81%,其中大约30%是智能机。非洲一共有2亿人连接网络,其中45%在尼日利亚,整个非洲40%的电子商务业务发生在尼日利亚。

2015年,尼日利亚的电商市场2.5亿美金左右,但电商在零售的渗透率不到0.5%。

Jumia、Konga、Jiji是尼日利亚访问量最大的三个电商平台。

2012年,南非最大电信运营商MTN集团、德国创业孵化公司Rocket Internet以及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共同出资在尼日利亚投资创建了非洲电子商务集团 Africa Internet Group(简称“AIG”)。

起初,Jumia只是是AIG旗下的一个电商品牌,其业务模式和亚马逊相似,定位为B2C电子商务平台,产品类型较多,销售鞋服、电子产品、化妆品甚至酒精。

Jumia成立之初便开始快速扩张,从麦肯锡等咨询公司挖人做高管,曾经疯狂到每个月增加一个国家的速度在非洲快速扩张,目前业务覆盖了14个国家,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关键市场Jumia已经成为市场第一。

2016年6月,AIG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将所有业务归到Jumia品牌名下,Africa Internet Group也更名为Jumia Group,旗下Keymu更名为Jumia Market,专门为企业用户提供线上服务,提供非洲旅店住宿服务的Jovago更名为Jumia Travel,提供餐饮服务的Hellofood更名为Jumia Food等,完成了电商、支付、物流、外卖、酒店预定等一系列生态系统的建设。

Jumia总共获得高盛多轮投资总计超7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金,成为非洲首家独角兽。目前,Jumia正在筹备于2019年第一季度在纽交所上市,预计估值10亿美金,计划首次公开募股2.5亿美金,花旗、摩根士丹利和Berenberg正在协调这次IPO。

根据财报,Jumia2017年成交800万单,平台交易额大约5亿欧元,收入0.93亿欧元,毛利0.27亿欧元,利润率28.8%,净亏1.2亿欧元。2018年上半年,平台交易额达到3.15亿欧元,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率略微下降,从至71%下降至62%。目前,Jumia有280万活跃客户,以此估算,每个用户的估值大约在350美元左右。

2、电影产业

尼日利亚的电影产业一枝独秀,产量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号称“诺莱坞(NOLLYWOOD)”。

1979年,尼日利亚成立电影委员会,属内政部。1981年,成立尼日利亚国家电影制片联合公司,在全国19个州都有分公司,但多年来没有拍过故事片。1982年,成立尼日利亚电影局,负责制片业,建立发行网,但发行网仍控制在印度人和黎巴嫩人手中。

2011年,诺莱坞年产电影2000部,而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电影都是“小本经营”,平均成本仅1.5万美元,大制作一些的电影,成本也绝不会超过20万美元,投资回报高达10倍。

3、纺织服装业

棉花在尼日利亚被尊为国花。

尼独立之初,20世纪60-80年代,棉花是尼重要的出口作物,纺织工业也是支柱产业,那时倪全国有176家纺织业企业,卡杜纳、卡诺和卡其纳有着大批棉纺工业,最大的工厂有百万雇员。

1980年,尼日利亚纺织业产值为89亿美元,占GDP比重约为25%。之后,受石油产业挤压,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棉花种植和纺织工业都开始萎缩。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的数据,2006年,尼日利亚的棉农仅剩25万人,以及51家轧棉公司,但只有17家完全投产,产能利用率仅为33%。至2012年,尼日利亚纺织业产值下降到仅仅3亿美元。

从棉花种植来看,缺乏优质种子,成为制约尼日利亚棉花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由小规模农民主导,农场规模从3-5公顷,都在雨养生态下,种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花种植的扩张。

2016年,尼日利亚棉花产量为5.1万吨,种植面积为25.3万公顷,平均产量为202公斤/公顷。而全国轧棉公司的总产能约为65万吨,每年从印度、中国、美国和土耳其进口纺织品和原料约40亿美元,同时存在大量的走私进口。纺织品和衣服是中国对尼日利亚的主要出口项目,占中国对尼日利亚总出口的15%。

为改善棉种,2015-2017年间,尼日利亚原材料研究和开发委员会曾向全国各地的棉农分发了14吨改良棉籽,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对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棉农进行强化培训,以使其具有全球竞争力。2019年初,尼政府又推出了两种本土的转基因棉花杂交品种,MAHYC 567 BG 11和MAHYC 571 BG 11转基因杂交棉品种,主要特性为抗棉铃虫。

为缓解尼日利亚纺织业局面,尼政府近期又批准设立新的棉花、纺织和服装制造业专项基金,向相关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据悉,2010年尼政府就已设立了1000亿奈拉棉纺服装业发展基金,有部分企业受益。本次基金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扶持及管理机制,包括进一步调降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及新的配套政策支持等。

同时,尼也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如进出口政策、政府采购措施等。尼军队、各类军事机构和政府机构采购的棉纺服装类产品必须为尼本地制造。

美丽的尼日利亚,是非洲这篇热土中最大的一部分,农业投资潜力巨大。

今年,将陆续对非洲主要的农产品大国进行农业投资分析,敬请关注,欢迎交流、咨询!

-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晓东(风雪)
咨询狮、研究猿、投资人

微 信:xiaodongliu1981

公众号:疯投日记(fengtouriji)

关注:农业/食品及新零售、TMT领域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