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在还没有了解孩子犯错、闹别扭、发脾气的真正原因前,出现的各种行为最终目的就是想着能够“赢了孩子”。

我们会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想着能够让挑战父母“权利”、父母“权威”的孩子放弃他们的挑战,让“报复”的孩子能够明白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让没有自信、自暴自弃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

当最后我们知道了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时,这个时候会发现,我们当时赢了孩子,但不代表着我们就赢得了孩子。我们所采取的各种办法,看似解决了问题,其本质是停留在表面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走进到孩子的内心中,也无法真正地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不知各位宝爸宝妈是否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约好时间一起去做一件事,如一起玩游戏、一起看书、一起打球等,但是最后因为工作上的事而未能守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在群里就有宝妈在吐槽:她家女儿今天一大早起床就和爸爸约好,今晚上吃好饭后爸爸给她讲故事的。可是今晚上到了8点爸爸还没有回到家,女儿就觉得爸爸不在乎她,不讲信用。而爸爸呢?在和客户谈好合作后火急火燎地赶回家的同时,还在想着该怎么和女儿解释这件事。

可是不管爸爸怎么解释,女儿就是听不进去,内心就想着爸爸说话不算数,说好的吃好饭后讲故事,可爸爸连饭都没回家吃。而爸爸内心也是对女儿感到很抱歉,但是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完成工作后已经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了,也向女儿道歉和解释了,可是女儿就像是借了聋耳陈的耳朵——没听见一样。

于是爸爸最终爆发了脾气,他觉得女儿是无理取闹,而女儿心里也觉得委屈,觉得是爸爸有错在先,现在还对她发脾气。于是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一直争论着,到最后没有结果,甚至彼此互不搭理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宝妈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看着父女俩争论,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看到宝妈说“父女俩你一句我一句”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叹气,这种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是发生在我们父母和自己身上,仍然是历历在目。

作为父母,总想着用控制、惩罚的方式去赢孩子,让孩子听父母的话,但是却没想到的是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逐渐成为一个失败者。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与孩子陷入到“谁对谁错,公平还是不公平”的争论中,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多数都是两败俱伤,本来是一个很细小的问题,却因为争论而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上宝妈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要赢的孩子,首先需要看到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真正需要,要看到发生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女儿之所以会出现爸爸认为的所谓的无理取闹的行为,其实就是因为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她真正需要的是希望能够得到爸爸的理解和倾听,而不是爸爸一个劲地解释。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所以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是无法避免的,而当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去和孩子争论,而是需要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要相信孩子,我们可以这么做:

(1)对孩子的感受表示我们能够理解,并与孩子分析和核实自己的理解是否符合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2)与孩子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想什么。

(3)对孩子的行为表示感同身受,明确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欠妥。

(4)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询问孩子的想法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想说,赢得孩子并不是赢了孩子。当父母与孩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努力,当父母与孩子一起关注如何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以前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而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已不再是问题了。

当我们与孩子一起努力的时候,不仅能够从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而且还能够让孩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与父母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