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多数网友及粉丝们在世界许氏网(旗下入驻42家媒体平台)文章与视频当中留言,“问”,旧族谱中提到的“莆田甘蔗园”,今在莆田市哪个位置?莆田珠玑巷(朱氏巷·猪屎巷)今在莆田哪里?关于《莆田珠玑巷》的地名,已在2019年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过,就不再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潮汕地区,湛江,海南,等地,众多姓氏家族旧族谱中有记载着,先祖居住地在莆田甘蔗园,想了解下是在莆田哪位置。小编经查阅多方资料和实地问访,结果如下,这些莆田先民记载的举例如:

唐代莆田人迁居海南

唐代最早迁居海南的为吴贤秀 (742-807)字敬之,号壶邱,莆田人。唐乾元二年(759)进士。唐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岭南道泉州建安郡(今福建)莆田的吴贤秀被贬为广东雷州司户,他偕王氏及三子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山张吴图都化村(今海口灵山镇大林村)。其后裔散居地海南省琼山县、定安县等地。

唐末莆田县坎头村 黎中乐(进士)(黎从化之子),奉旨征西番有功,升琼州府管督副使,第三子黎信奉母命入琼州随父渡海而落籍琼州,落籍于官隆图的龙合村(今红旗镇龙合村),为黎姓迁琼肇始祖。

宋代 北宋 莆田人迁居海南

莆田县坎头村(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嵌头村)符有辰奉诏自莆田渡海到琼州抚黎,任广南西路琼管清化军指挥使,因安抚琼州黎民百姓有功,敕封五代袭万户侯,后落籍琼州文昌县安乐乡淡水村,符有辰被称为“符氏渡琼肇始祖”。莆田县坎头村连宽,自莆田渡海到琼州,任琼州府总镇指挥使,落籍琼山县。莆田县张壁,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山县府城甘蔗园村(今府城镇甘蔗园社区),卒葬于府城西郊。

陈彦和(字子怡)。莆田县孝义里城郊(今属荔城区)玉湖陈氏。陈偲次子,陈动之孙。宋绍圣元年(1094)毕渐榜进士。官司农卿,中奉大夫。为最早渡琼的陈氏肇始祖。渡琼时间则记载不一,《海南陈氏谱》记载为968年;有的陈氏旧谱记载为1078;王俞春《海南进士传略》载陈彦和1094年从福建泉州过琼任琼州府参军。由于陈彦和一系家谱失传,其具体入琼时间历史存疑。查莆田陈迈后裔“十八陈”相关祖谱,陈彦和之父为陈偲(陈动之子)。

莆田县宋原铭(字日新,明经进士)任琼山县知县,奉旨与弟宋理渡海到琼州,后来兄弟均落籍文昌县玉田村,成为迁琼宋氏肇始祖。莆田县杜仲儒,带妻赵氏及二子杜凤鸣、杜凤岐由闽渡海到琼州,任澄迈县尹,落籍于澄邑(今澄迈县老城镇)。莆田县高可仁,任昌化军知军,携其子高天宜渡海到琼州,落籍于昌化县。北宋徽宗年间,海南琼崖等地爆发黎民起义,钦命莆田县龙海清为琼崖宣慰使,镇守十多年,功勋彪炳。任满时正值金兵南下,水陆不通,遂立籍文昌会文镇龙家村,屯军四十里,周边村庄均为其部属所居。莆田县甘蔗园猪屎巷曾悦任琼州府昌化军教授,奉召渡海到琼州。去世后葬于儋州原三都镇流西村(该墓列为儋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县甘蔗园(古属仁德里管辖,今莆田市西天尾镇境内)赖朝奉(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渡海到琼州,任琼州府昌化军教授。原居小塘北村,次居流西村,再迁盐田村。刘廷忻(曾任奉直大夫、大郡伯、知州)任海南岛西部儋耳县镇州知州,奉旨渡海到琼州,莅任六年,卸任后落籍于儋耳罗怀井村(今儋州市木棠镇刘坡村),后迁那细村。北宋末年,莆田县东里黄福孙(黄岸的第16世孙)任雷州通判,渡海到琼州,落籍文昌。其子黄德宝随迁文昌铺前镇南山村。后裔散居文昌市等地。

莆田县坎头村(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嵌头村)黄池清(字直哉)授隶校尉,派到琼州任奏差官(后擢升为录尚书),渡海到琼州,落籍于琼山县博度村,后裔散居海口、定安、演丰、三江镇等地。莆田县张庆魁,国学士,先任广东雷州府通判、雷州徐闻县尹,后擢升为琼州最高行政长官“琼管安抚使”,奉诏渡海到琼州,落籍文昌县翁田乡锦山的榄坡村,后裔析迁文昌县北坑村等地。

南宋莆田人迁居海南

莆田县林暹(字邦容)登进士第,奉诏渡海到琼州,任经略安抚使,与妻及子林洵武、林洵仁始居于府城琼州。莆田县的吕日登(贡生)因同乡好友林暹任琼州安抚使,吕日登被林暹招为幕僚,随林暹到琼州,落籍琼州潭牛考京和统平村,成为海南吕氏肇始祖,死后也葬于林暹墓侧。莆田县黄篪 考中黄公度榜进士,派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统理岭南诸郡军民、知琼州事”,从莆田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州府城。

莆田县坎下村(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嵌头村)陆思圣奉旨渡海赴琼州任紫贝县(今文昌市)知事(次年升迁为琼山县正堂)。落籍琼山调塘。莆田县七芳村王居正因遭被贬,交由广东监察史安置,携妻李氏(丞相李纲之女)及长子王斗魁(字星垣),次子王斗赳(后迁居浙江),孙王尚仁、王尚义、王尚礼等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州府城高第街,被尊为“王氏渡琼肇始祖”。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蔡成被贬琼州,只身渡海到琼山县。渡琼后续娶妻邱氏(无生育),落籍琼山开叠里村(今遵潭镇涌潭村),以教书为生。晚年,其长子蔡广自仙游到琼山县服侍。蔡广来海南后续妻传宗,生一子:蔡中甫。蔡成卒于庆元六年(1200年),被尊为海南蔡氏肇始祖。

蔡成(字朝器)。仙游县连江里(今仙游县枫亭镇)人。蔡佃孙。自幼勤奋好学,性格耿直。承叔祖蔡伸荫泽,历任仙游县主簿、宣教郎、建安知县、建宁府通判、户部给事中、阁门使等职。与权臣不合,宋隆兴年间(1163—1164)与僚友论汤思退奸邪误国。思退闻知,请孝宗帝贬其远出琼州,不许归家。蔡成闻贬,便同二、三门人侍从渡琼至琼山县叠里,后贻书子蔡广带眷渡琼。后子孙繁衍,分布全岛各地。蔡成为海南蔡氏肇始祖。

莆田县仁德里甘蔗园村、原大理石平章事周秀梅携子周榜湘(时任大理寺评事)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山县遵都图秀梅里(今海口遵谭镇秀梅村)。莆田县上栅嵌头村郭子仪第三十世孙郭元吉(字允其)任琼州府评事,与其弟郭元音渡海到琼州,后被为封“镇南招抚”、千户候,娶妻曾氏,落籍文昌龙尾村。莆田县冯元,其子冯佳任琼州通判;冯雀任澄迈知县;冯文俌(1174—1248),字宗周。任海南卫副将,率军到琼州平五指山黎乱有功,初落籍海南澄迈,后迁琼山县义丰乡苏寻都桥头。莆田县许模公调署琼州府通判之职,渡海到琼州任通判,落籍文昌县东阁村。莆田县庄嗣宗奉旨渡海到琼州,任琼州府知府,落籍文昌文城。

莆田县坎头村(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嵌头村)苏升 任琼州知府,携妻冯氏、儿子苏攀、苏麓及家人十余口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州府城官衔,为海南苏氏肇始祖。

莆田县坎头村(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嵌头村)郑志灏(字倬云)进士,授“文林郎”琼州府昌化县知县,带妻盛氏及三子郑美器、郑美玉、郑美珍渡海到琼州,落籍琼山。莆田县涵头里张有文(别名守恭)任琼山县丞(二尹),携带父亲张一经、夫人和胞弟张有义渡海到琼州,寓居府城薛村沙南村。

莆田县黄良佐(原名佐 字奉王)授琼山县知县,渡海到琼州,落籍塘图龙窝村(今演丰、三江一带)。莆田县张应科(曾任徐州通判,任琼州安抚使,后升任琼管安抚使),带其弟张应甲、张应魁渡海到琼州,落居文昌县翁田北坑。莆田县欧达,渡海到琼州,任文昌县知事,落籍文昌。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张天平随赵昰政权渡海到琼州落籍文昌县头范村,后迁定安。莆田县牛田里咸头村何仁德调任雷州太守、琼州巡按,何仁德偕夫人倪氏及长子何珍、次子何珊,渡海到琼州,初居文昌水涯抱菜村,后携次子何珊迁琼州乐会县(玏琼海市)科解村。

南宋末年,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王志德(谥“温雅”)与弟王志魁,渡过海迁临高县美国村。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巷头村曾仁(字元举)、曾信、曾传三兄弟渡海到琼州。曾仁任琼州府承务郎,落籍儋州中和镇水井村;曾信(字光旭),初任修职郎,曾任金门千户忠武将军加升武节骁骑军,落籍于琼山府城南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信息点甘蔗园是莆田县仁德里。查旧时仁德里有二处。一处在今莆田市龙华镇境内,属仙游县管辖,另一处在今莆田市西天尾镇涵江白塘镇附近一带,属莆田县管辖,如果族谱中提到仙游县,那甘蔗园就在龙华镇,仙游县龙华镇金山村,有一个叫蔗圃园的小村庄,这里历史上也有过种甘蔗的园子,很多人认为蔗圃园可能就是甘蔗园。如果族谱中提到莆田县甘蔗园,就在荔城区西天尾镇到涵江白塘附近一带。福建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长刘传标认为,甘蔗园极有可能不是地名而是指一片种植甘蔗的园子。

唐朝时期,仁德里澄渚(今莆田荔城西天尾),周边为莆田县的一片内海,莆田县地处浅海和沼泽地带,蒲草滋生,为解决人多地少问题,莆田先民铲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在全闽,全国,率先构筑海堤。宋朝时期,木兰陂水利工程引水灌溉且盐碱地适合甘蔗种植,所以澄渚周边一带围垦地开始种植甘蔗,形成一大片甘蔗园,也形成甘蔗产品加工与交易市场,这一大片甘蔗园直到明清时期还保留着。

顺便提一下莆田县仁德里澄渚,还是莆田九牧林(林氏)的发祥地。答案基本已明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开旧族谱中记载莆田县甘蔗园地理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揭开旧族谱中记载莆田县甘蔗园地理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投稿:许建辉

整理发布:许建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