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华池县是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诞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池县发现的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石核

1920年6月4日,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北疆博物院(今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创始人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华池县发现中国第一件有确切地层记录的旧石器——石核,打破了德国考古学家提出的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存在的断言,拉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

由于历史原因,原保存在天津北疆博物院的这件石核被转移至北京,后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志华创建的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

2020年6月4日,适逢发现中国第一件有确切地层记录的旧石器1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协办、天津自然博物馆承办并推出的《“石”破天惊——纪念中国第一件旧石器发现100周年》主题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自然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张彩欣从策展人手中接过中国境内出土第一件旧石器,亲自将这件100年前发现的旧石器放入展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在2020年6月3日上午完成布展,已于6月4日对公众正式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领导和员工

在此之前,来自银川、西安、西峰、合水、环县等地的民俗、历史及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前往华池县,与该县学者自发组织了一次庆祝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百年纪念考察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学者自发组织的纪念活动

今年6月4日,适逢中国第一件旧石器发现100周年之际,来自北石窟寺文物管理研究所、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庆阳市博物馆、南佐遗址管理所的专家学者与华池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南梁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南梁纪念馆、华池县博物馆等100多位同志参加了纪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纪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作展品介绍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介绍说,主题展一方面通过系统回顾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孕育、诞生和发展的早期历史进程,结合图片和实物展示1920-1937年间中国境内大量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现过程、对比陈列发掘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向公众展现中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萌芽和奠基阶段的重要成果;另一方面展示桑志华采集的中国北方若干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

历史时刻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年前第一块旧石器发掘现场,桑志华摄于19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年后当地专家学者自发组织的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发掘地考察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年前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的外国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年后当地专家学者自发组织的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百年座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年后当地专家学者与华池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百年学术研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学者还考察了洞洞沟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学者还考察了郭嘴子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学者还考察了聂家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