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体量很庞大,成交额动辄十几个亿,一年卖出去的房子将近2000万套,存量的房地产面积高达3亿平米,这样一个堪称“巨无霸”的行业,有丝毫的风吹草动,都足以引发购房者、炒房客、房企的“胡思乱想”。

事实上,每次楼市出现波动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

比如,2016年房价回暖之前,房贷利率宽松、地王频出、库存逐步减小,市场热度明显提升,再加上货币化、返乡置业、新一线楼市崛起等各种因素助推,造成了过去三年房地产市场的“狂飙”。

比如,2018下半年开始,楼市出现量价齐跌,早在去年6月之前,各地紧锣密鼓的调控次数,土地流拍率逐步走高的趋势,就已经预示了行情要发生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见微知著”,2019年的楼市,一个关键的“晴雨表”也发出了信号。

6月18日,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债券研究员赵伟发布研报指出,5月份,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1.2%,较前值回落0.7个百分点、创2016年中以来单月最大跌幅。

主要分项中,土地购置费累计同比增速继续回落2.5个百分点至27.2%,延续去年7月以来的下行态势;建安投资增长也有所放缓,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5.5%。

此外,与建安投资关联较大的施工面积,5月累计同比增速8.8%、持平前值,结束自去年3月起连续14个月的回升态势。单月新增施工面积较4月环比减少,表现也明显弱于季节性规律。

请注意几个关键词:3年来最大单月跌幅,土地购置费、建安投资、施工面积、新增施工面积全部走弱。

投资增速是楼市保持扩张态势的风向标,只有资金愿意往房地产里投入,房企才有可能拿地、施工、新开工、卖房,后面这一连串的配套是否成熟,是否活跃,是否火爆,都要由投资额来决定。

可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却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三年以来跌幅最大,细分的拿地、施工全部下跌,没有一个表现逆势的,这足以说明一点: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3年前是什么时候?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是上涨的前夜,也是房地产爆发前的黎明,经济学家李奇霖做过统计,仅2016至今的三年内,楼市就透支了11亿平米的居住面积,足见市场温度有多高。

时隔三年,又出现看跌信号,笔者认为,一方面,说明这一轮房地产扩张周期正式结束,另一方面,说明下半年楼市不容乐观。

说白了,这一切或许才刚刚开始。

房地产投资是最上游,中游是新房库存,下游是房地产的销售,最终是二手房的库存,可以想象一下,上游的投资已经发出了信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当然是库存重新抬升,销售面积、去化率出现下降,最终二手房市场的房源也会积压,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假如你是一个偏理性的购房者,就不能不对这些信号视而不见,多一点深思熟虑,少一些冲动,才是务实的置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