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有一身本领并能够悉心教导,那么他的儿子成才的可能就相当大了。而说起书法界的一代宗师——王羲之,大家都知道他因为书法技艺高超,被誉为“书圣”。其实,他的一个儿子——王献之,虽然名气没有父亲这么大,却在书法界内与王羲之齐名,合称“二王”。而王献之做过最令人侧目的事情,恐怕就是因为不愿意休弃发妻迎娶公主,居然做出自残如此彪悍的事情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虽然辈分小,但是众兄弟中只有他继承并发扬了父亲的书法。由于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又有父亲这样的书法达人熏陶教导,王献之成才之路相比于普通人自然要顺利得多了。早在七八岁时,王献之就已经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

据说,王献之练习书法一段时间后,就自觉已经学到了父亲书法的精髓,就拿着一幅作品给王羲之品评。看着骄傲自满的儿子,王羲之也没有说什么,翻阅一遍后,用笔在其中的“大”字上面添了一笔,变成了一个“太”字,让王献之拿着作品给母亲看。

母亲拿着王献之的作品左右观摩,最后感叹说,其中只有“太”字下面的一点已经有王羲之的水平了。王献之因此十分惭愧,更加勤奋练习书法,终于学有所成。后来,王献之的书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宰相谢安也十分喜欢王献之的书法,还想请王献之为宫殿题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王献之凭借着勤学苦练,书法造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甚至能与王羲之相提并论了,可以说是书法界成功的佼佼者了。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在书法界享有极高地位的王献之,却在爱情路上遭遇了不可逾越的坎坷。

起初,王献之与郗家的表姐郗道茂结成夫妻,两人青梅竹马,情谊深厚,婚后生活一直美满幸福,还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然而,两人却未能白头偕老,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桃花劫”降临到王献之的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时的新安公主原本下嫁给了将军桓济,桓济却不幸早逝。耐不住寂寞的新安公主就想改嫁,鬼使神差地看中了王献之。按理说,堂堂公主不应该觊觎有妇之夫,然而新安公主却不管不顾地想下嫁给王献之。

以公主的名分嫁人,新安公主自然不可能成为王献之的妾室。因此,王献之为此被迫要与发妻郗道茂离婚,再迎娶新安公主。与发妻伉俪情深的王献之当然不愿意休妻去娶什么公主。为此,王献之不惜用艾草炙残自己的双脚,将自己变成个腿脚不便的“废人”,企图这样来抗拒命运。

遗憾的是,新安公主却对改嫁王献之执念很深,依旧不依不饶要与王献之完婚。正所谓皇命难违,在皇帝的威逼胁迫之下,王献之只好与发妻离婚,迎娶了新安公主。不情不愿成为驸马后,王献之的仕途都变得顺利起来,成为了朝廷高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王献之却并没有感到快乐,而是始终对这场迫不得已的婚姻追悔不已,最后英年早逝。临终前,别人问王献之一生中有没有做过亏心事,王献之感慨说,别的都没有什么,只有与发妻离婚这件事情让他抱憾终身。

王献之出身名门,又与父亲王羲之一起练习书法,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可谓是“生前享富贵,死后受大名”。然而,王献之却不能为自己的婚姻做主,甚至于自残都无补于事,受制于人的遭遇又不禁让人感慨世事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