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烧工作开展以后,农作物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一直纠结着农民朋友的心,是冒着风险继续焚烧?还是用人力拉回家,然后再另行处置?又或者是直接采取秸秆还田的措施,节省人力?目前来看,大多数农民采取的方式是“秸秆还田”,虽然花了钱,但是省了不少麻烦。

据悉,在诸多农作物的秸秆当中,玉米的秸秆是最为难处理的。体积大、粗壮,除了可以用作烧火做饭的柴火之外,对于农民而言,貌似并没有其他的用处。在禁烧工作开展之前,农民普遍会直接在地里就把秸秆焚烧掉,然而,由于这种行为严重污染环境,这几年来,许多地方都禁止焚烧秸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禁烧政策的落实,各地方不仅加大了监管方面的力度,还会注重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每到丰收的季节,每个村子都会组织禁烧工作队,在大喇叭上时刻提醒农民禁止焚烧秸秆。除此之外,墙体上的宣传标语也在提醒着农民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甚至还有被罚款和拘留的可能。

可是,即便是这样,依然会有个别农户冒着风险大半夜点燃秸秆,早晨起来就会发现田地里云雾缭绕,已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不过,在这部分农民看来,焚烧秸秆危害环境是小,能够杀死幼虫才是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对于禁烧秸秆这件事多多少少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很多农户甚至认为秸秆焚烧并不是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况且,在一定程度上焚烧秸秆还能对于种植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鉴于这种需求,个别地区已经不再“一刀切”了,反而划定了禁烧区和限制区。

比如,在吉林的桦甸,这个地区划分了禁烧区和限制区。在禁烧区内,一律不允许焚烧秸秆的行为出现;而在限制区,农户可以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选择有利于大气扩散的时机,进行秸秆的焚烧。一般来说,限制区都是相对比较偏远的。

另外,黑龙江省也出台相应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指定条件下,可以焚烧“特定”秸秆。比如在3.20日至4月5日,可以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焚烧秸秆离田后的残留物、高留茬的秸秆茬。除此之外,一旦发现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国家还是要给予严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两个地区采取的禁烧措施,不少专家还是比较看好的。在政府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燃烧,农民能够接受,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对于这种新型的秸秆处理方式,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最后,重磅!秸秆禁烧不再是“一刀切”!“部分秸秆”咱农民可以烧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