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导语

每个人都是会产生沮丧失落的情绪的,但是大人由于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强,所以即便是有这样的情绪也会很容易走出来。

但相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陷入在自己所营造的负面情绪当中,怎么都走不出来。这时候,家长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

邻居家的小丽现在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小学的整体知识难度相对来说不会那么的大,但是小丽在数学方面一直都很薄弱,每一次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都会觉得头大。

有一天晚上小丽在写作业的时候,有一道数学题她怎么都想不出来,最后也变崩溃了,直接拖着脸趴在桌子上说我怎么这么笨,家庭作业对于我来说太难了,我不想再学数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

这也是小孩子都会犯的一个通病,在一件事情做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从而产生出了强烈的负面情绪,而且从小丽对自己的评价这一番话当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她将自己做不出题目的原因定义为笨,并且这个笨还是长久性的,如果长期让孩子在这样自我,否定的状态之下所长大的话,会让孩子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自卑。

而其实孩子如果一直在负面情绪很难走出来的话,家长不妨采用浮云原理去帮助孩只更快的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什么是浮云原理呢?

所谓的浮云原理,其实指的是教孩子理解真实的内心感受,去提醒孩子他们所有的情绪都只是暂时的状态而已,不是长久的特质。就像可能在这个时候天气是晴空万里,但是下一秒却突然出现了乌云,但是很快的时间内物业又会散去,重新地迎来晴天。

你的情绪心情就跟这样的浮云一样的,他来得很快,但是同时他来的也是非常短暂的,所以在这个阶段里所产生的所有情绪,他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痛苦,而不是长久的,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家长又应该如何去教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呢?

1. 引导孩子感受情绪的变化。

情绪的产生和持续的时间都是非常短的,所以只要让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就不会陷入在自己做不出题目来的困扰当中,而不断的产生负面情绪。针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去引导孩子感受情绪的变化。

比如小丽因为家庭作业而感到非常的头疼而沮丧的时候。家长不妨引导她上一次数学的单元考试当中,小丽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老师还夸她在数学方面有天赋。通过这样的一种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数学方面并不是完全不行的,只要自己肯努力都能够获得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对情绪的表达有非常多具体而精确的词汇,如果能够用语言来将自己的情绪给准确的描绘出来的话,那么就可以更好地看到情绪的多样性,也能够成熟地看待自己的情绪。

所以家长不妨让孩子认识到他们所拥有的情绪是具有一定丰富性的,在和孩子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当中,让孩子把模糊的情绪转化成为兴奋,沮丧,极度失望等具体的词汇。

比如在孩子买了很多玩具之后,父母不愿意再给他买新玩具的时候,孩子会感到非常的失落。还有因为天气突然下雨了,所以没有办法去野餐活动的时候,孩子会产生受伤扫兴,失望生气的情绪。让孩子根据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而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也能够更好的去看待这些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觉知之轮”,转移注意力。

那么什么叫做觉知之轮呢?

所谓的觉知之轮指的是我们内心可以用一种自行车的车轮来表示衷心,位置是本源,然后不断地辐射到外周,而外围所代表的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任何事物,而本源指的是执行大脑。你的大脑关注于哪一方面内容就决定了你现在所处的心理状态。

比如小丽因为数学不好,家庭作业做不出来,而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说自己怎么这么笨,其实她只是把自己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做不出数学作业这一个问题上,倘若她多想想自己跳舞也非常棒,弹琴也好,唱歌也好听,文采也很好的话,那么这样的失落情绪也就不会持续太久。

运用觉知之轮去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其实就是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往积极的方向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利用“觉知之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呢?

1.审查正在影响孩子情绪的因素。

想要让孩子改变现在所处的情绪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心里感受具体是什么,自己现在正在经历着什么,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去分辨他现在的心情。

比如孩子现在如果非常的想打人的话,那就意味着孩子处于愤怒的状态之下。如果孩子现在不想和任何人交流的话,就说明孩子处于悲伤的情绪之下。通过教会孩子去审查自己头脑中的活动,帮助他们意识到哪一些内容正在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这样也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对于情绪的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选择注意力指向,转移焦点。

如果把重点一直都放在同样的一件事情上,那么你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关注易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小丽一直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她无法做出数学作业自己做不出来,所以作业归根于自己太笨的原因,这样就会不断地笼罩在这样的负面情绪当中,怎么都走不出来。

还有一位六岁的男孩杰森,他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总是担心头顶上的风扇会掉下来,从而让他出现了心理障碍,但是其实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就是杰森过于的去关注于风扇会不会掉下来的事情上,如果把自己的关注点往外围去扩散的话,那么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所以家长不妨教孩子在一件事情很焦虑的时候,学会去转移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关注呼吸,回归本源。

女性在怀孕的过程当中有一套缓解情绪的方式,便是呼吸法,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去呼吸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缓解对于生育的紧张。在生活当中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执着于一件事情从而产生了焦虑和恐惧的感觉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转向觉知之轮的本源,也就是呼吸。

比如孩子如果因为要参加比赛而感到紧张的话,家长不妨让他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现在在家里看书看动画片的感受,如果依然无法缓解的话,就想着应该如何去呼吸,把自己的身心不断放松,那么这样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也就会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情绪产生都是有他的道理的,无论是高兴的,悲伤的还是沮丧的。而重点在于应该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倘若把注意力一直关注在某一件事情上,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感觉,所以家长不妨采用这样的几个技巧去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我情绪。(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育儿难题郝妈帮,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好妈妈郝女士,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