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子多短命,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触山而亡,殷夫被秘密处决,郁达夫被日军杀害,这些死于非命的诗人才子让人不禁扼腕叹息。而民国还有一位名叫朱湘的诗人,年仅29岁便选择用跳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给人间留下的只有一篇篇诗作,读来尚有余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湘出生在1904年,他自幼聪明,能文能诗,1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学校时朱湘也是风云人物,与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并称为“清华四子”,以才情闻名于校内。但就是这样极富才情的朱湘,在清华的日子却并不开心。

他觉得被清华的规章制度束缚,加之自身性格孤高,他通常都是独来独往,交不到一个知心的朋友。于是朱湘的行为越来越出格,他故意缺课,不遵守点名制度,终于因为累积记3次大过而被清华开除。对此他的态度是:人生是奋斗的,而清华只有钻分数;人生是变换的,而清华只有单调;人生是热辣辣的,而清华只是隔靴搔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一身清高傲骨,朱湘独自来到了上海,也就是在上海,朱湘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刘霓君。刘霓君原是与朱湘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但朱湘心底十分厌恶这种包办的封建婚姻,从不肯见她,刘霓君也因为被取消婚约而失去了家产,只能流落上海。

朱湘见到她时,这个曾经的大家闺秀却在纱厂里打工谋生,朱湘觉得内心有什么地方被这个坚强的姑娘触动了,两人终于还是走到了一起。在他们20岁时,朱湘和刘霓君在上海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朱湘在友人的帮助下回到了清华大学,并且获得了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于是在第二年,朱湘惜别了爱妻和一双儿女,去往美国劳伦斯大学学习。

在美国学习期间,朱湘给妻子写了90多封情书,每一封都充满了缠绵温柔的情感。这些信笺后来被他的好友罗念生编辑出版,名为《海外寄霓君》,其缱绻真挚的爱意充满字里行间,和《两地书》、《爱眉札记》以及《湘竹书简》并列为新文学史上四大经典情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除了这一点爱情的微光,朱湘在美国的生活可以说是充满郁结的。他性格孤高自负,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一点不敬,而当时美国对于亚洲人的歧视可以说十分明显,清高自尊的朱湘如何能忍受。他因为一篇教授将中国人比作猴子的文章愤而离开,转入芝加哥大学,又因为芝加哥大学的老师同学不够尊重他而再次退学。

1929年,朱湘提前三年回国,到安徽大学任英文系主任,本来生活应该可以富足安定了,固执的文人却又为校方将“英文文学系”改为“英文学系”,愤怒辞职。从此,朱湘的生活开始潦倒不堪,他没了收入,只能靠妻子打工养活孩子和家庭,然而妻子的微末收入又怎么能负担起三个孩子的开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和刘霓君的第三个孩子刚出生不久,还未满周岁,刘霓君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家里又没钱买奶粉,只能加班打工去赚钱,于是这个不满一岁的幼儿在哇哇大哭了7天7夜后,居然被活活地饿死了。

这件事让朱湘和刘霓君本来坚定的感情产生了裂痕,朱湘一腔才华抱负无处施展,也愈发失意潦倒。1933年12月5日,他靠亲戚的救济购买了一张去往南京的船票,手里拿着一瓶妻子打工买来的酒,靠在甲板的栏杆上一边吟诗一边饮酒。在船即将到达南京时,他翻过栏杆纵身一跃,投入了冰冷的江水中。

至此,朱湘结束了他不羁又自负的一生,终年29岁。而妻子刘霓君则在丈夫自绝后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再也不过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