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宝妈(本文为路宝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有些问题很难回答,比如老掉牙的“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再比如“老人不小心弄丢孩子,你能够原谅吗?”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实际发生的事,你真实的感受最重要。

01、女儿和奶奶同时受伤,爸爸吼叫女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爸爸让莎莎给奶奶倒水,一不小心,茶杯水洒到身上,奶奶的手被烫了一下,茶杯也摔碎了。“你真是个笨猪!滚一边去!”爸爸当着满屋子人的面,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生性敏感的莎莎羞愧的无地自容,当天晚上一直做噩梦,以后看见爸爸就害怕,做事紧张,结果总是出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做错事,导致自己和奶奶同时受伤。这时候,爸爸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查看奶奶和女儿的伤势吗?看看有没有烫伤,是否需要治疗。而这位爸爸却不够细心,他脑子里只有面子。

孩子年龄小,做事毛躁,所以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爸爸却没有及时关心孩子,接受孩子的错误。他的一声怒吼,让女儿变得胆怯,越是这样,越容易出错,得到的又是批评……恶性循环!

也许爸爸是爱她的,吼叫的目的是为了对她严格管教。但是他的语言却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位网友深受其害:“我妈就是这样的人,搞得我跟我姐性格自卑,胆小怕事,不受婆家待见,都离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对孩子大吼大叫不是严格管教

“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要一直看电视!”

“快写作业啊,磨叽什么呢?小心我揍你!”

“不要欺负弟弟,你怎么不长记性,是不是想挨打?”

孩子沉溺看电视、不愿意写作业、大宝欺负二宝……带娃生活中,让大人头疼的事有很多,而且很多事都多次强调和制止。所以家长容易情绪失控,对孩子咆哮。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孩子就像皮球,你越是打,弹得就越高。”动手是外力,当它作用到孩子身上时,也会产生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孩子会变“软”,增强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是需要严格管教,但并不是教唆家长去打骂、吼叫孩子。严格规范的是行为和规则,可以通过口头制定,提前告知。同时,家长也要耐心引导并一起践行。

简而言之,就是多用心、用语言去沟通,动手打人只是下下策。把“严格管教”执行成“对孩子大吼大叫”,是本末颠倒。

03、把面子看得比孩子重要,孝顺老人不是搞形式主义

案例中的奶奶受到惊吓,爸爸认为,只有当面呵斥孩子,才是对老人的回应,在众人眼里也不失自己的孝子人设。

这时候最需要抚慰情绪的是孩子,她因此受到惊吓,爸爸却又冲动的教训了她。俗话说“隔辈亲”,奶奶不顾自己,担忧的先去查看孙女伤势,心疼得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儿子。他第一反应只有吼叫,没有关心任何人。真正的孝敬老人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要落到实处。

●关心老人的物质需求

我们楼上的两户邻居是母子关系,儿子直接买了对面两户,自己和老婆住一套,父母住另一套,就是为了照顾的方便。

老人一般比较节省,除了生活必需品,没有额外开支。所以,作为晚辈要主动给他们买点营养品,并带他们定期体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

《囧妈》里卢小花爱好唱歌,徐伊万为了帮助母亲实现梦想,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让母亲登上了红星大剧院的舞台。

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老人辛劳一辈子,如果可以的话,就让他们在晚年享受精神上的追求。

孩子一路成长,父母一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