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中财经原创文

4月12日,苏州的大街小巷沐浴春风艳阳,纵横于古城新区的高架地铁依旧忙碌不歇,一切似乎和往常没啥不同。

但仔细辨着味道,空气中有些节日的氛围。一种“都挺好”的气氛弥漫在这座2500年的城市上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远方的客人跨过海洋,南来北往的贵客盛装而来。晚上七点,新闻联播庄重的声音里听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声,更多的人从金鸡湖畔东方之门炫彩夺目的变幻里看出了“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工业园区25周岁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5周年成果汇报会在苏州举行。国家领导人发来了贺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2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315亿美元,累计创造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万亿美元。

截至2018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集聚科技企业超5000家,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孵化创新创业项目2000多个。

无疑,25周岁的苏州工业园区非常成功,在这个特殊生日,无数媒体人和专家都在探讨它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在哪里?

一、在社会治理上成功“借鉴”新加坡经验

从当年的一片水塘起步,25年间崛起为苏州最亮眼的名片,园区的发展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借鉴了新加坡的建设之道。

借鉴办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的简称,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办副主任张蓁表示,1994 年,“借鉴办”伴随园区诞生,自那一刻起,25年来,从规划建设到招商亲商,从人才引育到社会治理,许多贴上园区标签的“新”事物都出自这里。

苏州在借鉴了新加坡的经验后转化为自身的动能,锐意创新、开拓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挥洒出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经验,苏州工业园区虽然名字里带了“工业”,但它不仅仅是产业园,更是宜居宜业的热土,是产城融合的高地。

新加坡设有检讨委员会,定期反思政策积弊,做到举一反三,有错必改。城市管理是科学,只有善于学习及时总结,修正错误完善优点,才能走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在城市管理上尊重规划讲科学性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感受到的是这里的街道宽敞整洁,很少见到密如蛛网的电线和凌乱的街边小店;这里的马路鲜少出现反复开挖重修的现象,即便是在暴雨天气,也不会有“看海”“摸鱼”的城市喜剧;这里的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分布科学;园区的路相对通畅,因为园区建立之初就规定,沿街主干道不能布局商业点,住宅小区的大门不能直接面对主干道,这就让园区少了许多中国式“市中心”的味道。

后来我知道了,1994年,国内一些城市和园区建设还停留在“边开发、边规划”的阶段。园区却通过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用接近苏州市一年财政收入的高昂代价,编制了一份高标准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刚性约束机制来保证规划实施始终如一,保证了园区25年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说到底,园区的环境美来自于对城市管理的科学性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在产业的发展上以开放的姿态圆融包容

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受到举国关注,原因之一因它享受着“不特而特、特中更特”的光环,某种程度上说,苏州工业园区也是特区。但和其他特区不同,它不是在改革开放初年诞生的。

当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行到第十六年的时候,中国决定邀请新加坡在苏州阳澄湖畔划一个圈,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昭示中国继续开放的决心。

确实园区也做到了开放,在园区最大的医院是九龙医院,这是吴江企业家创办的民营医院。在园区还有苏州首家外资诊所新宁诊所。

园区现在最好的大学是西交利物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在园区还有英国牛津大学的首个海外校区。

园区有美国的苹果微软公司,也有中国的华为,大量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

园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有一片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