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14日,我军恢复军衔制,并在京举行上将军官授衔仪式。

当时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十七名高级军官,赵南起将军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南起将军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于1927年4月20日生于朝鲜忠清北道(今天的韩国忠清北道)清源郡。

赵南起的祖父是赵东植,赵东植的父亲是赵龙九。

一九四零年,因半岛受到日寇的压迫,赵南起和家人进入中国境内。之后,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一个村庄定居下来,务农为生。这一年,赵南起13岁。

定居生活后,没过不久,年过七旬的赵东植因为想家,要回国。

本来赵龙九决定让赵南起护送祖父回去,但是又改了主意,让赵南起的弟弟赵南元护送。就这样,赵南起留在了中国。这是他第一次“拒绝”回国。

日本投降后,很多在中国的朝鲜人纷纷踏上回国之途,但是,赵南起没有回国,他选择留在岔路河。这是他第二次“拒绝”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赵南起投身革命队伍,加入民族解放同盟。

后来,赵南起在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学习。毕业后,在延边地委工作。

抗美援朝开始后,懂朝语、熟悉朝民情风俗的赵南起作为优秀干部被抽调,穿上军装后,作为志愿军总部的作战科联络员(司令部作战处参谋),跟随彭总开赴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场,赵南起被总部派去协助副司令员洪学智去负责后勤工作。赵南起担任运输组组长。

上甘岭战役时,赵南起接到紧急任务:限某日拂晓前必须为15军补充2万枚手榴弹。

经过周密筹划后,赵南起果断采用汽车接力“歇人不歇车”的方式,分三段进行接力奔跑运输,从安东运送手榴弹。最终,仅用了十五个小时,就将三万枚手榴弹从中国国内运送到了15军的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抗美援朝战场,有一次中朝举行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赵南起是彭老总的翻译。

谈话间,朝方副首相朴宪永问赵南起:“你是朝鲜人吗?”

赵南起回答:“以前是,现在我是中国的朝鲜族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朴宪永又对彭老总说:“我们缺干部。如果我把他留在朝,你不反对吧?”

彭德怀笑着说:“这,一要看工作需要,二要看他自己的意愿。”

赵南起坦率地说:“彭总,我对这里的工作很满意。如果去朝,情况不熟悉,困难很多。我要留在志愿军,打完仗就回咱们中国。我不愿到朝工作。”

这是赵南起第三次拒绝“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五一年春,宋时轮司令员率领的第九兵团因为粮食供应困难,断粮数日。洪学智派赵南起到九兵团了解情况。完成任务后,赵南起顾不上休息,连夜赶路。途中,他乘坐的吉普车与一辆卡车相撞。赵南起受伤后,被过路的朝人民军女护士发现,把他送到附近的朝人民军医院。经过几个小时抢救,才脱离危险。

女护士对赵南起非常好,并希望他留在朝人民军。但赵南起婉拒了。不久,赵南起离开人民军医院,回到了志愿军司令部。这是他第四次拒绝“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胜利后,1958年10月25日,赵南起随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到中国。

10月29日,最高首长(主席)接见代表团。赵南起作为代表第一次见到主席。

和主席握手后,赵南起十分激动。他后来说:“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能够与主席握手、会面,这是多么高的荣誉。那一刻,我非常幸福。”

之后,赵南起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

1987年,他被军委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1988年,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解放军上将。

1992年,赵南起将军到军事科学院担任院长。

1998年,赵南起将军担任了副国级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4月,赵南起第一次从中国回到家乡——韩国忠清北道。

2018年6月17日23时12分,赵南起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