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是一个艺术家,经常找艳遇、写写字、画点画,没时间理政,便把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京本来是“下岗干部”,徽宗上任之后,他被监管弹劾夺去官职,但后来他在杭州巴结上了给宋徽宗搜集书画古董的童贯,通过童贯打通了关节。

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的死党怂恿徽宗任用蔡京做宰相,徽宗就决意起用蔡京。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断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无数,最为人所熟悉的梁山泊一百零八个好汉,只是其中的一支而已。

徽宗听从蔡京的话,联金攻辽,约定功成之后,把原纳给辽的岁贡“转名过户”给金,而宋则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结果搞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宗很听蔡京的话,因为蔡京很能揣摩徽宗的心理,投其所好。蔡京父子极力给徽宗灌输享乐主义思想:

“陛下当享天下之奉”。
“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能有几何,何必自寻烦恼”。

蔡京还根据“易经”提出“丰亨豫大”的“四大”原则,让徽宗以大肆挥霍为荣,拘泥世俗为耻,尽情享受荣华富贵。

蔡京是个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

他在神宗的时候支持变法,搞得像模像样。而等到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掌权,他又果断地加入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阵营”。等到哲宗亲政,蔡京又理所当然地投靠了重新控制朝政的改革派。等到徽宗上了台,蔡京转身一变,成了实施变法的元老,权威人物,披着“推行新法”的外衣开始大兴党禁。

蔡京善于奉迎,先后四次任宰相,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极强势,整天过着糜烂的生活,而他的孙子们都吃成了白痴。蔡京曾经问孙子们:

“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哪里来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个孙子立即抢答:

“从石臼里舂成的!”

蔡京苦笑,另一个孙子在边上说:

“他在胡说,我见白米是从草席袋子里倒出来的!”

宋朝有个叫薛昂的人,是大奸臣蔡京的死党,拍蔡京的马屁拍到了痴狂的程度。

他马屁拍得很到位,以致全家都忌讳说蔡京的“京”字。谁要是不小心误说了“京”字,薛昂听到之后,会将其严加笞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昂有时不小心说到了这个字,立即自己打自己耳光。这样“忠心耿耿”的小弟,蔡京当然很喜欢,执政之后,屡屡提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