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以郑庄公的事迹为开篇,这么安排绝对是有特定意义的。被孔子斥为“礼败乐崩”的春秋时代,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郑庄公与周平王互换太子为质,让周王室自降档次。不光如此,郑庄公还挑衅周桓王,引起了周郑之间繻葛之战,周桓王不但战败,还被射伤肩膀。从此王周室威信扫地,郑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郑庄公还被成为春秋小霸。那么郑庄公为何要挑战周天子的权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编看来,郑庄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无事生非,其实他也知道挑战周王室,面临很大的政治风险,实在是郑国“先天营养不良”,它处于四战之地,必须图霸扩张,才能摆脱地缘劣势。要图霸扩张,首先就面临着“道义”缺失,他只能跟周王室“借”,这就是郑庄公屡屡冒犯周天子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国的“先天营养不良”与郑庄公的战略

郑国建国比较晚,它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地理位置在今天河南省北部,处于中原心脏地带。郑国的南面是强大的楚国,北面是晋国,西面是周王室大本营,东面是宋国,以及卫、曹、陈、蔡四个与郑国规模相当的小国,还有许、郧等诸多“微国”。国土狭小,又处于大国包围之中,注定郑国未来的生存前景不妙。事实上,战国时期,郑国经常被晋楚两国轮番蹂躏,就是这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庄公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他一眼看出了本国的先天不足,要想让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受制于地缘条件的劣势,郑国必须发展。郑庄公的谋划是,先兼并周边的许、郧等弱小城邦国家,再向东发展,从宋国嘴里夺食。南面楚国和北面的晋国太强大,郑国不敢碰,西面是王室,碰不得,只能向东欺负稍微弱小一点的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狼就得借虎威,老虎不愿意

春秋不像战国,战国要想打谁,不需要理由,谁胳膊粗直接挽袖子就上,春秋讲“义”,想打谁你得找个理由。郑国想征服宋国,也不能不讲理,郑庄公就想跟周王室“借”。郑庄公自祖父起,就有双重身份,既是周王室的卿,又是诸侯国的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庄公因为这个身份,干起狐假虎威的事得心应手,他要想征伐谁,就向天下发出“通告”,奉天子之命,征讨不敬之臣。有周天子这只虎,“义”很足,郑庄公随心所欲。问题是周天子愿意吗?当然不愿意。不过不愿意又能怎样?天下早已经没人把周天子当回事,他除了一块唬人的招牌,什么都没有了,有一个愿意侍奉你的郑国,你还想咋的?借你招牌用用又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庄公扮起了武松,狠狠地捶了老虎一顿

这就是郑庄公跟周王室的矛盾源头,权威这东西哪能借,老虎被借了威,还叫虎吗?郑庄公利用王室卿士身份,经营自己一亩三分地,周平王很生气,就想以虢公代替郑庄公,郑庄公立刻驱车入朝,逼得周平王发誓不背叛他,还跟他互换太子为人质。本来周天子是天下之主,郑庄公是臣,君向臣写保证书,还把太子送给对方做人质,这个天子还叫天子吗?虎威被“借”了,地位也跟郑庄公拉平了,周王室的不满可想而知。周平王死后,在郑国做人质的周桓王登基,他终于憋不住怒火,宣布免除郑庄公的卿士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庄公一看,行,跟我玩,操家伙,跟我上。郑庄公带着人马冲进周王室地盘,把王室地里的麦子割得光光!周桓王气傻了,张口就想吃了郑庄公,他号令陈、蔡、虢、卫四国(其他国家也不听他的),一起兵发郑国,繻葛之战爆发了。五国联军看着声势浩大,郑庄公用血的教训告诉周桓王,想当老虎,除了会吼,还得有硬实力。五国联军被郑国杀得一败涂地,周桓王肩膀中了一箭,若非郑庄公有意放他一马,早成了郑国人的俘虏。从此,周王室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这头虎除了一身皮,其他都是假的。以后,虎威谁愿意借就借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礼败乐崩”始于郑庄公

郑庄公不断催辱周王室,让周天子颜面扫尽,客观上并不是他跟周天子有仇,各诸侯国,就算郑国跟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了。实在是到春秋时期,周王朝历经二百年,各诸侯国血缘关系日益淡薄,兼并成了主题,郑庄公必须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负责,他需要借王室的威,行自己的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周、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让周王室一次又一次受到侮辱,让整个天下陷入“礼坏乐崩”的境地,其实非郑庄公有心为之,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所分享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否还有这人其他不同的观点呢?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多多支持一下小编的创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