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现故障在所难免,这时我们都会选择去维修车行。但很多车主一般都是提完车就上路行驶,不对车做任何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汽车维修后,不要立即开车上路,而是需要自己检查修好的车,检查是否有一些地方需要返工。其实这是很正确的,在修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其他部件受影响的情况,这是就需要车主自己检车,及时发现问题并返工,既能避免意外的发生又能避免再次维修多花维修费。

对维修后的车,车主需要分别对其进行这两项操作:

1.车静止时的检查

静止检查时,应该将车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方便检查。这种检查方式主要是确保车辆在维修过程中其他部件未受到影响,是否出现了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左右弹簧及避震,车架或叶子板变形等情况。检查时分别进行观察车辆外表、到车前检查、驾驶室检查、车后检查、检查油箱、备胎安装的操作。

通过以上操作及时发现车辆在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以免影响安全驾驶。

对车辆进行静止检查后,确保全部正常后,还需要在行驶过程中的检查以察看整车各总成部件的综合性能。这主要是检查各仪表,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轴、差速器等传动部件工作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2.车行驶中的检查

在行驶过程中进行检查时,应该使得发动机达到正常的温度,并注意检查各仪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行驶中,注意离合器是否分离彻底,接合是否平稳可靠,无发抖、异响。检查过程初期应保持车辆在低速2-3公里行驶,在这一过程中使底盘各部件温度升至正常,注意各部件是否有异常响声。轻踏制动踏板,并尝试刹车是否灵活有效,然后提高车速。试打方向盘时,方向系应轻便灵活,无跑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