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舞雩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这首《男儿当自强》作为徐克《黄飞鸿》系列电影的主题曲,在世纪之交红极大江南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幕上由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武艺超群、气度不凡,为民族大义披肝沥胆在所不辞,堪称近代武术界的民族脊梁,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那么,历史上的黄飞鸿又是如何呢?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出生于广东佛山,原籍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人,是南少林洪拳的一代宗师。

他共有4个儿子,2个女儿,3个孙子,6个孙女,儿孙如今分布在东南亚、澳洲和拉美地区,但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武术界。

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被称为清末武林“广东十虎”之一,武功虽然高强,家道却是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6岁开始跟从父亲习武的黄飞鸿,在12岁起就随父亲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卖跌打药。

13岁的时候,黄飞鸿在佛山豆鼓巷卖武时候遇到了铁桥三的大徒弟林福成,正在被几个街头混混纠缠,飞鸿父子替林福成解围。

林福成见黄飞鸿禀赋奇佳,自然非常喜爱,传给他“铁线拳”、“飞铊”等绝技,这为黄飞鸿奠定了日后成为洪拳大家的基础。

1863年,黄飞鸿和父亲移居广州。

因为他父子武艺高强,好打抱不平,非常受拥戴。当地的铜铁行的工人们自愿集资,为他们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

因为黄飞鸿的名气,前来报名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从此,他广收弟子,结束了卖武流浪的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因为信服他的人品和武艺,广州果栏、菜栏、鱼栏三栏行中人联名聘黄飞鸿为行中的武术教练。

1866年,广州西樵官山墟的一家当铺在深夜被一伙歹徒打劫,谁知正逞凶之时,恰好遇到了黄师傅。

这次遭遇真的是一块试金石,黄飞鸿一人奋起搏杀,竟把这几十人全部击退,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样的武艺,让附近村镇地方的人们听说后仰慕不已,纷纷请他到自己那里教拳授徒。

此后,黄飞鸿名声越来越大,到了1874年,黄飞鸿与武师宋辉镗交流武艺,学得大家都能说的上来的绝技“佛山无影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黄飞鸿已经成为了拳法、脚法、棍法、暗器的大宗师,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在黄飞鸿三十岁那年,他辞去教练一职,创办医馆“宝芝林”。

1924年,广州商团与政府发生冲突,矛盾开始激化,从而引发了“商团事变”。

国民革命政府在镇压商团时,大火焚烧广州西关商业街,虽然黄飞鸿并没有参与这次武装斗争,但是他的“宝芝林”位于西关商业街,自然也难以逃过此劫,黄飞鸿成为无辜受害者。

“宝芝林”医馆被烧毁以后,里面存放的银票和名贵药材瞬间化为灰烬,黄飞鸿用毕生的心血创办的医馆毁之一旦。

此时的黄飞鸿已是68岁高龄,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他东山再起,他只能依靠自己仅有的积蓄艰难度日,为此黄飞鸿变得一蹶不振,郁郁寡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芝林被烧六个月以后,黄飞鸿抑郁成疾,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享年69岁。

据说,死后的他因为家中贫困,家里人一时竟凑不出买棺材的钱,好在当时乡亲朋友们感念黄飞鸿的恩,便凑钱给黄飞鸿买了棺材,还帮着办了丧葬礼。

为何黄飞鸿后代不再涉及武术界,这固然有世事变迁的因素,但也与黄飞鸿上演“不授儿武”的“戏码”有关。

是以他的第四个儿子、长相最像他的黄汉熙,不但对武术一窍不通,其从事的职业,也与“武”字没半点关系。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影响了黄飞鸿的决定,那便是次子黄汉森之死。

黄汉森因小时候肥肥白白,人称肥仔二,最受父亲宠爱,也最得父亲真传,也是身怀多种绝技。

然而,谁也没想到,高强的武艺,反正成了害死他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9年,精通武术的黄汉森前往广西梧州,在一个名叫保商卫旅的军营里,做了一名护卫。

同事中有一个叫“鬼眼梁”的,也是个练家子,自以为武艺高强、无人能比,得知黄汉森也有两下子,很不服气,又见他年纪轻轻,更是不舒服,非要与他较量不可——打败这小子,我就是老大了!

鬼眼梁还说什么“我怕黄飞鸿,但绝对不怕他儿子”,这话太难听了,加上年少气盛,不懂收敛锋芒,黄汉森接受了挑战。

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挑衅。

悲催的是,仅仅过了两招,鬼眼梁就被黄汉森打翻在地。

君子比武,比过就完,有的输家,甚至还会当场给赢家跪下,拜其为师,对方若不答应,还会一直跪着不起来,直到赢家第二天开门,发现对方仍跪在那里——这是不少电影里的桥段。

可惜现实不是电影,鬼眼梁更不是君子,比武惨败之后,他对黄汉森怀恨在心,决心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不容易等到中秋节晚上,黄汉森早就忘了之前那一幕,更没想到那个手下败将,早已成了他的仇人,也就未加防备,被鬼眼梁设法灌得大醉。

趁黄汉森人事不省,鬼眼梁一枪将他打死。

当官的追究,鬼眼梁狡辩说,黄汉森喝醉了,拔出枪来要杀他,出于自卫,他夺过枪来,没想到走了火,将对方误杀至死。

爱子惨遭杀害,按照常理,作为一个武艺高强、声名显赫的父亲,恐怕第一个念头是报仇。

然而,黄飞鸿虽然悲痛欲绝,却未这么想,反而认为儿子是为了较技,与人争强好胜,才导致悲剧发生的。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他发誓不再教子习武,这也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黄汉熙,不会武功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应该算是始终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的黄飞鸿,唯一正确的选择吧。

不过,民国武师那么多,武艺在黄飞鸿之上的也有不少,为何是黄飞鸿被文学和影视作品看中?

这要从他的徒弟,号称“猪肉荣”的林世荣说起。

林世荣本在广州以卖猪肉为生,人称“猪肉荣”,曾拜黄飞鸿为师,后到香港开设武馆,培养了众多弟子。

林世荣武艺精湛,在清末举行的首届广东武术比赛获得第一名。林世荣在香港授武期间,收了在报章工作的徒弟朱愚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读过私塾,颇通文墨,黄飞鸿去世约十年后,他开始在香港《工商晚报》连载小说《 黄飞鸿别传》,大受欢迎。

小说的内容,据朱愚斋说几乎都是从林世荣处听来的黄飞鸿逸事,虽然作者声明“事皆纪实”、“据其生平所历”,但明显有不少虚构之处。

其后,朱又将从其他黄门弟子处听来的逸事写成小说,连载《黄飞鸿行脚真录》,最后编成《黄飞鸿江湖别记》,结集出版。

从此,“黄飞鸿”由一个历史人物,变成了传奇演绎的主人公。

1949年,香港电影导演胡鹏,在偶然看到了小说《黄飞鸿别传》后,决定以黄飞鸿为主人公,拍摄一部武侠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部黄飞鸿电影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香港电影中对黄飞鸿形象的演绎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黄飞鸿虽都是武林高手,但无论其外形、气质、个人性格、谈吐举止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第一个时期为上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这是香港电影史上演绎黄飞鸿形象最多的时期,共有75 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影片问世,全部为粤语武侠片,而且主创人员较为固定,基本都是关德兴出演、胡鹏执导。

最初的几部影片,塑造黄飞鸿性格时较多保留了民间传说中市井草莽气,与后来黄飞鸿隐忍的儒侠形象,显然相去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在1950年代后半期的黄飞鸿系列中,黄飞鸿渐渐变为儒侠君子。慈父、

90年代开始,徐克导演、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开启了黄飞鸿形象的第三个时期,这也是一般的大陆观众最为熟悉的黄飞鸿形象。

与前两个阶段典型的中式审美和叙事相比,第三个阶段的黄飞鸿电影明显借鉴了西方英雄电影中英雄配美女的人物设置。

在故事设定上,影片大多以清末的乱世为背景,较多展现中国受西方列强及日本的欺凌、官员们的不作为和倒行逆施、一般百姓的冷漠和市侩,这就赋予这一时期的黄飞鸿以更多的家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在上述三个阶段一百多部影片的塑造之下,黄飞鸿从一位生前默默无闻的武师,变为了海内外一代代华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宗师。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