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古田县
有位叫余海燕的姑娘

带领着208户乡亲勤勤恳恳劳作经营

用茶香渲染山村

共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余海燕有啥“致富经”?

能否给我们大家

带来一些借鉴和经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余海燕在她的家乡古田县鹤塘镇程际村成立了鹤塘明艳茶叶专业合作社。他们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多个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合作,依托一项重要技术“茶——菌——肥——茶”的循环利用模式以及茶菌业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拓宽农产品产业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

“茶—菌—肥—茶”

循环利用模式?

简单说,就是利用废弃的茶枝代替木屑来栽培来食用菌,同时不断优化配方,更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利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茶菌渣”,替代茶园里的有机肥。同时对土壤肥力进行了测定,筛选出优化的配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茶、菌、肥”等于架起了茶叶和食用菌这两个方面有机循环的桥梁,从而获得更高效的栽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就地取材,不断循环利用,不仅不浪费资源,而且还提升了茶叶和食用菌的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张文锦 研究员:“茶——菌——肥——茶”循环利用模式,大概有这么几个成效:一个是筛选出了有机副产物,我们让茶枝高效替代木屑,高效栽培食用菌。第二方面,我们利用茶菌渣返回茶园,替代有机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文锦是“茶菌循环增值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的带头人。2015年,张文锦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对明艳茶叶专业合作社实施帮扶,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合作社用茶枝替代配方栽培食用菌,不仅成功地栽培香菇15000筒,扩大了生产规模,菌种范围还扩展到平菇和黑木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余海燕来说,茶菌有机结合的创新技术,是一项实用的增值术,不仅使茶园里的废弃物变废为宝,还给村里人带来了就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田县鹤塘明艳茶叶合作社负责人 余海燕:茶叶修剪下来本来是废弃物、污染物,现在通过二次利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促进了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海燕告诉记者,多年来,在张文锦等农业专家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基层创业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图文编辑 海茵

来源:《乡村振兴进行时》栏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图片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仅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