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杀掉刘邦,大概率马上各诸侯军就反了项羽,项羽甚至连分封诸侯,短暂的做他的西楚霸王的机会都没有。

项羽入咸阳前的局势

站在后来者上帝视觉的角度看,我们知道后来是刘邦击败了项羽,最终建立影响深远的大汉帝国。可是回到秦朝灭亡前夜和鸿门宴之夜,站在项羽的角度设身处地想一想。项羽不杀刘邦才是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楚的爱恨情仇可以说一直贯穿整个春秋战国。第一个举起反秦义旗张楚的也是楚人陈胜吴广。陈胜吴广灭亡后实际继续坚持抗秦的是楚国贵族项梁的项家军,为了收拢人心,项家立了楚王氏后人,已经沦为放牛娃的熊心为楚怀王作为傀儡。

然而这个放牛娃可是不甘心做傀儡而且有一定的权谋手段的。在项梁被章邯击败战死之后趁机夺了项家兵权,项羽成为了上将宋义帐下大将之一。本身就是靠项家拉起来的队伍被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真的据为己有。细思这个怀王,是否极恐?

而且趁着楚国反秦力量搅得秦朝风云变幻的时候,东方六国纷纷复国,毕竟当时离始皇统一六国也就13年的时间,一代人都没有过去。这些复国的诸侯可不是项羽的部下,甚至相反,他们可是与项羽名义上的上司楚怀王平级的,项羽指挥不动他们的。

当然,秦国出了最后的战神,章邯出山,仅靠咸阳的死囚组成的军队,就打的六国溃不成军,章邯最后的敌人就只剩当时已经不在项家手上的楚国残军。

结果巨鹿一战,项羽果断的砍下上司宋义的人头,破釜沉舟,在诸国联军都惧怕章邯的战力的情况下果断依靠2万多人的嫡系部落击破王离的秦军,截断了秦军粮道,然后与诸侯联军一起与章邯形成对峙局面。最终章邯在秦二世和赵高的猜忌下感到生命危险,于是率领20万秦军主力向项羽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时间,因为避开了秦军主力,刘邦率领军队提前进入关中掌握了秦朝宫室、版籍等。

史记上说,鸿门宴上,刘邦军十万,在霸上,项羽军40万,在鸿门。根据我们刚才对巨鹿之战的复盘,楚军嫡系也就2万多人。后来之所以赢了巨鹿之战,是诸侯军一起在项羽一战之威的震慑下才跟从一起的,换句话说,40万里面有多少是项羽的嫡系,或者无条件服从项羽,其实要大打折扣。要不然项羽也不会怕因为控制不住自己20万秦军降卒而坑杀章邯秦军,造成后来老秦人与项羽不死不休的死结。

所以,靠谱的结论是,项羽是在巨鹿战前,才击杀上将宋义,重新夺回了项家军这支2万多人军队的控制权,并通过巨鹿之战这一场大战,从心理上让诸侯联军臣服。这也是后来项羽能够分封的心理基础,但毕竟这样的心理臣服是有条件的。我可以承认你的老大地位,但吃掉我那是不可能的。

鸿门宴复盘

鸿门宴当天,有理由相信,那群诸侯联军统帅也在看着项羽怎么处置刘邦,毕竟他们其实对刘邦也是不满的。他们会项羽在赵地与秦军主力死磕。二而刘邦避开大战,直入关中要来摘这颗最大的桃子,在巨鹿一战出过大力的诸侯谁肯定也是不服气的,所以在刘邦关闭函谷关不让项羽进入时,他们与项羽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要是项羽胆敢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那这个性质就变了。刘邦毕竟和他们一样,现在是项羽的合作者而不是下属。默认项羽杀死刘邦,理论上以后项羽就可以掌握他们的生死大权。所以项羽敢杀死刘邦,下一秒鸿门的40万大军可能就要群起而杀死项羽了。

所以警告一下刘邦秦朝是我们一起百战而灭的,你不要想一个人摘了桃子是可以的。但要让项羽掌握了所有人的命运,那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到这一步项没有做错什么。

项羽分封

顺便简单提一下项羽分封,很多人认为项羽分封是开历史倒车,他应该直接做皇帝实行郡县制。可回到当时,项羽的分封,几乎是他能做的最好的安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他的诸侯之长的实力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战功,但诸侯军和他到目前为止只是合作关系。他的分封其实只是对诸侯复国以及他们本身实力的一种认可。他不分封人家照样是一地诸侯。

而项羽的分封,既从大义名分上事实上确定了他比诸侯王高一级,把巨鹿之战后的政治果实确定下来。又通过分封渗沙子,让各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比如把跟随灭秦的诸侯国大将而故意贬抑原诸侯王,造成诸侯国内乱。

其次,开了上帝视觉我们才知道刘邦是项羽最大的对手,但当时齐国田荣在项羽楚国根据地的后方,而且一直与他作对,杀死他封的齐王和胶东王。这个时候是不是更应该提前应对这样明显的反骨仔呢。

而且刘邦当时可是乖乖的进了汉中,烧毁栈道了,看起来要有多乖就有多乖。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

当然最后韩信火速暗度陈仓,快速搞定关中三王,在项羽还没有搞定齐地的时候果断直插项羽的根据地彭城。这个我们开了上帝视觉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但项羽怎么知道这么能打的封在关中阻挡刘邦的章邯等人一回合都抵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