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见习记者 王彤旭)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事关人民生活环境改善,自7月1日上海市打响垃圾分类“第一枪”起,全国各试点城市陆续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准备好了,分类垃圾箱准备好了吗?在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作为基础性工具的垃圾箱又进化出了哪些助力分类的新功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居民在人工智能垃圾箱前扔垃圾。王彤旭/摄

人工智能助力垃圾分类

“之前的垃圾箱很脏,我们都不愿意用手去拉盖子。尤其是夏天,打开垃圾箱盖子后的刺鼻气味也让人难以忍受,每天扔垃圾的时候都很痛苦。现在我们站在垃圾箱前刷脸就能自动开箱,以后扔垃圾就不怕弄脏手了。”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的居民王女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引入对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有很好的效果。“不仅是垃圾箱,以前垃圾箱周围的区域也很脏,走近就能闻到异味;现在投完垃圾,垃圾箱就自动关闭了,四周都比较干净,蚊蝇也少了。”她说道。

智能分类垃圾箱的生产与推广者——北京中环一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民完成扫码注册后即可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人脸进行垃圾投递。“这项功能对没有体验过人脸识别的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可以调动其分类扔垃圾的兴趣。”

为激发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北京市多个试点小区开展称重积分兑换日用品的活动。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称重积分形式多以设置统一投放点,由专门的垃圾分拣员给垃圾称重,记下积分或扫码积分为主。“我们小区智能垃圾箱的下部自带重量秤,居民投扔垃圾后系统会自动称重及积分,居民不必再前往投放点,积分方式相较人工更为简单便捷。”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人工智能垃圾箱还具有监督作用。“我们免费提供可降解的垃圾袋,居民通过扫码即可领取。每个垃圾袋的二维码是不一样的,居民扫出来的时候就和本人相绑定了。在整理垃圾时,扫上面的二维码,我们就能够知道是谁投的垃圾,分类是否准确,能够追根溯源,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人工智能垃圾箱普及投放的难点,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投放的智能垃圾箱不具备自动分类垃圾的功能,需要居民做好正确的垃圾分类之后再进行投扔。而老旧小区人员流动较为混杂,乱投、错投的现象很多,难以进行监管,所以目前智能垃圾箱的投放多集中于可实现封闭式管理的高档住宅小区。“将智能垃圾箱下沉到老旧小区,助力垃圾分类,惠及更多居民,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他说道。

智能为辅 “人工”为主

垃圾分类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业内人士认为,借助新技术的力量进行智能分类,保证高效运转,是垃圾分类的大势所趋。8月29日,一款具备自动识别95%可回收垃圾品种的智能分类垃圾箱现身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发关注。据了解,目前已有30余个此款智能垃圾箱投入使用,主要放于人流密集的办公及公共场所,计划年底前投放2000个。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垃圾分类将解放人力呢?

“智能分类垃圾箱通过系统上的图像对投入物体进行识别,目前能识别出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后续会增加对有害垃圾的识别。但因湿垃圾形状不定,所以对湿垃圾的甄别困难重重。”该款智能垃圾箱的生产者——上海阿尔飞思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湿垃圾会对其他垃圾造成污染,变可回收为不可回收,使许多有价值的垃圾沦为废品,因此必须通过人力将干湿垃圾分开分好。“智能垃圾分类以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精神为前提。即使人们能够通过智能机器做‘甩手掌柜’,但这也将失去垃圾分类的意义。”

“将厨余垃圾回收进行集中发酵,能够生产出一种有机肥料。厨余垃圾处置得好,垃圾分类成果将突飞猛进。而这离不开居民的共同参与。”北京海瑞通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展厨余垃圾回收之初,参与积分兑换的居民并不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投入其中。“这说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在逐渐增强。”

但是,在走访过程中,也有不少居民向记者反映乱扔错扔现象仍然存在。“年轻人吃完外卖就装进塑料袋直接扔进垃圾箱,里面既有剩菜,又有筷子和餐盒,我看见过好多次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沁山水小区居民彭女士说道。

“老年人看不清、记不住;上班族没时间、没兴趣。这些都是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不能充分发挥效用,导致居民乱分、错分的原因。”北京市石景山区一位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认为,在垃圾分类桶旁设置分类提示可能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建议把有争议的垃圾单独列出,帮助居民做出正确选择,例如大骨头并非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可能居民一次两次记不住,但扔多了总会形成记忆点,习惯成意识。”

上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垃圾分类的源头还是家庭。家庭内部的垃圾分类做得好,整个分类工作将事半功倍。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改变存在难度,因此垃圾分类应从孩子开始。通过社区内的垃圾分类活动和学校垃圾分类课程的引导,培养孩子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责任感。孩子重视垃圾分类,家长也会慢慢跟着去学,由孩子去影响整个家庭,实现以幼带长。“打赢垃圾分类这场环境保卫战不在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努力。这一代的孩子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将会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惠及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