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提出:“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提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案》作者韩方明认为,汉字的简化存在着“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的历史传承”几大弊端:

“汉字造字有其艺术化和科学化的规律,将愛简化成爱,将廠简化成厂,将親简化成亲,将豊简化成丰等等,就完全失去了汉字的美学价值和其字形结构的科学性。

因此民间有流传的顺口溜:‘亲人不见面(親),听话不用耳(聼),丰收没有粮(豊),开关没门板(開関),困也不闭眼’…… 这都是对错误简化的汉字的诟病。”

六十年前,当汉字被简化之后,谁能预测到被简化的字,居然从则面能反映出我们今天的某些社会现象,又谁能猜想到汉字简有会是这样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是巧合?

汉字简化后:有好事之人结合当今某些社会现象连贯思维道:

亲 ――親却不見,爱―― 愛而無心,产―― 產卻不生,厂―― 厰內空空,导―― 導而無道,

云―― 雲有無雨,开―― 開関無門,乡―― 鄉裡無郎,儿 ――兒欲無首。

可巧而又巧的是,未简化的有:

魔 ――仍是魔,鬼―― 还是鬼,偷 ――还是偷,骗 ――还是骗,贪 ――还是贪,毒 ――还是毒,黑―― 还是黑,赌 ――还是赌,贼 ――仍是贼!

有人纳闷地讲:怎么传统中好的通通被简化了,不好的却全都保留下来了。这话太经典了!

实在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案》建议重新“审核梳理并确立新的繁体字规范系统”,“适时逐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繁体字识读教育,在中小学加开繁体字古文经典阅读课程,在学校书法教学中使用繁体字”。

教育部的《答复》则称:

“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形声构字是主要的构字方法,如果仅从会意字方向去理解汉字,就背离了汉字构形事实”,“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

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确如《答复》所言,汉字简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必然趋势,重新推广繁体字并不现实。但《提案》称汉字简化存在诸多弊端,其实也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字变迁与社会风俗的转变按理应该没有必然联系,可是,无所不能的大自然总会通过某些载体向人类预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