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全国犯罪的未成年人抽样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管教,是很多孩子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会非常的固执偏执男管,有些家长就会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严加管教。有些家长因为一时之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还对孩子进行拳打脚踢。

这种严厉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没有温度的教育,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

案例:

邻居夫妻两对于自己的孩子就是非常严厉的,虽然家里只有一个独生男孩,但是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依旧非常的苛刻,而且还让人有一些惊讶。

据说有一次他们的孩子因为下了晚自习没有按时回到家里,夫妻两人非常的着急。等到孩子回家时还没有听完孩子的解释,就开始对儿子进行了批评,到最后因为孩子的父亲情绪太过激动,一度要把儿子赶出家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整个单元楼都能够听到他们孩子哭泣的声音,边哭边敲着家里的门,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听他解释,能够原谅他。其实到最后才发现,当天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在学校向其他同学请教数学问题,因为手机没电了,而且题目又难花了很多时间,所以才没有按时回家。

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一件小事,如果父母主动地了解原因,便不会发生这样的家庭矛盾。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汪曾祺就曾说过没大没小的父子关系,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与孩子之间本来就应该是一种非常亲近的关系,只有当彼此都能够尊重对方,能够了解对方,才会更加的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非常的有利,而且这种亲子关系也非常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和谐。

盲目严厉教育的方式存在哪些弊端呢?

  • 让孩子容易形成冷酷无情的性格

长期生活在严厉的教育环境中的人,长大以后很容易会变得冷漠无情,他们很难理解,甚至无法接受别人给予的关怀和爱,他们的性格也会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冷漠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社会中看到这样的人,他们为人做事不讲一点情面,哪怕是面对亲情,他们也没有一点同情心,这与他们从小生活在缺乏爱的包容,爱的理解的环境里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孩子如果长期被家长严厉的批评与指责,他们与父母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等到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们便会不断的反抗父母的要求。无论父母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想反着干,以至于在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 孩子容易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家长严厉的教育使孩子受到烈性刺激太多,良性刺激太少。以至于孩子身上的行为问题变得更加恶劣,最终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出现离家出走或者是自杀这一系列的反社会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作为父母又应该如何尊重孩子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呢?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1.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家长勇于向还是自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不会让家长丧失权威,而且更能向孩子表明态度。他们看到爸爸妈妈有着如此谦卑的态度,今后他们做错事以后也会勇于承认,勇于担当。只有当家长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相处,孩子才会更加乐意像自己的父母学习,更加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2.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蹲下来这个动作不仅在身体的高度上和孩子保持了一致,更在心态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虽然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但是要知道孩子对于家长的行为举止都是非常敏感的,当他们感受到父母和自己是在进行平等的对话时,他们更容易理解父母所说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陪自己坐下来玩一玩。这个时候父母们就需要多抽一些时间来陪伴在孩子身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他们同龄的玩伴,这样孩子对于父母会更加地信任,还能共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写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