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2020年已经过去了1/4,我们家与万千普通家庭一样,已经全员宅在家两个多月了,每天无所事事;但同时我们又与其他家庭不同,因为我们家无聊中还充斥着迷茫,因为我是应届考研生,突来的疫情让一切似乎都停在了考研成绩出来那一刻!不仅如此,我姐同时还是研三应届毕业生,她的生活似乎也停在了寒假前最后一批实验数据处理完的那一刻!

所幸的是,我的初试成绩还不错,在迷茫中还抱有希望,因此,在认真准备复试的同时,我也时刻憧憬着研究生的美好生活,而我姐作为过来人,当然少不了给我提一些建议和嘱咐,帮我将来踏入研究生生活后可以少踩一些坑。

今天我把我姐对我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一方面,希望通过重温这些小建议,能够让自己真正牢记在心,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为其他准研究生们提供些许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献!文献!文献!

研究生头等大事当然是文献!沿着传统的教育道路一路走来,我们习惯了从课本上汲取知识,而上了研究生你会发现,我们是没有课本的,除了研一课堂上会接触少量参考书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和文献打交道,光凭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文献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文献还是你打开研究领域前沿的窗口,通过阅读最新的文献,你可以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别人的研究中找到自己研究的灵感,让别人的论文成为自己科研成果的垫脚石!另外,文献也是我们开始写作的“引路人”,通过阅读文献,从别人的论文中熟悉论文,学写论文,一步步走顺自己的科研之路!

至于如何读文献,其实我姐说了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体和网上很多人说的一样,我只说她反复强调的一点吧,那就是一定要及时将文献整理归类!因为,研究生三年,你会阅读无数的文献,这些文献里的内容你不可能完全输入脑子里,即使暂时输入脑子里了,也不可能说你马上就能用上,等你过了很久,突然某一天用上了之前看过的内容的时候,你也不可能马上就能找到该内容所在的文献,因此,将你看过的文献及时整理归类很重要!

心态!心态!心态!

之前新闻报道了很多研究生跳楼的事件,而每次这种事情一出现,我姐立马会给我转发,然后对我又是一番说教,这些说教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心态。

之前也说过,研究生是没有课本的,这一点往大一点展开说就是:我们之前经历的是汲取知识的过程,而到了研究生则变成了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而创造岂能是一帆风顺的呢?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抱怨实验一直失败,抱怨论文一直被拒,这其实都是正常的,只是在我们如今急于求成的环境下显得不正常罢了,这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心态问题。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科研工作都是比较前沿的东西,是之前没有存在或者没有深化的东西,可以说一切完美的结果出现之前都是黑暗的,无论在你的实验过程也好,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也好,你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而遇到这些问题后,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而比心态最重要的是懂得调节心态。不管你是去和闺蜜吐槽也好,去和父母谈心也好,只要能在遇到问题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规划!规划!规划!

对于规划,其实我们在大学期间就听过无数遍,类似的大学生生涯规划课也上了不少,但是我们“平胸而论”,真正做到能够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的学生有几个?因此,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是有必要再次强调规划的重要性!而与之前相比,研究生阶段的规划更加重要,因为研究生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可能会真正决定你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

不知道大家选择考研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规避就业压力?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亦或者仅仅是随波逐流,大家都考所以我也跟着考?不管什么原因,都希望大家能够在读研的过程中做好规划。

这里我姐给我简单说了两条规划思路:

①读博还是工作?就像之前说的,有的人并不是因为想做科研才考研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科研这条路,所以,在你读研的过程中,你就要根据自己的读研感受和科研表现,实实在在确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读研,适合的话就可以朝着读博走,不适合的话就要做好毕业找工作的打算。

②读博是国内读还是国外读?如果自己打算走科研这条路,那一定是走读博这条路,而读博的话,根据目前的形势最好还是争取机会去国外走走,积攒点海外经历对你的科研生涯是很有好处的。而这种情况下,你在读研的过程中就要好好规划自己的论文和语言课了,比如争取发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为将来自己申请学校增加砝码;积极准备英语考试,早日拿到出国“通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迈入研究生生活就意味着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活,为生活做好打算才能让自己在生活的挫折面前游刃有余,从容面对!生活不易,读研不易,希望我说的这几点建议能够助你微笑面对科研,大笑拥抱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自“学术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了解更多学术内容请关注“壹学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