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汝粤林浅谈油画创作与写生

创作与写生在功能上是不一样的,这两者既有互补性,又有不同的 个性。首先,写生是绘画的基础训练(也称基本功训练),它是所有绘画的基础与必经之路。通过写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画者的造型能力(如素描、速写,静物色彩,风景色彩,人物色彩等);更关键的是在于,通过写生可以不断完善绘画者的观察能力、造型的准确能力和解决色彩的冷暖问题。由于写生的目的不一样,有些写生作品并不要求面面具到(特别是风景色彩写生),精雕细刻。而创作就不是这样了。创作首先是主题要明确,画面构图要完整,主体要突出,色调情感要能起到渲染画面的作用,表达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如果是写实作品那就一定要做到精雕细刻,道具、场景尽可能地表达清楚。目前社会上,甚至有许多院校对写生课并不重视,动不动就让学生画照片,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照片是一种机械电子的产物,它的色彩是很贫乏的,缺少了很多自然界中的深层次的美妙色彩,如果学生没有色彩写生基础和过程,那么他们所能理解的色彩是少之又少的,所以,他们画出来的画,画面感就很弱很弱,色彩不丰富,确乏深度,有些院校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确,就用灰色来弥补,结果是弄的画面脏兮兮。

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倡多画写生的原因。再比如画人物画,我不知道大家都注意到没有,为什么西方人画的人物逼真、色彩变化丰富?这是因为首先他们在对人的结构上有个充分的了解,比如比例、骨髂、肌肉、运动的转动所造成的人的各个器官的拉动等等,另外,人体在不同的光线下的变化,以及人的头部、胸部、臀部、手与手臂,腿与脚的色彩变化等等,这些更不是能用相机和照片所能解决的……必须要通过写生才能真正理解人的动势与服装的关系。这就是不同的写生目的所造成的写生结果。因此我们看西方的人物画就与我们国家画的一些人物画为什么不一样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汝粤林,男。中国书画院油画创作院画家。北京油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写实油画工作室研修生班。师从中国写实画派著名画家杨飞云、王沂东等先生。热衷于对写实油画的探究与传承,努力寻找一条用“西方绘画技法来讲中国故事”的创作理念。常常为创作而坚持到故事的发生地去考察和感受故事的“真实”情景,以充实和加强作品的“真实”效果。作品以历史、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出版有《中国当代素描艺术》、《当代实力派油画作品集》、《文心画境》、《体验印象一一海南写生作品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