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偏爱三儿子邪王赵楷,颇有废太子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和年间,王黼和蔡京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讨好徽宗的两个儿子,以便其将来继承皇位之后,自己可以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堂堂太子成了权臣之间相互倾轧的工具,赵桓虽然不甘,但也毫无办法。后来微宗为了避免舆论,加之宠臣李邦彦的力保,赵桓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之后赵桓每日提心吊胆,变得谨小慎微。

金兵围困汴京的时候,京城中有个叫郭京的龙卫兵小卒,谎称自己能施六甲法,只要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个人就可以活捉金军统帅,击退金军。

赵桓竟对此鬼话深信不疑,授予其官职,赐给金银财帛几十万,命他招募六甲兵。结果郭京招募了一批地痞无赖拼凑成军,一打仗就开溜了。

金兵南下攻宋的时候,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来势凶猛,志在灭宋。各路宋军大都不战而逃,徽宗也吓得差点尿裤子。后来,徽宗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通过禅位来挽救赵宋天下。

于是,在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犹如惊弓之鸟的徽宗为了逃避责任,命令内侍传赵桓入殿受禅,赵桓由此成了宋钦宗,做了替罪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桓曾经被徽宗任命为开封牧,这是个无比荣耀的差事,北宋历史上只有太宗、真宗两位皇帝即位之前担当此职。

徽宗又特意赐给太子赵桓只有皇帝才能佩戴的碾玉龙束带,以示对赵桓的信任,这暗示了徽宗将有禅位的举动。但赵桓却很担心,他认为朝政荒芜,自己势单力薄,很难驾驭朝政,所以在惊喜之余不免有些忧虑。

徽宗让赵桓入殿受禅的时候,太师童贯、宰相李邦彦将御袍强披在赵桓身上,赵桓却坚辞不受,甚至几次气绝于地。于是徽宗喊郑皇后前来劝说,又打出不即皇位就是不孝的“罪名”强迫赵桓就范,赵桓不从。

徽宗又命令内侍强行扶拥赵桓到福宁殿即位,赵桓拼命挣扎,跌倒于地,不省人事。随后在众大臣的“帮助”下,赵桓被抬进了福宁殿即位。

金兵南下的时候,钦宗被迫派兵迎战,阻止金军继续南下。但是钦宗很没主见,整日患得患失,一会主战一会主降,多疑善变,后来无奈委任主战派李纲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钦宗心里很是害怕,犹豫不定,想逃走。几经周折,李纲终于说服钦宗坚守在京都开封,和军民共同抗战,不再出逃,如此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