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扫地机器人中国巨头科沃斯与美国巨头iRobot强强联合的消息,引起市场不小关注。对于已经拥有线下市场零售额近七成的科沃斯来说,目标就是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他的对手不是其他品牌,而是吸尘器另一大细分品类手持推杆式。
据泛博瑞咨询双线数据显示:2020年“五一”期间,线上市场机器人零售量占比下滑6.3个百分点,线下市场机器人零售量占比下滑8.0个百分点,反观手持推杆式双线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其实机器人市场的不景气,从去年下半年就有了征兆,泛博瑞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1.机器人市场缺少第二个带动者
说到吸尘器,不少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戴森。超高颜值,强大性能的手持推杆式产品,使其牢牢占据着高端市场,而高端的机器人产品只能被迫为之让路。同时,由戴森引起的手持推杆热,又带来了像美的、小狗、小米等一众的跟随者,凭借与戴森定位不同的产品,在中低端市场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据泛博瑞咨询线下数据显示:2020年1-21周累计吸尘器市场,3000元以上市场手持推杆式零售量占比84.2%,机器人零售量占比8.5%,1000元以下市场手持推杆式零售量占比13.3%,机器人零售量占比10.7%.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吸尘器市场向手持推杆式产品倾斜,机器人产品则只能靠科沃斯在2000元左右的市场苦苦支撑,上下不得。
2.机器人吸力先天不足
机器人因为机身大小,设计等原因,吸力一般在1500Pa左右,而手持推杆式则可以轻松在2000Pa以上。这就造成了很多消费者认为机器人吸不干净。2019年下半年,戴森推出新款扫地机器人Dyson 360 Heurist,尝试运用V11马达加强吸力,但机身高度却达到12cm,而科沃斯机器人高度仅为9.3cm。这对于家具距地面较近的中国家庭而言,几乎不适用。因此在保留小身材的前提下,机器人在吸力问题上始终输手持推杆式一筹。
3.机器人“智力“ 还有限
智能一直是机器人的象征,目前市面上主要分为固定规划式和自主规划式,其中自主规划式具备地图绘制,自主吸地等能力。据泛博瑞咨询双线数据显示:2020年1-21周累计机器人市场,自主规划式线上市场零售量占比42.4%,线下市场零售量占比45.5%。一方面智能化的机器人没有完成占据市场,另一方面自主规划式的机器人,就能代替人100%完成吸地任务吗?并且在吸地完成后的尘箱清理等问题,还是需要人去完成的,机器人的“智力“还需要提升。
尽管机器人市场从品牌端或者产品端都存在一些问题,也导致了市场份额的下滑。但是机器人依然还有优势,科沃斯独有设计的扫拖一体功能就是其中之一。手持类产品的扫与拖,由于尘箱与刷头的设计,大多需要两个产品或者使用过程中去更换。而机器人则可以轻松自主的切换模式,高效率的完成扫拖功能。
从此次科沃斯与iRobot的合作中也可以看出,iRobot用加强吸力的Aeroforce技术与科沃斯扫拖一体技术共享。两家机器人巨头将目标共同指向了大吸力与扫拖一体,而科沃斯在加强优势的同时,弥补了机器人吸力不足的问题。此次618大促机器人市场是否能有亮眼表现,要看科沃斯能否有所动作,但相信下半年在这次合作深入后,科沃斯一定会带动机器人市场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