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通石碑叫荔子碑,也称“三绝碑”,刻于公元1220年,现保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柳侯祠内。

何为“三绝”?

韩愈的诗文,苏东坡的书法,柳宗元的事迹,合称“韩诗苏字柳事碑”,后世文人给它取了一个“三绝碑”的雅称。

韩、柳、苏,这三位古代文学大咖的名号只要读过书的人都如雷贯耳,即使不喜读书,对他们也不会陌生,三人的诗文名句从黄口小儿到耄耋老人,随口都能背出几句。只因他们三位在中国文化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地位,千百年来令后世高山景行。

“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排首位,柳宗元其次,苏东坡因为晚出生了两百多年而排名靠后。如果以他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对文化历史的影响力论,苏东坡是在韩柳二人之上的,而论资排辈的话东坡先生就要稍微靠后一些,因为他比韩柳晚出生了二百多年。

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可以再加美食家、水利专家等等。

他们三位的雅号还有很多,在文学领域,韩愈和柳宗元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发起人,并称“韩柳”,柳宗元和他的另一位朋友,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并称“刘柳”。

苏东坡则是“文艺界千古第一人”,旷世奇才,在诗、词、文、书、画各个领域都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诗文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和米芾、蔡襄、黄庭坚合称“北宋四大家”。

同时,韩、柳、苏三人再加欧阳修又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用我们现代的说法,韩愈、柳宗元、苏东坡就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全民偶像,是青年学子的楷模。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热度不减,人们依然在朗读、背诵、吟唱着他们的诗词歌赋,“粉丝”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将这三个名字集于一身,这块被称为“三绝”的石碑自然是举世无双的,自从问世以来被历代文人、书法爱好者视为“圣物”。三绝碑碑文是韩愈所写的《柳州罗池庙碑 · 迎享送神诗》,诗体形式仿屈原的《九歌》,是在柳宗元去世四年后,由韩愈写给他这位老朋友的祭歌。罗池庙就是现在的柳侯祠,是柳州人民为了纪念柳宗元而建。

苏东坡为什么会书写歌颂柳宗元的赞歌?因为柳宗元其实是东坡先生的“偶像”,苏东坡是“铁杆柳粉”。

“海行数日,道旁诸峰,真若剑铓。诵柳子厚诗,知海山多尔耶。”“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这是苏东坡对柳宗元诗歌的评价,柳宗元字子厚,东坡先生认为柳诗可以和陶渊明的诗相媲美,在唐后期的诗人中柳宗元独树一帜,使诗歌能够继续更好地发展。

能得到苏东坡的赞赏是何等荣幸?苏东坡是柳宗元的知音,他熟读柳诗,堪称柳宗元的“第一读者”。

在柳宗元去世二百多年后,苏东坡在结束海南儋州三年的流放生活,渡海北归途经广西合浦时闲居,有柳州文人请求他书写了韩愈的《迎享送神诗》,也就是三绝碑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的手稿几经波折,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的南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被首次刻石,立于柳州罗池庙,柳宗元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三绝碑”正式面世。碑文中的第一句“荔子丹兮蕉黄”,意为荔枝红了,香蕉黄了,荔枝和香蕉是岭南地区的特产水果。人们取碑文前两个字“荔子”称这通碑为“荔子碑”,因韩、柳、苏三人在历代文人心中至尊无上的地位,人们又称其为“三绝碑”。

由此也开始了一段持续数百年的文化韵事,为了能够一窥“三绝”神采,拓片珍藏、临摹苏东坡书法,全国多地复刻三绝碑,四川眉山三苏祠、湖南永州柳子庙等和韩、柳、苏相关的地方几乎都有“三绝碑”的复制品存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绝碑碑文: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侯之船兮两旗,渡中流兮风汩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白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颦兮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莫来归,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北方之人兮谓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愿侯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乾,秔稌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一块石碑,见证了三位大文豪的千古传奇!纵观韩愈、柳宗元、苏东坡三人的人生轨迹,极其相似:

专业领域:天才,学霸,年少成名,文学、艺术成就无人匹敌。

政治仕途:初入仕途锋芒毕露,刚正直言,为国为民,后期却也历经宦海沉浮。

历史功绩:兴办教育,热衷于培养人才,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受万世敬仰。

人生轨迹: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能坦然面对,始终“享受着”诗和远方。

人生态度: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韩、柳、苏,他们身上有着文人特有的傲骨,才华横溢,锲而不舍,具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敢说真话,永远坚持原则,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会勇敢面对,在各种打击下仍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正如韩愈的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之二所写: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诗句大意是:即使职位再高,工作再忙,年龄再大,也不要忘记追逐春天的一颗少年心,应该忙里偷闲到户外散散步,看柳树是不是已经长出了新叶,春天的气息是否已经很浓了。

韩愈的心态是人无论到什么年纪,都应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这样生活才会有乐趣。

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在忙忙碌碌中所需要和正在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么?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韩、柳、苏三人的一生都坚持做着同一个角色——老师,而且,他们都是称职的“好老师”。三人无论被贬谪到哪个地方做官,都会发挥他们大才子的特长,教化民众,尽全力办学堂,兴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也是他们三位至今被人们怀念的原因之一。

韩、柳、苏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在被降职流放的岁月里,风餐露宿,甚至很多时候没有经济来源(古代被降职流放的官员大部分是没有俸禄的。),一切生活所需都要自给自足,孤独寂寞更是常伴左右,他们如何面对?苏东坡的诗句代表了三位大咖的人生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困境,始终在风雨中踏歌而行。

何其潇洒!何其豪迈!纵情于山水,吟诗作赋,写写游记,便是韩、柳、苏打发孤寂生活的消遣方式。古代文人好游山玩水,最痴迷的当属诗仙李白,或许是因为置身于大自然更能激发创作灵感吧。韩、柳、苏三人也不例外,他们都是“杰出的旅行家”,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诗文。三位大咖不会想到,千百年后,他们成了当地旅游业的推动者,最好的“旅游形象大使”,一直在为当地老百姓创造着价值,这也正是他们当年的共同心愿——造福于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独的“柳柳州”

柳宗元,公元773年出生于河东柳氏家族,就是现在黄河以东的山西运城永济地区,因此人们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当时的唐朝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盛世大唐了,柳宗元一生经历了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和唐宪宗四朝。

父亲在朝为官的柳宗元算是一位“官二代”,从小跟着父亲游历了不少地方,增长了见识和阅历,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柳宗元是个过目不忘的神童,13岁以文章成名,20岁中进士,25岁通过当时的博学鸿词科考试,这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考试,可见,“学生时代”的柳宗元是一帆风顺的,妥妥的学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之后的柳宗元顺利进入官场,不过,他的为官之路有点坎坷。

公元815年,这一年42岁的柳宗元在一个月内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

大喜是他和自己的“难兄难弟”刘禹锡同时接到了返回帝都长安的圣旨,这个时候柳宗元已经被贬谪永州十年,十年的流放生涯结束,终于可以回到大唐的都城了,当然是大喜。刘禹锡就是写出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那位“诗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悲则是他们这对兄弟在繁华的长安只待了不到一个月,就有点飘飘然,因为刘禹锡酒后题诗得罪权贵再次被贬。这一次他们的对手就不打算让二人回来了,贬到了更远更偏僻的地方。柳宗元被流放广西柳州,比上次的永州更靠南,而刘禹锡则被贬到更远的广东连州。

十年期盼,梦回长安,然而,人生就是这样奇妙,一眨眼梦想破灭。自此以后柳宗元再也没能回到他向往的长安,那座当时的世界最大都市。从公元815年至819年,在柳州担任刺史四年后,病逝于任内,这四年又为他得了一个名号“柳柳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柳州,现在是一座山水美城,广西最美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在这座城市,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柳江穿城而过,蜿蜒曲折,即为柳宗元眼中是“九曲回肠”,将柳州分隔成了一个“壶”形,因此柳州也叫壶城。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包括柳州在内的岭南地区都是偏远蔽塞、烟瘴横行的蛮荒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当地百姓目不识丁,基本未接受过文明教化。

柳宗元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担任柳州刺史期间,柳宗元为柳州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释放奴婢,还她们人生自由。

开凿水井,给百姓生命之源。

开荒垦地,解决百姓之温饱。

植树造林,城市规划先行者。

兴办教育,开启柳州之文风。

之前的柳州是未开化的,欠钱还不起的人就会沦为终身奴婢,柳宗元改革当地行政条例,奴婢可以以劳动算工钱,赎回自由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条件方面,当地人吃水以雨水和河水为主,柳州甚至找不到一口水井,柳宗元带领百姓打井取水,改变了落后的生活方式。同时号召劳动力开垦城内城外的荒地,种植蔬菜和粮食,大大改善了人民生活。

最让我们惊叹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柳宗元已经有了环保意识,他带领柳州百姓植树造林,在柳江沿岸遍植柳树,整治街巷,统一规划城市建设,改造环境。这一点就厉害了,原来柳宗元还是一位“最早的城市建设规划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硬件条件改好了,软实力也不能落后,柳宗元对柳州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化教育。柳州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远离文明,百姓的思想和心灵长期封闭,柳宗元到任后大力兴办学堂,鼓励孩子积极读书,接受教育,并且在公务之余常常亲力亲为。开启了柳州的文明之风,从根本上提高了人口素质,柳州人民直至今日还在纪念柳宗元,这便是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宗元在柳州闲暇之余的另一大爱好就是游山玩水写游记,现在柳州市内的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和柳宗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还是柳宗元当年开发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始建于唐,在1909年,当时的柳州知府杨道霖就以柳侯祠为中心建成了公园,这是一座110年历史的公园,现在是国家级重点公园,4A级旅游景区。

柳州自古有八个景点最为著名,史称“柳州古八景”,分别是:

天马腾空、南潭鱼跃、罗池夜月、驾鹤晴岚、东台返照、龙壁回澜、鹅山飞瀑、笔峰耸翠。

古八景现在都还有迹可循,除了鹅山飞瀑和笔峰耸翠,另外六景都和柳宗元有关,也都可以在他的游记《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和《柳州东亭记》中找到:

古之州治,在浔水南山之间。今徙在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东西皆水汇。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浔水因是北而东,尽大壁下。其壁曰龙壁,其下秀石,可砚。

南绝水,有山无麓,广百寻,高五丈,下上若一,曰甑山。山之南,皆大山,多奇。又南且西,曰驾鹤山,壮耸环立,古州治负焉。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屏山。又西曰仙奕之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宗元游记中的“浔水”就是柳江,“龙壁”即龙壁山,古八景中的“龙壁回澜”就在此山,龙壁山上的石头可以做砚台,柳宗元曾经采石制砚,送给好友刘禹锡。“甑山”就是东台山,即“东台返照”;“驾鹤山”也就是古八景之“驾鹤晴岚”;柳宗元说的“仙奕”也叫马鞍山,“天马腾空”就是这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柳宗元在柳州四年,走遍了柳州的山山水水,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山水小城,遗憾的是公元819年11月28日,年仅46岁的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病逝,他也应该欣慰,柳州人民一千多年来从来没有忘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州十年

时间倒退14年,公元805年,这一年柳宗元32岁,正是实现他一腔报国热情的时候。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和好兄弟刘禹锡的靠山,朝廷重臣王叔文和王伾改革失败,当时的唐顺宗只坐了八个月皇帝就被迫退位给唐宪宗,改革派全部被贬,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宗元、刘禹锡和另外八人都被流放到偏远地区做司马,柳宗元来到了当时的荒蛮之地——湖南永州。永州古称零陵,处于湖南和广西交界处,距离柳州不到四百公里。十年,从长安到永州,柳宗元从满腔热血到平静淡然。这十年让他真正蜕变成了文人、诗人、哲学家和旅行家,他有足够的时间游山玩水、潜心创作,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永州任司马期间写下了流传千载的《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传世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在永州期间所写的游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描写的都是永州境内的山水和名胜古迹。漫长的流放生活让柳宗元唯有寄情于山水,也融入了永州这片沃土,深入了解了永州的风土人情,流连于山水美景,借景抒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位于永州潇水西岸的柳子庙,是永州人民为了纪念柳宗元而建,始建于北宋年间。内部陈列室有柳宗元塑像,以及八块刻着《永州八记》的石碑。著名的三绝碑这里也有一通,是清代永州知府廷桂临摹复刻,正宗的那块在柳州柳侯祠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江雪》,这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唯美的水墨画,只是这幅画的意境太高了!大雪中的山、水、孤舟,周围没有行人,没有飞鸟,只有孤独的渔翁,这位渔翁就是柳宗元,也只能是柳宗元,他一生孤独,但从不庸俗。

图文均为行者老张原创,严谨转载。敬请关注《韩愈 | 柳宗元 |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从未放弃诗和远方》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