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帝王中的帝王,司马迁是史家中的史家,这两人在各自领域都独领风骚数千年。但由于为李陵投敌辩护,司马迁因此陷入生死危机,荀悦《前汉纪》中记载:

上(汉武帝)以迁欲沮贰(败坏)师(李广利)。为陵游说。后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单于为兵法。上怒。乃族陵家。而下迁腐刑。

汉武帝以司马迁败坏“贰师将军”李广利名声,为李陵游说的理由,将司马迁定为诬罔罪名,按律当斩。按照汉朝法律,如果司马迁想要逃过这一劫,要么花钱,要么接受宫刑(阉割),于是没钱的司马迁只能接受宫刑。

对一个正直史官如此处理,也成为汉武帝的一个污点。然而,对于司马迁和汉武帝的恩怨,有学者却感慨: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记载有失偏颇,但汉武帝只对司马迁按律宫刑,没有动用皇帝手段除了他,展现出汉武帝的伟大胸怀;从历史眼光来看,汉武帝功大于过,司马迁欠汉武帝一个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赞之为史家楷模,比如西汉杨雄赞之为“太史迁,曰实录”,西晋华峤评价“迁文直而事核”等等。

从《史记》中的文字来看,司马迁的确践行着秉笔直书的实录历史的精神。《史记》中所记载的任何一件事,只要能调查了解,司马迁都做了详细核对,力求客观、全面表现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然而,司马迁在对汉武帝的记载上,却出现了严重问题。《史记》成书后,司马迁上呈汉武帝,刘彻读了《今上本纪》之后“怒而削之”(还有一种说法是司马迁死于汉武帝之前,所以并未完成对汉武帝的总结),因此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史记·孝武本纪》,只是后人截取《史记·封禅书》,并在开头补写六十字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想要研究汉武帝为何讨厌司马迁,首先要看一看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如何记载汉武帝的。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泰山封禅,以彰显功绩,此后还有五次泰山封禅。对于汉武帝的泰山封禅,司马迁写了一篇《史记·封禅书》:只记载汉武帝巡行祭祀,一路建宫筑坛,大兴土木,耗费民脂,而且迷信(寻求长生不老,宠信很多方士)、滑稽、可耻,总之是大搞“鬼神之事”,几乎与暴君秦始皇差不多,尤其最后点评的一句:

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意,於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於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後有君子,得以览焉。若至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

总之,司马迁在这一篇文章中,对汉武帝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和嘲笑。至于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对内消除封建割据的功绩,司马迁几乎是闭口不谈。其实,司马迁就是有选择的摘录材料,汉武帝功绩一面不说,尽找阴暗面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态度,史记中还有很多线索,最典型的是这么三个。

(1)司马迁认为汉武帝是一个残暴之君,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可以看到,每次汉武帝提及某个酷吏时,往往会用“喜”来说明汉武帝的态度。且,在司马迁记载中,汉武帝时的酷吏还特别多,宁成、赵禹、张汤、王温舒、义纵等,这又说明汉武帝的残暴本性。

(2)司马迁反对汉武帝北击匈奴,认为汉武帝攻打匈奴,导致国家凋敝,民众生活疾苦,而由此非常不满。关于这一点,从《史记·平准书》中可以看到,司马迁非常怀念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富庶。

(3)司马迁对汉武帝的用人讥讽多,汉武帝喜欢的卫青、霍去病等一代名将,司马迁不仅描述的比较少,而且对霍去病直接用“幸”来说明。但对不受汉武帝重用的人物,比如李广,则描述的比较多,也表达出了同情之意。

总而言之,如今看来汉武帝雄才大略,但在司马迁眼里,汉武帝祸国殃民,不是一个好皇帝。更为关键的是,司马迁还堂而皇之的将其写了出来,呈现给汉武帝阅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以上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态度来看,汉武帝在李陵之事上,按律判处司马迁死刑(不是因为写史的打击报复),而且还是可以赎买的死刑,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换成被专家捧成千古一帝的康熙,估计司马迁早就死透了,早就被文字狱弄的“诛三族”。

有人指出,因为司马迁被处于宫刑,所以对汉武帝心有怨气,自然无法客观描述。其实,按司马迁的写史精神来看,应该不至于这么做,这么说是对司马迁人格的侮辱。

另外,司马迁写史记时(估计司马迁早有对汉武帝不满言辞),汉武帝前前后后也没有打击报复,除了李陵之事“按律处理”之外,其他时间里,司马迁并未受到生命威胁。如果汉武帝真的残暴,处理一个司马迁,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正因如此,所以有学者研究两人关系之后才感慨,汉武帝仅仅按律宫刑司马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汉武帝的胸怀宽广,而且晚年还有勇气承认错误,颁发“罪己诏”,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迈《容斋随笔》里有《谤书》一篇,文中称:“司马迁作《史记》,于《封禅书》中述武帝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王允谓之谤书。”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后议论。从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描述来看,“王允谓之谤书”或许没有错。

从历史长河来看,汉武帝功大于过,司马迁的确欠汉武帝一个道歉。面对司马迁如此“诋毁”,古今还有哪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能容忍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