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沟壑描绘交通建设壮丽画卷,古虞大地谱写脱贫摘帽崭新篇章。今年劳动节前夕,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布消息,山西平陆等1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国家级山区贫困县平陆,彻底实现了脱贫摘帽。这其中,交通运输建设70年助力经济振兴,为平陆实现脱贫致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道路建设取得硕果累累

平陆,位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上,素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是兴修风陵渡-南沟公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山区深度贫困县。

地理条件复杂、地貌形势多变,道路成了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羁绊。多年来,平陆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群众及交通运输人围绕“建设东西三主干,连通南北百条线”的战略目标,东西“提升沿黄线、巩固中垣线、开通沿山线”,使三主干由量变华丽转身成质变;南北“巩固已有公路,建设新开公路”,使多数垣面与沿黄公路相通。加之,实施的“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街巷硬化工程”建设,实现了“乡乡公路连、村村道路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以侯平高速、209国道为躯干,以“沿黄线、中垣线、沿山线”为两翼的平陆,像一只展翅奋飞的鲲鹏,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中,翱翔在经济腾飞的世界里。尤其是横贯东西的522国道,其建设的艰难程度不亚于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和山西陵川的锡崖沟,而这一项艰巨难题的攻克,饱含着30多年来,平陆9任县长、8任交通运输局长和一代交通人的汗水和努力。

创新发展呈现亮点频频

道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

多年来,面对道路建设中遗留的问题,平陆创新发展方式解难题,呈现了诸多亮点。

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植花种草、固土防冲,建园辟台、缓压疏堵,垒墙堆堰、防翻阻滑,砌渠筑涵、利水畅流”等公路排水和安保设施建设,尤其是“植花种草”、“公路憩园”和“土质柔性安全墙”的建设,破解了特殊地形道路水毁严重、路窄坡陡时司机避车困难等难题,“经济化”养出了山区“畅、绿、洁、美、安、舒”公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类似地区老旧道路养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有效利用建设资金,该县紧盯“质量控制,配套设施,道路绿化、道路选线,坡度设计,宽度铺设”目标,多管齐下,多点发力,为社会发展留下了广阔的余地和空间,不但节省了资金,也为贫困村公路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围绕“品质公路”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与生态旅游、村镇治理、行车安全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文化长廊、生态长廊、平安长廊、和谐长廊”建设,确保了公路养管的高质量,扮靓了三千沟壑间的山山峁峁、村村寨寨。

助力脱贫盛开鲜花朵朵

“路,就是生产力。修路,就是解放生产力。”“只有一路通,才能百业兴。”道路建养的同步跟进和迅猛发展,对社会发展、经济振兴、助力脱贫贡献巨大,从而使全县盛开了一朵朵致富花。

马泉沟,该县的一个自然村。地上有久负盛名的贡品“水化柿”和“条山红叶”,地下有1915年就荣获巴拿马四届博览会金奖奖牌的“坡底石膏”。因为道路的不通,这“漫山遍野红胜火”的中条红叶和“红红柿子挂满枝头,串串柿饼吸人眼球”的靓丽风景和“洁白如玉的坡底石膏”只能“锁在深闺人未识”。村民们也只有“住在金山守死宝,抱着银碗讨饭吃”。交通条件改善之后,前来马泉沟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柿饼、柿子醋等特色产品,也成了旅游旺季和年关“抢手货”。

近年来,该县先后投资为毛家山修筑了17公里的三级公路。村里的旅游业火了起来,每年前来的游客超过10万人。在外打工的狄献生和令狐晓林看到商机后,回乡投资开办农家乐和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也很快富裕起来。“有路就有希望”,这也成了两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还有靳家辿的董丽慧和董慧勃,姐妹俩高校毕业后回乡发展大红袍、狮子头花椒,富了口袋。在她们的影响下,花椒栽植也成了全县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如今,脱贫摘帽后的平陆县,正沿着一条条美丽、平坦、安全、舒适的康庄大道,走向更美好、更幸福、更富裕的灿烂明天!
责编: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