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超出自身认知的事物,从而闹出意想不到的笑话。

013岁男孩小区楼下玩耍,偶遇“黑人宝宝”后被吓哭

可过了没一会,突然听到儿子带着哭腔喊“妈妈”,似乎被什么吓到了。宝妈赶紧跑过去,结果眼前的一幕,让众家长都笑得直不起腰。

黑人宝宝见此情景也有点发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满脸都写着疑惑。儿子则边躲闪边哭喊:妈妈!妈妈!这是啥呀?

02分析

这种反应并不涉及道德层面,但家长也要好好处理,告诉孩子黑人宝宝跟他是一样的,就像糖果也有不一样的包装,要学着接受。

03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不同?

每个地方都存在差异,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多元的,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增进大脑的思考能力。

国家与文化的不同,自然会让每个人的认知出现差异,父母要教会孩子求同存异,不随意对他人进行评判。

什么是事实?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影响健康;什么是观点?小孩子不能吃糖。偏向于观点的话更像是一种命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多说事实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自己明白,经常吃糖不好,这样拒绝糖的时候也会更有自制力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探索,丰富自己的认知。

前两天看到一位宝妈分享的视频,她说看天气不错,想着已经好久没出门了,就仔细打扮了一下3岁的儿子,准备去小区楼下转一转。

儿子听说要出门也非常开心,下楼后很快就与其他小伙伴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

宝妈见四周都是熟人,也忙里偷闲一会,开始和另一个家长聊家常,打发打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儿子玩耍时碰到了一个黑人小姑娘,她似乎也想加入他们一起玩。可“没见过世面”的儿子,哪见过皮肤黝黑还扎着麻花辫的人啊,很明显被吓坏了。

宝妈也没想到儿子这么脆弱,何况这场面也太尴尬了,赶紧一边安慰儿子一边讲解相关知识。最后,儿子还和对方成了好朋友,玩得非常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他的观念中,大家就应该是黄皮肤、黑眼珠的。

这个黑人小姑娘的出现,显然打破了孩子的固有认知。就像我们认为太阳是圆的,若天上突然出现的一个方形太阳,估计也会很惊恐。

正因如此,才导致孩子出现恐惧心理,哭喊着叫妈妈,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妈妈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也要想办法开阔孩子的眼界,扩宽认知,培养正确的三观。

1)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人与文化

家长要多抽时间陪孩子旅行,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尝尝各地的美食,了解不同的风俗与文化,增长见识。

让孩子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而不是拒绝和排斥,对今后的发展更有益处。

2)保持客观,不随意评判

这需要父母做好榜样作用,比如当你想说某人做得不对时,用“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孩子的多数习惯是跟父母学来的,父母不随意评判他人,孩子自然也会明白以后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观点和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多说事实,少说观点

俗话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孩子才会敢于接受新事物,探索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而为人父母者,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从细节入手,让孩子拥有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思维。

元芳你怎么看?感谢各位的支持,欢迎各位看官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