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赣州市最大的一朵“钨晶花”在市民们的翘首期盼下开放了。

时隔今日已有三年多时间,今参观了这朵在风雨依旧盛开的“钨晶花”,也就是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后,对赣州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正如馆内的一位参观者说的那样:“一般提到赣南、闽西,大多数人会想到革命根据地,不会往传统文化这方面想。”

而馆内的赣州历史与文化陈列展厅从历史、文化、民俗、经济等多个角度向人们全面展示了赣州作为客家摇篮的历史源流和经济文化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一个特色鲜明的汉民族支系,它前承后续,源远流长。

从两晋迄至唐宋,中原多次遭遇战乱、灾荒,大批北方汉民族被迫渡江南下,辗转迁徙带自然条件相对封闭的赣、闽、粤毗邻三角地区,与当地原住民相互杂居。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促进了赣、闽、粤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开发,并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与原住民相互融合,从而孕育成为一支独具风采的汉民族支系——客家民族。

赣州因此被誉为“客家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人历经旧石器时代、春秋、隋、唐、宋、明等多个朝代,在生产与生活中发明创造出许多令后人惊叹的瑰宝

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仿佛在述说着它们那个朝代所经历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每一项成就绝不只是一个人的功劳。

历史上三次南方大迁徙,客家人们互相帮扶,方能克服疾病、气候、灾害等困难。

宋元时期赣州能大量制作双帆大船,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苦思冥想,需要广大劳动群众和能工巧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实践。

就算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种植活动也需全家人一起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帆大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人正在干农活

由患难与共之中锤炼生长起来的不畏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客家人词典里最重要、最可宝贵的词汇之一。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传承和照亮下,客家民系才有可能从苦难羸弱的一支执着前行,发展成今天枝繁叶茂的泱泱大族。一个客家人遍布世界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明万历二十三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满载西学来中国,带给赣州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清朝顺治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访华,特使团的管家约翰·尼霍夫于166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本附有一百多幅插图的游记。

其中一幅速写描绘的是当时的赣州府,图画显示山水环绕,不远处富有客家特色的宝塔、围屋挺然而立;英使马格尔尼率团访问中国,到江西赣州府说:“夜抵赣州,乃一头等城邑,有城垣围之。” 当时赣州的繁华竟让外国使者误认为是省会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尼霍夫对赣州府的速写

且不论外国人访华时出于何种目的,他们来到赣州的确给赣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灵感。就好比现在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促进城市与城市、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双赢。

如今赣州的客家文化发展也离不开外资的投入,引进外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把经济基础打扎实,才能有2亿元投资到建设博物馆中,让市民们免费参观,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将其保护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正在参观

随着赣州现代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社会的到来,也许客家文化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但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不会这么轻易消失,只要用心去寻找,会发现客家文化不仅在博物馆里,更在我们身边

它存在于灶儿巷阳明骑楼街赣州西门大码头等历史遗迹中,存在于各式牌匾宗祠中,可能还存在于客家人的记忆中,站在展品面前端详深思,带孩子来品味客家文化,我想这就是对赣州客家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追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遗迹和各式牌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正在给孩子讲解宋城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